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是RMJ S13 Tomahawk。外形相当炫酷,但并不适合城市YY派购买—实在是有那么点糙。因为钢板尺寸大,厚度也大,它使用了模具冲压的方式成形。这一冲,导致钢材表面留下了很多细小的坑洼。但是它做工不好只影响观感,对于性能完全没有影响。
斧子长大概41cm,重730克,重心位于橡胶手柄和钢板的交界处。采用4140钢分段热处理,斧头斧柄为一体龙骨全包覆硬橡胶手柄。斧刃大概长8cm还有一段约5cm的倒钩刃用于扩大劈砍口,尾部尾帽带有攻击锥。斧钉为几何造型,并不十分尖锐。尾帽可以拆卸,里面有一小段空间用于容纳磨石。整体上了黑色涂层,仅有刃口部分留白。带K鞘,非常紧,不容易拔出。
作为定位上讲绝非把玩收藏的斧子,这把RMJ虽然做工颇不讲究(当然啦,不像Strider那种做工差到影响性能的地步),但是在手感、外形设计,选材,后期处理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手感角度,这个3D数控雕刻纹路的加强橡胶手柄握感非常良好,解决了贴片式一体龙骨总是不可避免的龙骨与贴片微微错位导致硌手的问题。同时重心处理合理,挥舞流畅而不觉得沉重。
从材料角度,4140钢做斧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作为中碳锰钢,它刃区硬度可以达到58(实际上我觉得稍微还是有那么点高);而采用了分段热处理之后柄的硬度估计在52左右。这样的方式用在刀上很常见,现代刀具用它的代表是Mad Dog;但是实际上疯狗的这个处理经常引起很大争议,在暴力测试中曾经出现过横向受力时刃区破碎成数截的情况。我记得当时用的是一把MD的p-ATAK吧,在斜向负重实验中刀刃部分崩碎了。很明显,在横向受力这一点上斧头的构型要比刀承受能力大得多,所以刃区碎裂这种情况的耐受能力也要好很多。在克服了分段热处理带来的问题—韧性不一,导致刀刃强化部分脆弱-的同时,RMJ斧头充分享受了分段热处理带来的优势,也就是说它在斧刃保持性较高的同时,斧柄韧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这样,在一些典型的暴力测试比如说汽车轮碾压斜向受力的时候,作为主要承重物的斧柄部分会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
另外说一下这个鞘。用的是K鞘,非常难以拔出和收纳。这么做的原因据说是为了保证在战场复杂环境下,呈斧头朝下的腋下携行状态时,任何的颠簸,跑动和翻滚都不能让斧头意外脱出斧鞘。后来发现拉拽斧鞘上的固定用系带能够给出鞘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收纳的时候,还是很头疼…





斧子长大概41cm,重730克,重心位于橡胶手柄和钢板的交界处。采用4140钢分段热处理,斧头斧柄为一体龙骨全包覆硬橡胶手柄。斧刃大概长8cm还有一段约5cm的倒钩刃用于扩大劈砍口,尾部尾帽带有攻击锥。斧钉为几何造型,并不十分尖锐。尾帽可以拆卸,里面有一小段空间用于容纳磨石。整体上了黑色涂层,仅有刃口部分留白。带K鞘,非常紧,不容易拔出。
作为定位上讲绝非把玩收藏的斧子,这把RMJ虽然做工颇不讲究(当然啦,不像Strider那种做工差到影响性能的地步),但是在手感、外形设计,选材,后期处理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手感角度,这个3D数控雕刻纹路的加强橡胶手柄握感非常良好,解决了贴片式一体龙骨总是不可避免的龙骨与贴片微微错位导致硌手的问题。同时重心处理合理,挥舞流畅而不觉得沉重。
从材料角度,4140钢做斧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作为中碳锰钢,它刃区硬度可以达到58(实际上我觉得稍微还是有那么点高);而采用了分段热处理之后柄的硬度估计在52左右。这样的方式用在刀上很常见,现代刀具用它的代表是Mad Dog;但是实际上疯狗的这个处理经常引起很大争议,在暴力测试中曾经出现过横向受力时刃区破碎成数截的情况。我记得当时用的是一把MD的p-ATAK吧,在斜向负重实验中刀刃部分崩碎了。很明显,在横向受力这一点上斧头的构型要比刀承受能力大得多,所以刃区碎裂这种情况的耐受能力也要好很多。在克服了分段热处理带来的问题—韧性不一,导致刀刃强化部分脆弱-的同时,RMJ斧头充分享受了分段热处理带来的优势,也就是说它在斧刃保持性较高的同时,斧柄韧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这样,在一些典型的暴力测试比如说汽车轮碾压斜向受力的时候,作为主要承重物的斧柄部分会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
另外说一下这个鞘。用的是K鞘,非常难以拔出和收纳。这么做的原因据说是为了保证在战场复杂环境下,呈斧头朝下的腋下携行状态时,任何的颠簸,跑动和翻滚都不能让斧头意外脱出斧鞘。后来发现拉拽斧鞘上的固定用系带能够给出鞘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收纳的时候,还是很头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