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5日漏签0天
锡剧吧 关注:4,697贴子:113,95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8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锡剧吧
>0< 加载中...

越唱越好听、越扮越漂亮的余雯瑾们——再说江阴小锡班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去年春节期间看了江阴“澄星杯锡剧票友大赛”少年组视频,尤其李奕纯小朋友的《三请樊梨花》选段,思绪万千,加之省锡小锡班马赟同学的妈妈等几位家长回应,成就一篇谈江阴小锡班现象的帖子。今年节前,有幸看到“江阴北国人民”朋友上传的一些小锡班学员演出视频,特别是余雯瑾同学与小伙伴合作的《劝引章》选段,想到前些年这些小朋友稚嫩的演唱,以及近年来在老师精心指导和自己刻苦努力之下所取得的进步,不由得“感慨万千难言表”,还想就江阴小锡班再说上几句。
春节期间,将荒废近一年的视频剪辑技术又重拾起来,摸索着从江阴这位朋友上传的视频中先剪了几段,今日上传至土豆网。可惜由于技术不过关,视频质量尚不如意。但以余雯瑾小姑娘为样板,借以说明小锡班学员们所取得成就之目的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 白玉兰骑士
  •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才辈出,不乏英才,锡剧前景无恙!


2025-07-15 07:26:09
广告
  • 庸圣8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些稚嫩的小孩都是锡剧未来之星,祝愿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到余雯瑾,不由得想起另一位江阴锡剧小明星李奕纯。李奕纯“成名”比余雯瑾早,我个人认为其戏曲表演天赋较余雯瑾更佳,而且更有“明星气场”。李奕纯最早在央视露面的那段常州版《后园会》,尽管演唱上稚嫩得瑕疵明显,但却让观众很容易捕捉到她的戏曲表演细胞。2014年澄星杯锡剧票友大赛,余雯瑾折戟沉沙的同时,李奕纯技压群芳的一曲《三请樊梨花》却让云华老师激动得要当场收徒。这次央视《唱响锡剧》,两位小朋友又是同台竞技,从现场表现看,余雯瑾略胜一筹。当然,表演的最终效果与小朋友现场发挥、甚至与剧目选择都有关系,还有,也许李奕纯已遭遇水平再提升的瓶颈,突破后才能上到更高的一个台阶。但从当前状况看,至少可以说,余雯瑾已不输李奕纯,甚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为什么要将两位锡剧小明星拿出来比较?因为我觉得,余雯瑾的成功也许更能彰显江阴小锡班的意义:通过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专业训练和自身努力,孩子们可以更大限度地开发潜能,不断地将“最好自己”的刻度提升。小朋友们岂止是在学戏,真的是在学做事、学做人!
央视少儿戏曲节目有一句广告词“唱戏的孩子最美丽”,我想说:“学戏的孩子最美丽!”我甚至都可以想象余雯瑾、李奕纯、徐梦恬等锡剧小明星的父母们看到自己孩子在舞台上美丽身影时的激动。说句心里话,我很羡慕这些锡剧小明星的父母!


  • 越迷萧声
  • 赫赫有名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值得祝贺!!!


  • 炫迷龙虾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桃园老师,新年好,昨天跟了一贴,为啥没有了?


