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06,281贴子:41,827,623

回复:【聊聊考研的道】全面回顾一年考研历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英语4】
完型填空1:
之前看了很多的辅导班视频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他们对这个题的态度基本就是放弃,或者是调两个最简单的选上,然后其他全选跟这两个答案不一样的,这样就能至少得到4分了。
有现象我习惯去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放弃完型呢?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因为20个空总分才10分,也就是一个空才0.5分,所以绝对不值得花太多时间死磕。可是现实是什么样的呢?完型总分是10分,和一个阅读理解的分值是一样的,而且我经过多次实际验证,做完一整个完型填空的时间也是15分钟左右,跟一个阅读的所花的时间是一样一样的。那我就更不明白了,这么简单道理为什么就那么多人选择听别人的呢?这样不经思考的去准备又有什么效率可谈呢?


IP属地:北京38楼2015-03-29 21:32
收起回复
    完形填空2:
    而今天的考研英语试题简直是为了回报我这种学生的,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大家习惯性忽视的完型出的简单的。我觉得我应该拿了8分左右,相比于随便做做的同学,我已经赚了。算一下效费比的话,我花同样的时间在阅读上也不能保证自己拿8分,实际上完型反而间接提高了我的成绩。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还请大家多多思考。


    IP属地:北京39楼2015-03-29 21:39
    收起回复
      2025-05-14 02:54:28
      广告
      【英语5】
      翻译1:
      翻译的话,不建议针对翻译的专门复习,因为如果你前期精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好好的分析每一个句子,并且每做一篇阅读都能记录一个句子的话,相信翻译的分数不会低。翻译共5题,每个两分,其中以长句居多,每个句子会有四个得分点,只要得分点翻译正确就给分。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实在翻译不出来就挑会的翻译。如果只有3个得分点的话那句子整体的连贯性也能占0.5分。
      阅读的王位之所以是王位就是因为看起来做的是阅读,但能基本涵盖所有题型了。所以,精做1篇优于粗做5篇。


      IP属地:北京40楼2015-03-29 21:52
      收起回复
        休息了,明天更。


        IP属地:北京41楼2015-03-29 21:54
        回复
          【政治】
          1、
          今天说说政治吧,说实在的,我是从11月份准备政治的,最后考了60分,结合今年天津地区变态的政治压分,我觉得考的还算可以。
          那么就有童鞋问了,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的?这也是我今天主要要跟大家分享的经验。如果你恰好前期准备不充分,如果你恰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政治,或者你又恰好觉得看到政治就头大的话。那,不妨试试我的方法。我对我的方法的总结就是——高效,而这也是考研学生里最缺的一个特点。
          当然,前期我肯定也走过不少弯路啦,我是个懒人,看到整段整段的我就不想背,那没办法了,只能寻求新出路了,跟大家一样去背的话我会被自己玩坏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很爱思考的人,坚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且肯定有适合自己的办法。经过大概一个星期的摸索吧,最后思考出来的结果就是——填空化。没错,你没有看错,只有这三个字。


          IP属地:北京42楼2015-03-30 18:00
          收起回复
            【政治】
            2:、
            相信聪明的同学一看就懂了,填空化,顾名思义,就是不管单选多选还是大题,把全部的知识点放在抠好空的题干里,然后接下来不断的去做填空题。比如一个大题,如果背参考答案的话那基本就是半页纸了,你花一个小时背一道题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大题那么多,总不能碰到一个背一个吧。这就体现出填空化后记忆的优势了。一可以选择和大题统一记忆,你背的选择题知识点同时也是大题的知识点;二就是速度快,别人背默一道大题的时间足够你复习几十个空了;三就是不容易遗忘,基本背会之后快速复习个3遍左右就掌握了。
            那还有同学问,背知识点应付选择题还行,大题肿么办呀?哈,如果你把每个题材的骨干都答出来了,还怕他不给分吗。其实大家看一下肖8或者肖4的模拟题的大题参考答案就知道了,基本骨干占的字数在30-40%,剩下全是废话。要是您非得背那些废话,我也不拦着。模拟题的参考答案更多的是告诉我怎么说废话以至于不显得字数太少,学会了上面说废话的大体套路,再结合最最关键的骨干知识点,足矣。


