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琢磨怎么能先买到一部iPhone6及iPhone6 Plus。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这些想法和行为无可厚非,没必要冠以道德评价。但在iPhone6及iPhone6 Plus预售这件事上,许多商家尤其是大商家的宣传和销售行为已经过界,商业道德可谓“低下”。
一部iPhone,首先引发的是水货现象。由于中国大陆不是首发地,因此,来自香港、日本、美国等地的iPhone铺天盖地地加价来到中国大陆。这中间,黄牛、水货商、消费者共同形成了“黑市”,或是实体店面交易、或是淘宝交易,虽然成交价高于发售价很多,但消费者购买的就是时间和“优先体验”,从双方交易的公平性、透明性看,无论黄牛还是水货商,商业道德无可厚非。
接下来是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纷纷开展预订活动,配合相对优惠的iPhone套餐,以合理的价格吸引了许多愿意“得实惠”的消费者。在预订过程中,三大运营商在细节上无过错,没有承诺消费者具体到货时间,商业道德无可挑剔。
再下来是苹果官网,消费者进行购买时,网页会提醒发货时间,如1-2周、2-3周、3-4周,虽然到货时间较长,但这种提醒是必要的,消费者理性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怨不着商家。
但一些电商的行为就有点过火了。以天猫苹果旗舰店为例,9月9日,天猫微博突然发布消息:天猫联手苹果官方,iPhone6提前一周发售!10月10日零点起,即可提前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下单购买,包括iPhone6及iPhone6 Plus全部机型。售卖仅限一天,部分用户17日前即可拿到国行现货。这一消息还得到国内许多媒体转发。当天晚上,许多消费者开始守在电脑旁、手机旁等待零点的到来。最后的事实是:全部消费者都能够花5000多元以上的价格买到iPhone手机。但问及发货时间,天猫苹果旗舰店客服使用的却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不做任何有价值的回复。更为奇怪的是,10月10日过后,10月11日、12日,天猫苹果旗舰店依然在销售iPhone6及iPhone6 Plus全部机型。之后,天猫的这则微博上,消费者大量跟帖,质疑、谩骂不断。
市场经济下,诚信是企业的道德底线,对大企业尤为重要。在iPhone手机预售上,天猫的两点错误已经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第一,诱导性宣传,让消费者认为可以更早拿到iPhone手机,交费后消费者却发现并非如此;第二,欺骗性宣传,其“售卖仅限一天”的宣传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实际上10月11日、12日,天猫依然在售卖最新版iPhone手机。因此,天猫的这种行为,突破的已不仅仅是商业道德底线,还有法律底线。 在iPhone手机未在国内大量上市的条件下,“提前使用”成为iPhone手机最重要的价格组成部分,基于基本的商业道德,商家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何时能够买到该商品。在这点上,水货商的表述是“当天发货”、三大运营商的表述是“预订”、苹果官网则是1-4周,消费者能够明白这些明确或模糊的表述,并能根据这些表述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选择。但天猫苹果旗舰店的行为则是先诱导、欺骗消费者交钱购买,之后则是拒绝回答消费者任何提问。
其实,道理很简单,苹果自己的官网承诺的发货时间是1-4周,说明苹果自己都没有办法大量发货,天猫怎么可能提前大量发货?三大运营商是苹果的重要合作伙伴,宣传的时候都只敢说“预订”,不敢承诺时间,作为电商的天猫怎么可能大量有货?天猫拒绝回答消费者“何时发货的问题”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诱导性的、欺诈性的市场营销。
苹果手机热卖是苹果的魅力,但天猫苹果旗舰店利用消费者的痴迷和消费者对天猫的信赖进行突破底线的商业活动就涉嫌违法了。试问天猫,如果经常编这样的“故事”,消费者还敢信你吗?
以上转载不喜勿喷
一部iPhone,首先引发的是水货现象。由于中国大陆不是首发地,因此,来自香港、日本、美国等地的iPhone铺天盖地地加价来到中国大陆。这中间,黄牛、水货商、消费者共同形成了“黑市”,或是实体店面交易、或是淘宝交易,虽然成交价高于发售价很多,但消费者购买的就是时间和“优先体验”,从双方交易的公平性、透明性看,无论黄牛还是水货商,商业道德无可厚非。
接下来是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纷纷开展预订活动,配合相对优惠的iPhone套餐,以合理的价格吸引了许多愿意“得实惠”的消费者。在预订过程中,三大运营商在细节上无过错,没有承诺消费者具体到货时间,商业道德无可挑剔。
再下来是苹果官网,消费者进行购买时,网页会提醒发货时间,如1-2周、2-3周、3-4周,虽然到货时间较长,但这种提醒是必要的,消费者理性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怨不着商家。
但一些电商的行为就有点过火了。以天猫苹果旗舰店为例,9月9日,天猫微博突然发布消息:天猫联手苹果官方,iPhone6提前一周发售!10月10日零点起,即可提前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下单购买,包括iPhone6及iPhone6 Plus全部机型。售卖仅限一天,部分用户17日前即可拿到国行现货。这一消息还得到国内许多媒体转发。当天晚上,许多消费者开始守在电脑旁、手机旁等待零点的到来。最后的事实是:全部消费者都能够花5000多元以上的价格买到iPhone手机。但问及发货时间,天猫苹果旗舰店客服使用的却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不做任何有价值的回复。更为奇怪的是,10月10日过后,10月11日、12日,天猫苹果旗舰店依然在销售iPhone6及iPhone6 Plus全部机型。之后,天猫的这则微博上,消费者大量跟帖,质疑、谩骂不断。
市场经济下,诚信是企业的道德底线,对大企业尤为重要。在iPhone手机预售上,天猫的两点错误已经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第一,诱导性宣传,让消费者认为可以更早拿到iPhone手机,交费后消费者却发现并非如此;第二,欺骗性宣传,其“售卖仅限一天”的宣传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实际上10月11日、12日,天猫依然在售卖最新版iPhone手机。因此,天猫的这种行为,突破的已不仅仅是商业道德底线,还有法律底线。 在iPhone手机未在国内大量上市的条件下,“提前使用”成为iPhone手机最重要的价格组成部分,基于基本的商业道德,商家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何时能够买到该商品。在这点上,水货商的表述是“当天发货”、三大运营商的表述是“预订”、苹果官网则是1-4周,消费者能够明白这些明确或模糊的表述,并能根据这些表述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选择。但天猫苹果旗舰店的行为则是先诱导、欺骗消费者交钱购买,之后则是拒绝回答消费者任何提问。
其实,道理很简单,苹果自己的官网承诺的发货时间是1-4周,说明苹果自己都没有办法大量发货,天猫怎么可能提前大量发货?三大运营商是苹果的重要合作伙伴,宣传的时候都只敢说“预订”,不敢承诺时间,作为电商的天猫怎么可能大量有货?天猫拒绝回答消费者“何时发货的问题”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诱导性的、欺诈性的市场营销。
苹果手机热卖是苹果的魅力,但天猫苹果旗舰店利用消费者的痴迷和消费者对天猫的信赖进行突破底线的商业活动就涉嫌违法了。试问天猫,如果经常编这样的“故事”,消费者还敢信你吗?
以上转载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