马耳山茶座吧 关注:256贴子:12,873

听祖母讲故事——好甜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祖母讲故事,是儿时记忆中最温馨最令人回味的场景之一。儿时的记忆中,当时居住的地方叫胡同里,弯弯曲曲的小巷深处,拐弯的地方有个丁字路口,路口的西边有株大槐树,槐树的南面是草园,东面通向小巷子的更深处,北、南面都是住家,石头院墙茅草房。那时的乡村并没有更多的行政管理,但小巷子里的住家户家家各扫门前雪,到处都干干净净,尤其是丁字路口大槐树周围,更是整洁干净,全无一点垃圾杂物,只要不是下雨泥泞,几乎到处都可以席地而坐。尤其是炎热夏季,小巷子口清风徐徐,因此,每当晚饭后,室内闷热难当,人们便会聚焦到小巷子口来,或带个蓑衣铺地,或带个小板凳,或找块薄板石头,或席地而坐,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听上年纪的人讲故事,扒瞎话,直到夜阑更深方罢。祖母就经常在那里给大家扒瞎话,几乎是每晚一两个,半月二十天都不带重样的。祖母不识字,真不知道她老人家究竟从哪里听来并记下了那么多奇闻趣事。
  《好甜杏》就是祖母当时讲的故事之一,《好甜杏》的名字为了记述方便而加。


1楼2014-09-22 11:18回复
      《好甜杏》,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当路村,当路村里有位财主,人称陆员外。陆员外年届六十,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却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小字阿绣。阿绣年过二八,出落得花容月貌,十分美丽,陆员外老两口子视为掌上明珠,等闲不舍得下嫁一般之人,必须是非同一般之人物才子青年才俊才可,因此挑肥拣瘦,选东选西,几年下来,就是找不到满意之人,于是陆小姐也就一直待字闺中。
      看看女儿年龄一年大似一年,眼见得年过二十,陆员外心下着急,只好降低择婿标准,要求对方好学上进,且必须长得跟陆小姐一样相貌丰美,才可以下嫁其人。至于田产地亩家业钱财,则不做要求,陆员外只有此女,本来就不缺那些东西,百年之后,还不都是她的。
      当路村地处通衢大道,陆员外家大门临街。为了尽快找到跟女儿长得一样丰美的乘龙快婿,陆员外找人为女儿画了一张跟真人一样大小的图像,张贴在大门外的告示牌上,放出话去:四乡八里凡是要上门提亲的,先自己跟图像上的陆小姐比一比,感觉差不多,再上门提亲。否则,自己识趣点,就别上门找没趣了。而陆员外自己,则每天有事无事搬一把太师椅坐在大门前,专门看过往行人,看有没有长得跟自己女儿一样丰美的青年小伙子,暂且按下不表。


    2楼2014-09-22 11:19
    回复
      2025-05-13 05:51:18
      广告
        话说当路村东南十里有个东楼村。东楼村也有一家道较为殷实的富户孙家,父母早亡,只有兄弟两人当家过日子。兄长孙大有,业已成婚,娶妻贾氏,掌管全部家业。兄弟孙二有,年方二十有三 ,血气方刚,正在当年,更兼足智多谋,心眼儿灵活,帮助兄长料理家业,眼见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如日东升。只有一样,就是兄弟二有长得貌相十分丑陋,号称孙二丑,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家道不错,但任谁家的姑娘一看二丑长得那副嘴脸,便都避之不及,等闲没人敢正面看二丑一眼,说是只要看上一眼,管保三天吃不下饭。因此,尽管兄长大有一门心思要帮二有找媳妇,却是几年下来,再无着落。
        再说孙大有媳妇贾氏,乃一心直口快热心之人,虽识不了字,读不得书,却也串门走户,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看到夫君孙大友为弟弟成家立业之事忧心却没有办法,便想助其一臂之力,当然,心下也希望小叔叔早日成家,也好早日析居,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5楼2014-09-22 12:03
      回复
          这天,贾氏在街坊邻里闲谈时,听到了邻村当路村陆员外着急为女儿找婆家一事,晚上全家在一起吃饭,便作为闲谈学了一番。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小叔叔孙二丑来找嫂嫂了,不用说一番长揖尊嫂嫂在上,有大事儿必须得请嫂嫂帮忙——原来,这孙二丑听了大嫂说的陆员外女儿之事,居然动了心,一夜未眠,说什么也得把陆小姐娶到家才好。
          再说贾氏以为小叔叔要找她帮什么忙呢,原来是看上了陆员外家的千金宝贝陆小姐,贾氏禁不住哈哈大笑:我说二丑兄弟,要说别人家的女儿也还好说,这陆员外家,人家是要找一个跟她家女儿长得一样丰美的青年才子才嫁,别的不说,你怎么能跟人家的女儿比美貌去啊!
          这孙二丑知道大嫂笑他长相丑陋配不上陆家小姐,不过从小以来被人家嘲笑惯了,并不在意:大嫂且听我说,说完了再笑不迟。于是一五一十把自己睡不着觉想出来的好主意和盘端了出来。这贾氏一听,可别说,还真是有几分道理,于是赶紧把大有找来,一块儿商量好了,准备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办理。