            IP属地:北京43楼2015-03-30 19:17
            收起回复
              【政治】
              3、参考书以及使用
              大纲嘛,别买。当然不是说大纲不好,而恰恰是因为太好了,里面知识点应有尽有,巨细无遗。可是我们广大考研兔是去考研的呀,不是去做研究的。面对500多页全是文字又大话连篇的书,除非此人对政治有超乎常人的热爱,要不是看不完的。你就是按照书调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一下估计都会超过两个月。所以,慎入。当然了,我只是建议,如果你觉得每道选择题每个知识点都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纲还是有用的。大纲之于试题就像字典之于写作,想写出好的文章,是完全没有必要把字典看一遍的。
              我今年用到的资料只有3个。肖秀荣1000题,肖8卷,肖4卷。1000题做了两遍,大概总结出120个填空题。肖8和肖4加起来总结了不到80个填空题。也就是说我把整个考研政治全都浓缩到这不到200个填空题里了。背200个填空题,应该不难吧?


              IP属地:北京44楼2015-03-30 19:29
              收起回复
                后面我还会很详细的说一些心理历程,欢迎有不懂或疑惑或三观不全的同学留言提问啊


                IP属地:北京46楼2015-03-30 19:40
                收起回复
                  2025-05-14 02:48:28
                  广告
                  本人爱思考一些问题,也喜欢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并且好多都随手记下来了,平时也读一些哲学书。备研期间也写了好几万字的东西,以后有机会的话会放出来请大家评鉴的


                  IP属地:北京47楼2015-03-30 19:45
                  收起回复

                    这是俺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拿出来让大家见笑了。


                    IP属地:北京48楼2015-03-30 19:46
                    收起回复
                      哈哈,谢谢吧主加精。第一次写东西就给与这么大鼓励,好开心呀。


                      IP属地:北京49楼2015-03-30 19:50
                      回复
                        【方法篇】
                        1、
                        有好几位童鞋都问了数学的问题,虽然我的大学数学学习经历止步于大一上学期,但毕竟在高中时也是学过几年数学滴,高考也是130左右吧。我就说说我对复习还有学习的体会吧。
                        首先,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有的学生复习的时候每天在自习室坐十几个小时,甚至吃饭都不舍得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超级超级大学霸,可最后还是考不上?为什么有时候感觉有的同学玩着玩着就考上了?很多人都把这归为运气好或者运气差,其实最大的差别是在效率上的。也就是说效率高的人复习1个小时可能比效率低的人3个小时的收获还大。一般人基本提到这一点就打住了,基本都会让你提高效率啊,抓紧时间啊,说一堆空话。可是效率怎么提高,怎样做到通吃,这才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也是这篇经验贴的核心思想。不过我可以断言,效率低的人肯定是不爱思考的人,别人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让背什么就背什么,恨不得把数学题典的每一道题都背下来,总结起来就是刻苦有余心智不够。


                        IP属地:北京56楼2015-03-31 08:15
                        收起回复
                          【方法篇】
                          2、
                          刚开始有这种想法是在高中,老师们都说勤能补拙,你信吗?刚开始我信,后来就不信了。因为我见到了太多太多非常刻苦非常踏实的同学,他们付出的时间要高出常人很多,课间也不出去玩,吃饭都是跑着去。可是这样几年下来成绩还是不见的提高很多。碰到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直到有次我的同桌也是这样一种类型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这哪是学习啊,这就是浪费生命啊。一套卷子,除开会做的以及失误的,其它的基本原地踏步。也就是说别看他每天都做一套试题,可是每套试题上都只会做已经掌握的类型。这也是有很多高考复读的学生二战甚至三战都一点没有进步的原因——总认为勤能补拙。太相信一个真理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谬论了,拿相信“勤能补拙”这个来讲吧,比较认可这个道理的人首先不会特别懒,要不他也不会信;其次就是关键了,他已经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拙”了,所以遇到问题就归为自己不够“勤”,慢慢的这个恶性循环越来越大,等到脑袋已经被自己灌死的时候再谈什么效率就是胡扯了。
                          上面说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要多总结,多归纳,多思考,不要原地踏步。数学再难总是要分为几大类不,解题方法再多也是有数的不?如果你能集百家之所成,一种类型的题目总结出一套方法,加起来估计也不会超过100种吧。把自己往题海里跳跟自杀有什么区别呢?


                          IP属地:北京57楼2015-03-31 08:33
                          收起回复
                            写了15分钟的方法篇2被删了,


                            IP属地:北京58楼2015-03-31 08:35
                            收起回复
                              2025-05-14 02:42:28
                              广告
                              与本中心无关的回帖或水贴我都删了,给大家留一片净土。


                              IP属地:北京61楼2015-03-31 16: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