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吧 关注:160贴子:4,881

222 【电影】海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8的永恒


1楼2014-09-23 09:55回复
    这楼被废掉过.....小心..................


    2楼2014-09-23 09:56
    回复
      2025-05-16 17:56:14
      广告
      part 1
        去BBC三馆看周五播放的电影,今天的片子是海角七号。
        小小的店里挤了好多投入的人,大家一齐笑,一齐起哄,一齐鼓掌。
        我看得又哭又笑,真的好精彩哦。
      在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听着似懂非懂的闽南语,我的笑和哭,都不仅仅因为这部电影。
        这几乎是,二十三年以来最让我觉得,想要用力幸福生活的日子。
        一定要幸福哦。
      在超市,收银员告诉我因为不是会员,我买的苹果要多收一块八毛钱。排在我后面的妇人很主动地说,那用我的卡帮她刷啦,收银员也很耐烦地取消我的账目,单开一张会员价的苹果出来。
      这种人情味,实在太让我喜欢。
      ----------------------------------
      part 2
      周二半价日,阴差阳错还是没看成保持通话,倒是在老旧的电影院,意外地重看了一遍海角七号。
      第二次看,那么多不曾发现的细节,点点滴滴打动我的心。水蛙出场的时候,在卷闸门上挥着鼓棒敲出的鼓点;阿嘉在七封情书的邮包上,下意识地做出吉他扫弦的动作;茂伯伤了脚,坐在院子里弹唱月琴,阿嘉跟着他和的那首曲子,竟然就是影片结末的《男孩看见野玫瑰》;老先生的情书,念到五十年前的那个友子,配合着好多现在的友子微笑或是落寞的侧影;马拉桑忘情地抱起酒店前台的女孩,然后愣愣把她放下,女孩垂着手怔怔退去;友子酒醉,在阿嘉床上醒来,阿嘉转头过来看他,背后两盏朦胧的台灯亮得温暖又昏黄;还有阿嘉骑着小摩托送那个寄给海角七号的邮包,远景拉出的那座桥,是那样静美的画面……
      每一封情书,都让我从轻松可爱的现实情境,回到那样悲凉无望却纯美万分的爱情。看到最后的长镜头,阿嘉和友子,那么美,那么动人的歌曲唱完,那样温暖的情节演完,五十年前那个跌坐在离去的海船上,不敢起身告别爱人的日本老师,躲在宽大礼帽之下目不转睛的凝望,还是让我纠结得落了泪。
      同学的同学刚刚失恋,从影院狭窄的楼道走下来之后,还是一直难过着。而我独自走在那条古旧的街,好像从一个画境,走进另一个布景,满心恍惚,迷失在这微凉的夜。
      玻璃之城,蓝色大门和真爱至上过后。很久没有这样再为了一部电影,敏锐得感觉到自己心脏的不安律动。
      是这样,掺杂浓浓欢喜和重重伤感的,海角七号。


      3楼2014-09-23 09:59
      回复
        听说这部电影好久了,耳朵也被众多表扬淹没了好久.
          我知道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不论看书看电影都经常比剧中人还哭得伤心.
          所以,在看以前,我准备好了纸巾,听说很感人.
        一直到结束.
          我居然毫无感觉,甚至觉得很无聊.
          这真是一个太老套的故事,拍摄也没什么新奇之处,搞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好的口碑.
          也许我做足了精神准备就没感觉了吧.
          特别的感觉总来自于不经意间的一声喊叫或是敲击,然后魂飞魄散地留下深刻印象吧.
        只有给友子的信令我黯然.
          我对声音有种特殊的敏感.
          总喜欢听到充满磁性的说话声,.就像能聆听到心的博动.
          就算那些情书听不懂,但饱含深情的日语居然也充满了魅力,觉得非常动听.
        我边看边抄那些情书.
          至于这样的故事,我无法感动.
          比这个动人的故事多了去了,以前<读者>上都看到好多.
          只有几段比较特别的文字,我摘录下来,这些是我看这部电影唯一的收获.
        (一)
           遇见了要往台湾避冬的乌鱼群
            我把对你的相思寄放在其中的一只
            希望你的渔人父亲可以捕获
            友子,尽管他的气味辛酸
            你也一定要尝一口
            你会明白…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我在众人熟睡的甲板上反覆低喃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二)
           不管你的未来将属於谁
            谁都配不上你
            原本以为我能将美好回忆妥善打包
            到头来却发现我能携走的只有虚无
            我真的很想你!
            啊,彩虹!
            但愿这彩虹的两端
            足以跨过海洋,连结我和你
        (三)
           你安静不动地站著
            你像七月的烈日
            让我不敢再多看你一眼
            你站得如此安静
            我刻意冰凉的心,却又顿时燃起
            我伤心,又不敢让遗憾流露
            我心里嘀咕,嘴巴却一声不吭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
            将如阳光下的黑影
            我逃他追…我追他逃…
            一辈子
          就是这样.从那个日本人写完7封情书开始,我认为他的爱情就终结了.
          他从此有的是无尽的悔恨,无论永远有多远,这已与爱情无关.
          所以,我也不再认为这是个爱情故事,更谈不上动人.
        那些深情的情书,再绚烂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试想当这些文字送到友子手里时,是否就意味着日本人的忏悔得到了圆满,友子一世的等待,伤心与绝望就一笔勾销了呢?
        "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多么虚伪的申辩!
          我宁愿这就是一堆废纸,任其自生自灭.
        相反,我更愿意接受水蛙对老板娘不求回报的爱;镇长对阿嘉妈妈绵厚的爱.这些才是真实而纯朴的爱情故事.