        6楼2014-09-22 12:04
        回复
            这时正是清明时分,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这天上午,当路村陆员外正在大门外边太师椅上闲坐品茶,一边端详过往行人。大门的另一侧,仍然立着自己女儿阿绣的画像,惹得行人不住地往这边张望,但却没人敢向前来询问。
            时过半晌,眼看陆员外闷坐半天,没滋没味,准备收拾回府。突然,从大街西头急匆匆走来一人,身穿长褂,斜背包袱,脚步匆匆,来到了陆员外门前。这人看到立在一边的陆小姐画像,喊了一声奔上前去。到了画像前面,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放声大哭。


          7楼2014-09-22 12:12
          回复
              再说这陆员外一看有一壮年汉子奔到女儿画像前坐地上大哭,十分不悦,也很纳闷。于是叫人把那人扶起来,叫到跟前问:你这后生,到我家大门口来哭哭啼啼,为了什么?
              壮年汉子见问,这才收住了哭声,抹了一把眼泪,向陆员外深深一揖:老人家恕罪,一时失态,冒犯您老人家了,小子这边厢道歉,求您老宽恕。老丈如不怪罪,小子就不打扰您老了,就此告辞。说罢又是深深一揖,准备走人。
              陆员外一看这汉子言谈文雅,斯文礼貌,也就不再计较,不过对这汉子为何哭泣却大惑不解。于是开口问道:看你也是读书识礼之人,不必客套了。只有一事不解,你刚才为何在我女儿画像前伤心哭泣?


            8楼2014-09-23 18:11
            回复
                壮年汉子见问,这才答道:有劳长者动问,小子不敢不说知就里。小子是东楼村人氏,名叫孙大有,乃一落弟秀才。父母早已亡故,家里只有兄弟二人,胞弟孙二有,自小聪明伶俐,学问长进,父母在时爱若掌上明珠,曾发誓倾家荡产也要将他培养成材,博个科弟功名,谋得一官半职,也好安身立命,光宗耀祖。
                这不家有不幸,没成想前年父母高堂相继而去,只留下我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先父大人弥留之际,曾将弟弟嘱托于我:一定要念同胞之情,继为父之志,将其培养成人,为父在九泉之下才会瞑目。小子受先父生死之托,敢不尽心尽力,日日督促胞弟勤学苦读,眼见得学问日见长进,前程有望。
                可谁知这些日子胞弟不知何故,渐次厌学,屡屡逃课,一走几日不见。这几天又是无故出走,不知去向。小子跑遍周边村庄,不知下落。刚才从西村寻找弟弟一路走来,远远看到弟弟竟然站在您家门口,这不欣喜奔来,准备带其回家,再回学堂好好念书。谁知近前一看,原来却是个画像,失望之余,想起这些日子奔波寻弟之苦,又想起弟弟不好好读书,若是功名无望,老父尸骨未寒,又如何跟高堂交待?是以悲哭,没成想冲撞了老丈……


