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吧 关注:800贴子:3,982

回复:晒晒先天愚型儿子的成绩,我们的孩子一样很聪明!加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佛就是学智慧,做人就是要慈悲,宽厚会促进心灵的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儒家讲仁慈,道家讲博爱,佛家讲慈悲,用爱来化解人间的一切烦恼,这就是佛家的智慧啊。
(忍难之人,修难修之心)


62楼2018-01-21 11:42
回复
    你放生了,钱财不一定会立刻降临;你放生了,身上的病痛不一定会立马消失;你放生了,贵人也不一定会马上出现;你放生了,事业也不一定现在就更上一层楼。但是你放生了,你的财富会越来越多,你和亲友会越来越健康,你的贵人也会慢慢出现,你的事业也将蒸蒸日上。命理,是看不见的,当有一日你回望自己所做的这总总的善事,你才会看清,积德给你带来的是多么大的福报。


    63楼2018-01-22 10:14
    回复
      2025-07-26 09:41: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腊八节的起源 2500年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我国佛教徒为纪念“佛陀成道”这一殊胜日子,每逢腊八寺院都会举行庄严的诵经法会,以各种干果杂粮熬粥供佛、布施,送福给信众因此“腊八粥”也称为“佛粥”,这便是腊八节的由来。


      64楼2018-01-24 10:37
      回复
        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生出鱼来,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这个呢?”于是杨序就把神人的话特别醒目地写在大路旁的墙壁上,让人都知道不要用盐腌鱼卵;还看见人杀鱼时,就讨取鱼卵,扔到江中,一个月后,他又梦见神人,说:“你已救活亿万生命,数目已经够了,你的寿命已经得到延长。”后活九十岁才死。


        65楼2018-01-27 12:21
        回复
          性命双修,很多人都知道晚年或者当有灾祸时,性命 难保,什么叫性命难保?命就是你的肉体,性就是你的灵 魂,性命难保就是你的灵魂和肉体都保不住了,所以要性 修和命修,性修和命修是同样重要的。性修是修本性,修 你的良心;命修是修身体和行为,所以要性命双修。
          ――白二、3


          66楼2018-01-29 14:28
          回复
            有位风水师在这某饭店勘察风水时,饭店的厨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来此之前,曾在某甲鱼馆工作。一次,他亲眼看见主刀的大厨在杀一只甲鱼时,突然倒地而亡。
              要知道,甲鱼的灵性很大,当主刀的厨师杀戮过多时,自己的福禄也被慢慢消掉,恰巧遇到法力大的甲鱼借机来报复,因此才导致悲剧发生。所以,千万不要伤害它们,它们有些均是修炼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有些寿命极长,法力具大,如果伤害了它们,就会伤及子孙运和自己的福寿。


            67楼2018-02-01 09:54
            回复
              要懂得,人生就是在美中不足和好事多磨当中度过的。一个人学佛难道不是这样吗?好事多磨啊,美中不足啊,等到我们的梦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见到梦醒之本来的真相。
              --摘自BH佛法7-18


              68楼2018-02-02 09:53
              回复
                远离懒惰,遇见精进努力的自己
                勤劳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奋进、很精进的人,勤劳的人就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你看他在做工作,他在努力的时候,他是不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啊?
                因为我们在人间只要动一动手,总是不是为自己的,因为两者都兼顾的嘛,比如一个妈妈在家里做饭,家里一家都吃的,不可能说“我做了一个人吃的”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勤劳的人,他慢慢地心胸比较开阔,他什么都不怕的,就是他不会斤斤计较的,“多做一点没关系,我多做一点,我多努力一点,没关系的”。
                而有些小气的人呢,你想想看,他这不肯做,那不肯做“哎呀,我为他?我划不来了!”慢慢地他的相就变得奸了嘛!变得小气相了嘛!不就是不好的相就出来了吗?而且他一小气的话,他接下来“恨”就来了,因为小气的人首先到他身上就是“恨”啊。
                当勤精进
                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会得到精进。人要学会不要懒惰,懒惰就会失去更多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失去之后会让你的心成为悲哀的开始,所以做人就必须勤快。


                69楼2018-02-03 09:37
                回复
                  2025-07-26 09:3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做人也不要随波逐流,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还要继续做错,那就叫随波逐流。
                  。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不能为了保身,就委身于不良倾向,就舍弃了原来的美好之心。
                  --摘自BH佛法7-21


                  71楼2018-02-10 10:24
                  回复
                    【2018.2.24今日法语速递】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果,这是宇宙的根本定律。人类因为语言、思维和行为的因,一定会产生果报。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你和谁在一起,你就会种下和谁的因,会改变你成长的轨迹,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因果。摘自《2018.2.11悉尼》


                    73楼2018-02-24 11:19
                    回复
                      这个世界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今天生气的事情,明天可能就没有了;
                      过去生气的事情,现在早就想不起来了。


                      74楼2018-02-25 09:08
                      回复
                        佛菩萨让学佛的人心包太虚啊,
                        就是心里能够包容虚空法界。
                        这个世界整个全部是虚空的,全是假的,而学佛人的心里全部能够包容进去,这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伟大啊!
                        -------BHFF4.27
                        能够不生法忍,就是无生法忍。
                        实际上就是慈悲忍辱的力量。
                        他讲我,我不理他,我一忍辱,我的力量就大了。举个例子,人家在背后讲你,你照样谈笑风生,对方就没办法了。
                        ---BHFF4.27


                        75楼2018-02-28 09:18
                        回复
                          佛言佛语人不能活在痛苦当中,要学佛,想消灾解难,人就要念经,想脱离烦恼,就要放生、许愿,能够让别人幸福的人,自己一定是最幸福的人。


                          76楼2018-03-02 16:11
                          回复
                            在佛菩萨面前,我们习惯于求福,却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益。我们说信佛、其实是信因果。想要得福报、就要种福因;想要离苦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都取决于你自己。所以说:求佛、不如学佛。学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南无阿弥陀佛!


                            77楼2018-03-03 11:13
                            回复
                              2025-07-26 09:2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解决我们人生烦恼的金钥匙是什么?
                              佛法是解决现代人生的困难,佛法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解决我们现在人生烦恼的金钥匙。佛法教导我们:
                              知人不必言尽,留一些口德。你知道别人的过错也好,知道别人的事情也好,不必什么都讲光,要留一些口德。
                              责人不必苛尽,留一些肚量。当你指责别人的时候,不要把人家骂到底,要留一些度量。
                              夸耀不必傲尽,留一些修养。夸耀自己、夸耀别人,都不必骄傲,要留一些内心的修养。
                              锋芒不必露尽,留一些内涵。
                              有功不必邀尽,留一些谦让。有功也不要去邀功全部邀回来,要留一些谦让。
                              得理不必争尽,留一些宽容。得理要饶人。
                              得宠不必横尽,留一些后路。很多人得宠了,就拼命去挤压别人,要给自己留一些后路。
                              气势不必倚尽,留一些退路。
                              富贵不必享尽,留一些后福。
                              学佛就是要增长智慧,佛法是解决人生难题的法,是哲学,是教育。佛陀说,我们在人间学佛做人,其实就是学智慧般若。好好的在人间把自己的一切都改变,能够让自己改变的人就是未来的学佛人。


                              78楼2018-03-04 1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