  • 炫迷龙虾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到这些个小朋友学锡剧,蛮开心的,想着像马赟和他的同学们今后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加入,真的有些小激动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欢欣鼓舞之余,遗憾却也是有的。倪同芳老师、东亮得知表现出色的小锡班学员徐梦恬最终只选择做“票友”时,深表惋惜。我听到李奕纯对评委老师说长大想当歌手时,也深感遗憾。不知道余雯瑾同学是否选择做一名锡剧专业演员,看这架势也很难说。看来,很多锡迷们要“又是在梦里空欢喜”了。
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我觉得这三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一是孩子们究竟是为何而学戏?二是剧团老师们为何而教戏?三是主办方(政府文教部门、学校)为何而组织这样的活动?可能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是在教孩子们学戏,还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培养一种精神?
可能会有朋友要说:你这说得太虚了!可是,我觉得,如果主要着眼于为选拔锡剧专业演员而举办小锡班,不坚持将视野拓宽的话,不仅倪老师、东亮这样的专业人士和我们锡迷会遭遇越来越多的“梦恬之憾”,小锡班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2025-07-15 07:20:09
广告
  • 炫迷龙虾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亮的初衷应该是传承锡剧文化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说说我对“孩子们为何而学戏”的认识,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为何学戏?
以王彬彬及“四大名旦”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自幼学戏固然是天赋兴趣使然,但说到底皆是为谋生,“吃开口饭”的说法也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他们一般都家境贫寒。当然,对于女性而言,“嫁个郎君度半世”也是一种谋生手段,但那样成就不了世人称颂的艺术家。
建国后直至八、九十年代,从杨继忠、蒋昌涌到闻丽君、薛燕再到董云华、季春燕等一代代锡剧名家,选择投身锡剧艺术专业道路,一方面仍是个人在文艺上的特长兴趣使然,另一方面大部分人也是满足“农转非”融入城市生活的内心渴求。我以前讲到过的,袁彩凤由于解决城镇户口而由家乡江阴越剧团转投异乡丹阳锡剧团的事例,最具代表性。当然,其中家境优裕的倪同芳老师是最大例外,而她的艺术成就却也最大。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们,在苏南尤其是江阴这样“富可敌省”的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孩子们的家境普遍富裕或至少可称殷实,农村户口恐怕也比城镇户口更值钱,将来职业选择的路其实并不窄,“大不了自己干”。在此情况下,为谋生而学戏可能已不是学生及家庭的主要考量因素,小锡班学员中选择专业道路的,家长可能主要考虑顺着孩子的艺术天性为他选择个正当职业,能够成名成家自然更好。这就有点类似当年倪同芳老师作为老干部的父亲而首肯甚至鼓励她走上艺术道路的意味,这种顺势而为的选择辅之以长期严格训练,应该是很有利于人才培养的。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对于不走专业路线的徐梦恬们,学戏又有何意义呢?
我在去年那篇谈江阴小锡班的帖子里已说得较多,概括起来就是3点:学做事、学做人、培养艺术人文素养。“世上无难事”,但世间事必做于细,不仅需要认真、执着的精神,也需要规范、专业的方法,这点是长期坚持学习戏曲所能达到的,而且会让孩子相对学得有趣。“戏剧小舞台,人生大世界”,确实如此,学习戏曲,对于孩子们认识社会、培养情商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扮演人物,学会洞察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琢磨剧情,学会观察社会并加深对人物关系的认识;通过与伙伴们的合作,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于孩子们而言,学习戏曲较单一的学习乐器肯定收获更大,至少是音乐、舞蹈、文学,可能还加之美术、健身的综合训练。习得上述这些意志品质、行为规范、基本素养,又有一副好身体做本钱,孩子不以唱戏为专业而从事其他工作,会没有帮助么?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剧团老师们为何而教戏?我想在此再引用汪曾祺先生谈戏曲衰落原因的两句话:“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下降,是京剧衰落的一个原因”、“戏曲艺术教育的不普及、不深入,是戏曲没落的一个原因”。能发现、培养余雯瑾这样的好苗子并吸收加入“锡剧接班人”行列,固然令剧团老师欣喜。但近年来涌现的这拨“小明星”们进入专业学习序列后,估计后续5年甚至10年,锡剧演艺界都不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强烈需求,专业剧团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人员容量。剧团老师又有何强烈的动机,继续带教后面几届更多的孩子们?
所以,我觉得对于剧团而言,传播戏曲文化、培养观众是举办小锡班更重要的使命,也许应该提到立身之本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这些小明星长成大明星后,总希望舞台下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为他们喝彩吧。


  • 桃园云鹤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立足于文化传播,戏曲发展之路也才能越走越宽。派克金笔当年遭遇市场滑坡后,公司高层将其功能由书写工具拓展到礼品,重新打开销路。瑞士手表更是将计时工具的视野拓宽到一种对生活品味、时尚文化的追求。新的时代,戏曲文化的内涵也需要再挖掘,教孩子们学戏这样的互动方式,比舞台上单向的展示,大概更能帮助专业人士重新认识戏曲的功能、作用;再者,“教学相长”,希望小锡班的教学上能突破传统的“师傅教,徒弟学”模式,老师们更多地去感知青少年的需求、触摸他们的心灵,从而让戏曲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融入更多新的文化元素,最终跟上社会潮流前进的步伐。
可以令锡迷们欣慰的是,从央视这两年播出的江阴小锡班专题观察,在节目制作上已可看出组织者的着力点向文化、精神层面延伸的努力,如《少年戏曲欢乐季——唱响锡剧》中嘉宾评委的点评、引导。甚至在登台表演的孩子们的化妆上也在进步,不再是一律的传统浓妆,更多的是体现少年自然美的淡妆,以及体现孩子活泼个性的其他化妆。
再者,学戏并不仅仅为了将来以唱戏为业,教戏并不仅仅为了选拔专业演员,才能打消孩子家长的疑虑、顾虑,吸引更多孩子学戏;才能拓展地方文化教育部门组织小锡班的视野,让戏曲普及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深深地扎根。


  • 梨花带雨666888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兴,高兴,还是高兴~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8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锡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