              9楼2014-09-23 18:14
              回复
                  且不说孙大有这边厢悲切哭诉,且说陆员外听得这汉子说远远看到弟弟站在自己大门口,来了兴趣:你怎么看到你弟弟站在我家门口?
                  孙大有见问,回身指了一下身后的阿绣小姐画像,一边回道:就是这位小姐的画像,长得跟我弟弟太像了,远远一看,就是我弟弟立在这儿,小子再想不到只是个画像。
                  陆员外一听,来劲了:什么,你说你弟弟长得跟这画像差不多?
                  孙大有回答:正是。
                  陆员外急问:真的?那你弟弟多大,有没有成家?
                  孙大有回道:小子胞弟时年二十有三,父母亡故之后,忙于读书挣功名,无暇问及婚配。这些日子看弟弟读书有些不大安心,正要托人为其求一门亲事,也好令其早日完婚,安心读书。


                10楼2014-09-23 18:16
                回复
                  2025-05-13 05:45:18
                  广告
                    话说陆员外听得孙大有一番话,心下犯起了嘀咕:看来这孙大有是读书之人,长相仪表堂堂,想必其胞弟相貌也应不差,而且这秀才认定其弟弟跟我女儿的画像差不多,且日日读书博取功名,看来十有八九是一相貌丰美年少有才后生。至于年龄23岁,也不算大,自己女儿年过20,正好般配。再听他近日要为其弟择偶婚配,可不能就这样让他另择他人,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就难找这家店,自己得为女儿作主,把这年少后生定下来,也算了了一桩心头大事。
                    想到这里,陆员外脸上挂上了笑容:我说秀才贤侄,你看天已正午,你家离这里十几里路,看你奔波劳累,要不先到舍下用一便餐,酒足饭饱再去找令弟如何?找人事大,我这家里也颇有闲人,也可以去几人帮你一起寻找。
                    孙大有一听,正中下怀,当然也少不了推辞一番,半推半就,被请到了陆员外花厅里的酒席桌上了。


                  11楼2014-09-23 18:19
                  回复
                    还没讲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9-24 12:52
                    收起回复
                        话说古时候大户人家闺女,自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终身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听父母说了算。当晚陆员外将闺女许配孙二有之事告知夫人小姐,一家人欢喜不尽,等待二有前来提亲。
                        回头再说孙大有,轻易为弟弟办成了婚姻大事,虽然后头还有不少事儿挺麻烦,但眼前已是一帆风顺,一家人兴奋不已,合伙计较接下来如何办理,反正不能拖,也不能急,得拿捏着火候悠着点儿办事。
                        这不好不容易熬过了半月。这天,孙大有受二弟之托,带上四色大礼又来到了陆员外家。这次是正式为弟弟求亲来了。古时候求亲都是父母委托媒妁之人为之,这孙大有父母已然故去,不用说应须自担此任。好在此前已有商定,一切顺风顺水,陆员外家收下聘礼,满口应允了这门亲事。接下来就是问口、投契、送日子,一切按照规矩办理,也是顺顺当当,没有半点差池。
                        再说阿绣小姐,按照古时规矩,闺女出嫁之前并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未婚夫婿,因此,只能是一切听凭父母大人作主,按照父亲的介绍,想像未来夫君的品性相貌,憧憬自己的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14楼2014-09-25 19:21
                      回复
                          话说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娶亲的日子。陆员外大户人家,闺女出阁自然是大事,一大早就张灯结彩,净水洒地,并请来一班鼓乐班子大吹大擂。那时时兴下午申酉时分娶亲,拜完天地后,亲友外面宴聚,新郎新娘直接送入洞房。这不还未到申时,满大街上已是人头攒动,喜气洋洋,等着看陆员外的乘龙快婿。可一等不见,二等不见,眼见得太阳快要落山,这边急匆匆走来一人,正是新郎的兄长孙大有。
                          这孙大有常来常往,门上已是相熟。急匆匆来到门前,来不及等候通报,直接来到内宅花厅拜见陆员外。陆员外一看孙大有满头大汗,满脸焦急,忙问怎么回事?为何新人还不见前来?
                          大有见问,再次拜倒在地:年伯在上,大事不妙啊!
                          陆员外忙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孙大有这才一五一十讲道:小弟生来腼腆,素来十分羞见生人,这不从昨天开始,说了他整整两天了,让他来接亲,他却怎么也不敢来,今天更是一大早就跑到了学堂,再也不见人。小子三番两次派人去找,说过了,必得天黑以后再回家。这可如何是好啊!