        5楼2014-09-28 20:34
        回复
          故作冷静地说,这是历史观的问题。宏观判断是有的,立场我们也是有的,然后再在这个前提下谈日据时代,日本在台湾的行为。
              需不需要上纲上线,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作品的细节说话吧,不能粗暴地判断,我没有读到所谓的隐喻的句子,也许是我没有政治敏感性吧。
              一个日本男人和一个台湾女人的爱情,是所谓媚日的证据吗?我想,我们还不至于这么白吧,比大陆的电影审查制度还白。前苏联的小说《第四十一个》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更何况那段爱情还是在战场中发生的,必须作出选择的爱情呢。
              我说,我觉得这部片子不错,还看得笑哈哈,是一部大陆人了解台南文化之窗口
              这样的判断也是政治的,是在向台湾同胞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愿意了解你们的,其中的乡土情怀和都市背向,我们是感同身受的(恒春的民代主席所说的话,大家不觉得很熟悉吗?我们的小城市,小城镇,农村不都面临着和恒春差不多的问题吗)。
              可是我又是在一厢情愿,我的台湾同学在洋洋得意地等着大陆这边如何剪片子呢。
              所以,明年一月我还要去看大陆版。
          故作冷静地说,这不是一部文艺片,但也不是充满媚俗元素的商业片,成本后来追加到4000万台币(数字未核)。《海角七号》的出现,是“适逢其时”,一部疗伤电影在这个时候在台湾放映确实是像一抹雨后彩虹。
          我佩服的是,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明星(向范毅臣和林晓培应该不算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吧),获得了那么高的票房(发行的运作,可以参看某期的《南方周末》,上面讲得很详细),故事结构很好,画面很美,也很节制(这是多么必要的,不然又成了煽情、滥情了),我很欣赏没有正面去拍“友子奶奶”,那个背影和揭开盒子,画面和光线是那么的克制。
          有那么一个小细节是搞政治的人可以去玩味的,最后乐队的安可曲,中介孝不是说“我也会唱这首歌”吗?那才是最厉害的,文化殖民~~~记忆。


          6楼2014-11-03 22:01
          回复
            这是一部充满人文气息的片子,看完以后,我回味了好多天。目前大陆缺少人文精神,而在用繁体字的台湾还比较好。
               片中的幽默,全都是渗透在生活中的,很自然,没有刻意搞笑的元素。但我仍然大笑了好多次。
               一群很可爱的人,除了阿嘉,我不喜欢阿嘉。友子,茂伯,会长,马拉桑……
               上床一节,我总觉得不太舒服,刚看了别人的评论,恍然大悟,影响了全片的美感。太突兀了。
               叙事很经典,一条明线背后有海角七号这条暗线渲染气氛,其实都不能算一条线。
               操你妈的台北,片头也不错,很有冲击力。
               干,我是国宝。片中的两个脏字,但是妙极。
               最后就是音乐,中孝介试音那首,婉转不可方物。还有最后乐团的暖场,漂亮。


