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形声字并非汉字独有】2015年元宵节,杭州西溪街道侨眷联欢时,我的一位知音钱宗浚(从城市规划岗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为了支持我的英文单词中有“部首”的研究,特地赠送了笔名苏三的著作《汉字起源新解》给我。苏三的籍贯是河南嵩山(父亲姓名:徐三成),她具有英语与经济学双学位,在北京执教《英语》长达10载,并有在外企工作的经历。退休后曾到过20多个国家考察,并且从事“古代文明发展”的研究。
可喜的是苏三经过对埃及与以色列文明的实地考察指出:“形声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组成的字,其中部分表音,另外一部分表意。古埃及文字以及一些楔形文字多属于此类”。苏三在早几年题为《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著作在也曾写道“埃及的象形文字是既表音也表意的,这与中国古代文字有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形声字并非汉字独有,其他民族在古代也有形声文字。
她的论断有力地支持了我和第二作者在2011年出版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一书的第三章中关于英文单词中的 “部首” 的论述。
可喜的是苏三经过对埃及与以色列文明的实地考察指出:“形声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组成的字,其中部分表音,另外一部分表意。古埃及文字以及一些楔形文字多属于此类”。苏三在早几年题为《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著作在也曾写道“埃及的象形文字是既表音也表意的,这与中国古代文字有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形声字并非汉字独有,其他民族在古代也有形声文字。
她的论断有力地支持了我和第二作者在2011年出版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一书的第三章中关于英文单词中的 “部首” 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