                        15楼2014-09-25 19:22
                        回复
                            常言道良宵苦短,这不就到了鸡叫三遍五更天。新郎二有披衣起坐,跟新媳妇告辞道:眼看就到乡试大比,事关一生功名,这些日子功课日紧,得早早去学堂跟先生学习。学堂离家七八里,这就得起身赶路,真是对不起了。新媳妇阿绣自小受父母教育,十分贤惠,听得这话,虽也不舍,但读书上进谋取功名事大,便道夫君不必为难,该上学就上学去就是了,家里自有嫂嫂作陪,不用牵挂。
                            新郎二有听罢,起身下床,别过媳妇,趁天尚未明,一溜烟走了。到了晚上,自然又是黑灯瞎火回家,第二天依样天不明就赶去上学。阿绣虽觉不忍,但也只能听凭夫君自便。
                            眼看三朝已到,当地风俗,娘家要接新媳妇回家,俗称回门。这天新郎二有照常上学要紧,阿绣独自一人回到了家。见过父亲,便跟随母亲去内厅说话。
                            母女三日不见,自是喜极而泣。叙话已罢,母亲问及新婿,阿绣自是羞答答不好细说,但略把其早出晚归上学谋功名一事禀告母亲大人。
                            母亲一听女儿三天了没正儿八经见到女婿一面,心下略觉不安,便出来告诉老爷陆员外。谁知陆员外一听新女婿如此寒窗苦读用功求功名,反倒十分乐意。要夫人安慰女儿不必担心,只管好好过日子,让他求取功名,等他谋个一官半职,跟着封妻荫子享清福就是。


                          17楼2014-09-25 19:24
                          回复
                              话说阿绣回门以后,安心回夫君家过日子,一家上下皆大欢喜。这边二有夫君仍是早出晚归上学堂,白日里则有贾氏嫂嫂相伴说话。妯娌二人都是心灵手巧,整天在一起做女红,剪花样,说说笑笑,日子过得倒也十分开心像意。
                              转眼已是五月天,天气渐热,新杏上市。这天妯娌二人正在窗前闲谈,听得大街上有人一递一声高喊走过:卖甜杏来,好甜杏!卖甜杏来,好甜杏!
                              嫂嫂拉了一把弟媳妇道,妹子,做了这半天女红好无聊。走,出去看看卖杏子的,好吃的话咱也买一点来尝个新!于是,妯娌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大门。刚一看到卖杏子的汉子,原来是一个相貌丑陋、前龟后摞、豁唇囊鼻的黑汉子,新媳妇不看则已,只看了一眼,吓得扭头跑回了家,接着就蹲到墙跟哇哇吐个不停。
                              贾氏嫂嫂赶快跟了过来:我说妹子,你哪里不舒服啊?我看刚才那人卖的杏子黄澄澄的,又大又甜,要不买一点压一压?
                              这边阿绣一边呕吐一边赶紧摇手,嫂嫂别,千万别,你看他长的那个样子,太恶心人了,谁还敢吃他卖的杏子啊!


                            18楼2014-09-25 19:24
                            回复
                              2025-05-13 05:39:18
                              广告
                                唉,不吃就不吃吧,这一天就这样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这天晚上,丈夫同样放学回家很晚,夫妻也照常恩爱相拥而眠。到了半夜,突然电闪雷鸣,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阿绣自小害怕夜晚,又怕打雷打闪,听得外面翻江倒海、天崩地裂一般,吓得再也睡不着觉,钻进丈夫的怀里浑身打颤。却谁知丈夫虽然堂堂男子汉,却是一文弱书生,早已自己吓得浑身筛糠,一滩烂泥一般。小夫妻二人无奈,只好相拥相抱,瑟瑟抖作一团。
                                谁知正在这时,突然听得外间木棂窗户一阵轰响,如巨棍捣的一般。电闪雷鸣中,又隐约听得有人喊叫。细细一听,听清楚了,原来是巨神在怒吼!吼的是:
                                我是天上黑煞神,
                                专门下来拿俊人!
                                两口子就得一个丑来一个俊,
                                谁要是两口子都挨俊,
                                我就叫他没儿没孙断子绝根!


                              19楼2014-09-25 1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