            7楼2014-11-18 20:17
            回复
              我是在去年11月份看的海角七号。很有趣,竟然是家乡来自离恒春不到100公里的我的老板推荐给我的片子。那时候海角七号已经在台湾大红,红到里面的男女配角路人甲小米酒宝石珠都火遍台湾,范逸臣早已游完裸泳庆祝票房,北京这里还只是在文艺小青年中间默默地传递。
              看完老板问我说,里面都是台语,你们能理解么?我说,虽然是台语,但这部片子里面的风土人情跟我们三四线城市的乡下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那些摆在乡村空场露天的婚宴,那些硕大无朋的卡拉ok设施,那些酩酊大醉的丈夫和在城里没混好落魄回家的小青年,都是无法变化的。能把台湾的乡土做得如此成功,恐怕就是这片子被称为半死不活的台湾电影希望的原因吧。
              看完之后,我不遗余力地向周围人推荐这个片子。很快,听到说海角七号要在内地上映的消息。我跟B说,我们一定要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就算是贡献票房作为对看D版的补偿吧(当然,相比我看了赤壁三次的记录,这个还不算什么)。本来说是圣诞档,于是我每天喜滋滋地等着。可是很快,就传来说这电影不和谐的声音。我顿时郁闷了,这哪里不和谐了?从头到尾跟和谐没有半分关系嘛!哦,原来是说殖民色彩太严重,可是,台湾是日本殖民地台湾和日本关系很好台湾老人都会说日本话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啊。这么好的一部片子都不公映,那内地还能放台湾的哪部片子?好在据说是有人和我想法一样,但显然,海角七号已经错过了贺岁档这什么片子上映都能赚钱的档期。不幸中的万幸是,还赶上了情人节这最后一个算是有点意义的档期。
              等来等去,我终于赶到周六清早的第一场半价场次。也许是大早,影院里只有不到十个人,可能中午之后会好点吧;但看看影院放映的场次,一天只有四场,其中两场是不招边际的时间:
                海角七号 09:10 6 25
                海角七号 18:00 6 50
                海角七号 20:20 6 50
                海角七号 22:35 6 25
              周日也是如此,而上映已经一个多月的赤壁,每日还有两场……一天四场是什么概念?我记得去年顾长卫的《立春》这样的小众文艺片,一天也是两场。好吧,不管什么原因,能上映的海角七号总比那一堆不能上映的炮灰电影强很多了。
              内地版的海角七号,我能发现的,与DVD版的电影有两处删节:
              1. 在婚宴上,水蛙倾诉他喜欢老板娘的事情,说到“一只母青蛙后面跟着好多公青蛙”这一段。这段删掉我觉得算是情有可原,根据内地电影“老少咸宜”的准则,删掉一点笑话还是能保持全片的风格的。
              2. 友子要走的时候,茂伯突然赶过来,用日语说:“友子小姐”的片断。这是片中茂伯第一次说日语,看碟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所不知道的日本对台湾文化影响之深。茂伯的日语非常流利,后面还跟着好长的一段诸如谁儿子结婚特意来送请柬敬请光临一类,但内地版把“友子小姐”后面的那长段话全部删掉了。这个删节看得我很是无语,没想到XXXX的剪刀如此锋利,总能一针见血地剪掉那些不想让大家看到的情节。如果不是我对之前看过的版本印象较深,估计这边也就给放过去了;但少了这段话,贯穿整个故事的日本和台湾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少了很多意味。
              我们那不到十个的观众还是在影院很高兴地看完的全片。只是不知道经过这么多的波折,海角七号在内地的命运还会如何。以前也有电影一开始场次特少后来观众反应热烈不断加场的情况,但在我看来,海角七号似是没戏了。就让这部片子继续在有限的范围中流传吧,顺便提一下,我老板的父亲和片子里的茂伯一样,说得一口日文。


              9楼2014-12-13 09:43
              回复
                一部值得你花上时间看的电影,诸多现实的环境/情感/生活的反映,一遍看后会有一点体会,多看几遍会有更多的感想,美好的生活是大家的追求。


