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文殊兰
地点:报告厅门前
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Roxb. ex Herb.) Baker
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宽7-12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1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6-10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3-7厘米;花梗长0.5-2.5厘米;花高脚碟状,芳香;花被管纤细,伸直,长10厘米,直径1.5-2毫米,绿白色,花被裂片线形,长4.5-9厘米,宽6-9毫米,向顶端渐狭,白色;雄蕊淡红色,花丝长4-5厘米,花药线形,顶端渐尖,长1.5厘米或更长;子房纺锤形,长不及2厘米。蒴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种子1枚。花期夏季。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旁沙地;现栽培供观赏。模式标本可能采自香港。
叶与鳞茎药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治跌打损伤、风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
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广州植物志
灌木,高约1.5-3米;枝条有皮刺,幼枝有柔毛。叶对生,少有轮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5厘米,宽1.5-3.5厘米,纸质,顶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锯齿,有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排成圆锥状;花萼管状,有毛,长约5毫米,5裂,有5棱;花冠通常蓝紫色,长约8毫米,稍不整齐,5裂,裂片平展,内外有微毛;花柱短于花冠管;子房无毛。核果球形,无毛,有光泽,直径约5毫米,熟时红黄色,有增大宿存花萼包围。花果期5-10月,在南方可为全年。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部常见栽培,常逸为野生。
花期长而花美丽,是一种很好的绿篱植物。广西用根、叶止痛、止渴。福建用果治疟疾和跌打胸痛,叶治痛肿初起和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