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9,130贴子:26,936,289

【原创】 150504由一本小说说开去––––论主旋律文艺工作者的现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的现阶段主流媒体生态––––最浓重的黑暗,最混乱的夜,但黎明的预告似乎已经出现。
《赤色黎明》,一部在当今中国网文领域特立独行的唯一存在,似乎与现在在漫画领域流行某部作品遥相呼应(你懂得),预示中国文艺领域的一个大潮流。
而潮流的具体方向,我相信是一定和将来中国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相称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04 18:54回复
    同时,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象征意义所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04 18:57
    收起回复
      所谓主旋律,除开官媒的例行公事和应有之意,后三十年以来,就文艺战线而言,每况愈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各种沉渣泛起,各色奇葩登台。而主旋律或价值体系,苦苦抵御外来冲击尚且力不从心,更枉论输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04 18:58
      收起回复
        当前大略的现实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无论官方还是坊间,无论对官媒渠道还是文艺领域,我等大多都是怒其不争。甚至作为一个以宣传工作发家的政党,手握全国的宣传机器,我们最多甚至都不是主要抨击其舆论控制和新闻审查,而是哀其不幸,“奈何中宣战五渣”的感叹,以至于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04 19:00
        收起回复
          第一次与楼主这样贴近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5-04 19:03
          收起回复
            如此态势,原因固然有许多,要论要驳恐怕也能集结成书。但是究其根本,用咱们要宣扬和输出的主旋律,咱们的价值观来判断才是正理。先不论高下对错,倘若自己都不信,还输出个甚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04 19:04
            收起回复
              速度,刚看完这个小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04 19:05
              收起回复
                《赤色黎明》是我第一次对共产主义充满了信心。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5-05-04 19:05
                收起回复
                  不是我们没有打胜仗,而是我们败给了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5-05-04 19:06
                  收起回复
                    1,矛盾论,矛盾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论在官方的最新理论论述便是当前社会时期的首要矛盾——落后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在文艺领域和宣传领域上便更加突出:
                    首先,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社会物质基础的局限,直接影响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
                    其次,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和消费同时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主观性等特殊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04 19:06
                    收起回复
                      2,事物的两面性,联系,发展的观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生产力快速提高,在文宣领域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现象:
                      一方面,跨越性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是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对需求导向产生剧烈冲击和影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5-04 19:12
                      收起回复
                        但是现在的状况有望在有限的未来得以改观––––主旋律的凯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5-04 19:13
                        收起回复
                          (1)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5-04 19:14
                          回复
                            如若不谈意识形态,只看客观事实。前三十年,可能对于现在的主流LKER比较陌生,但不一定要亲历,与长辈闲谈,查阅些资料,感受下作品,不难发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5-04 19:22
                            收起回复
                              主要就电影而言,(电视的普及在八十年代)作为主旋律中的战斗机,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是弘扬主旋律的利器,想想王师的形象便知。而五六十年代的战争题材影片,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奇袭》《小兵张嘎》《上甘岭》《南征北战》《大决战》等各种“战”,不仅仅是名字唬人,而且的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片。而那时解放军的光辉形象比之现今好莱坞的王师,高出太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5-04 19: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