                13楼2015-02-02 14:58
                回复
                  2025-05-16 17:50:14
                  广告
                  《海角七号》,我用这一部影片证明了,我还是本性善良的。
                     我曾固执地认为镜头才是电影的王道。可是,依然割舍不掉旁白的文艺调调。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导演们开始编撰“爱情必须穿越时空”的古典式残忍爱情手册。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告诉我们,爱是能死人的,我们却还看着《云水谣》和《海角七号》之类的电影,以为自己找到了爱情的独门秘笈,谁若修炼,就能桃花繁灼,天长地久。
                     童话的奇妙之处在于,爱情明明常常就是要死人的,可我们依然前仆后继,口口声声说:爱比生命更伟大。
                     实话说,爱情不死人,也挺动人的。
                     我认了。
                  我对台湾的电影,向来有一种对于台湾这块土地一样莫名的好感。
                     或许是因为侯孝贤不辞辛苦日积月累地为我还原台湾田园里所谓的“故乡”和那身负祖籍而流落宝岛的莫名怅然,也或许是因为杨德昌极力给我营造的那个还不那么吵闹还不那么花俏还算纯朴还算安静的台北,再者,或许是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的岁月里,总是温情陈述不同文化和代际之间那些微妙细腻的平行与交错。更甚者,或许就是张艾嘉,张震,刘若英这一些说不出什么别扭之处却总是感觉不同的演员们。
                     也许,仅仅因为一海之隔却无法抵达(什么时候才有钱去旅游呢?),加剧了这种神秘和好奇并滋生出好感。
                     《海角七号》里,阿嘉像多年前的小谢一样,摔着guitar骂到:“操!操你妈的台北!”
                     谁也料不到有今日,就像谁也没有勇气去想象明天一样。
                  说实在的,片子拍的一般,不太费解,很舒服,在我看来。除了台南小镇人人亲热的乡土氤氲,加入几个别扭的小市民,隐用几个客家和时代的符号,甚至是历史隔阂民族大义,都是服务于爱情的主题,如果扯远点,就能展开youku网友式的政治辩论和谩骂。
                     我理解,导演是好心好意劝说大家有心向善的。
                     情书,教育我们要珍惜爱情,哪怕战火纷飞。
                     音乐,告诉我们要珍惜理想,哪怕现实落魄。
                     卖酒,立起勤劳致富的标杆,客家人的宾至如归。
                     送信,深入家乡的群众基础,本地人的甘心驻守。
                     一句话:要珍惜。珍惜爱,需要缓缓地诉说。珍惜家乡,需要剔除浮躁细细体味。珍惜风景,那么就要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看彩虹浮现雨散去。
                  每个人都有死穴,唱歌的主角总是让我动容。曾经做个一个梦,梦见一个针尖上站着6个天使,最上面的那个,是歌唱着的,旁若无人。
                     去年差不多同一个季节的《练习曲》,一个不会说话的吉他手,蹩脚的韵律依然博得了我不遗余力的喜爱。《Once》和《暹罗之恋》同样。
                     无论青春年少不经世,还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让我们唱歌。
                     我说,失语是一种美德。歌唱亦是。
                     “请原谅我,对你的爱诉说得太缓慢”。。。。。。
                     “当阳光再次,离开太晴朗的国境之南,你会不会把你曾带走的爱,在告别前用微笑全归还?”
                    


                  16楼2015-04-01 05:07
                  回复
                    一部值得你花上时间看的电影,诸多现实的环境/情感/生活的反映,一遍看后会有一点体会,多看几遍会有更多的感想,美好的生活是大家的追求。


                    19楼2015-05-07 00:00
                    回复
                      我也要个男人为我写歌


                      20楼2015-05-08 20:24
                      回复
                        日本老师的信~最后的歌曲不错,范逸臣的表演还是有点生硬。喜欢大大唱的那首


                        21楼2015-05-25 02:58
                        回复
                          温暖。不管《海角七号》现象的出现是出于偶然还是必然,台湾电影都需要如此一剂强心剂,重新振奋。魏德圣正是以他的草根身份写出了这部伟大的平民史诗。


                          22楼2015-06-09 05:03
                          回复
                            风景很美,音乐好听,配角出彩,60年前的信很动人————


                            23楼2015-06-18 06:58
                            回复
                              2025-05-16 17:44:14
                              广告
                              故事一般,气氛不错。读信的声音甚美。


                              24楼2015-06-28 0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