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质疑】关于“出土齐胸襦裙”的神秘传说
最近两年,时不时的听到齐胸襦裙出土,实际结构应该是如何如何的消息。
可惜这个消息来源于实在是欠推敲,既没有哪个文博部门的报告,也没有哪个新闻媒体的报道,只是在部分汉服复兴者和民间服饰史爱好者中间传来传去。
这个消息呢,我之前也没过于在意,但是这两天,这个消息换了个版本又在传播,于是我好好地思考了下。
但是越想越不对劲,很难通过逻辑推敲,因为它有如下两大疑点:发掘者神秘、研究者集体失明。
1、发掘者神秘
不仅是发掘内容神秘“不能公布”,就连发掘者是谁(发掘地点、发掘单位、保管单位)都一概保密。
这个消息的源头,也就是那位“服饰界的知名人士”,我和我的几位朋友都认识他,也都和他交流过。他总是说什么保密制度,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有时候又说是另一位博物馆的“砖家”告诉他的。
我们在文博界的朋友不少,其中国家级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的都有,从来没听过有什么规章制度说保密不公开发掘情况。
如果是唐代丝绸服饰,这么重大的发现,早就炸开花了,都是世界级新闻了!
当然,假若是一个很小的县级博物馆、考古队发掘,倒是有可能不重视,没上新闻之类的。但不至于故意“保密”。
我国的现行制度,重大考古发现肯定出报告的,还争取上当年的《考古10大发现》报告,然后从地市博物馆到下面的考古队都向国家要拨款、分点奖金什么的,领导和员工们皆大欢喜,你以为哪个单位傻啊?还藏着掖着??
现在不要说“文物”的照片或者详细文字描述,连哪个文保单位参与发掘、保管都不能说,连具体哪个县发生的事情都不能透露,还西北(这个故事我听到好多次了,一会是河南,一会是陕西,一会是西北),这就夸张了!
这个“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请问这是中国的文保单位发现了唐代服饰呢?还是美国中情局发现了外星人?
2、研究者集体失明
如果说不是“保密”,而是没有引起重视的话,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各个不同的故事版本中,有时是“服饰界的知名人士”亲自见到了文物资料,然后就像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一样,把消息传递给了我们。
有时候,则是比这位“知名人士”更牛的人——他的一位同事——“有特殊贡献的服饰专家”向他透露,然后他再转达给我们的。真是辛苦啊!真是感动啊!
我不禁要问一句,请问这位“有特殊贡献的服饰专家”是谁?
他是孙机还是周锡保?是黄能馥还是陈娟娟?是赵丰还是包铭新?亦或是去过无数出土了服饰发掘现场的高春明?
孙机、周锡保、黄能馥、陈娟娟、赵丰、包铭新、高春明......这些中国织染服饰史界顶级的学者,哪一个不比你获取信息的渠道来得广来得快?哪一个不是嗅觉灵敏,对这种信息如饥似渴?
为什么他们却在这种重大发现面前集体性失明?
我等业余爱好者了解不到的信息,这些各个高校的学术骨干,这些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筹建者、中国古代丝绸文物复制中心的筹建者也都统统错过了?
《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中国染织服饰史图像导读》、《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各个版本的《中国服饰史》,这些书籍的编撰者都是吃干饭的?都是瞎子聋子?
如果说书籍更新慢,那么核心期刊呢?课题组呢?
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学者就此发布研究成果?为什么这些高校的教授们、各大复原研究机构的学者们,不就此搞个课题,顺便申请点研究经费花花?这等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愣是没人做,真是奇哉怪也啊!
最近两年,时不时的听到齐胸襦裙出土,实际结构应该是如何如何的消息。
可惜这个消息来源于实在是欠推敲,既没有哪个文博部门的报告,也没有哪个新闻媒体的报道,只是在部分汉服复兴者和民间服饰史爱好者中间传来传去。
这个消息呢,我之前也没过于在意,但是这两天,这个消息换了个版本又在传播,于是我好好地思考了下。
但是越想越不对劲,很难通过逻辑推敲,因为它有如下两大疑点:发掘者神秘、研究者集体失明。
1、发掘者神秘
不仅是发掘内容神秘“不能公布”,就连发掘者是谁(发掘地点、发掘单位、保管单位)都一概保密。
这个消息的源头,也就是那位“服饰界的知名人士”,我和我的几位朋友都认识他,也都和他交流过。他总是说什么保密制度,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有时候又说是另一位博物馆的“砖家”告诉他的。
我们在文博界的朋友不少,其中国家级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的都有,从来没听过有什么规章制度说保密不公开发掘情况。
如果是唐代丝绸服饰,这么重大的发现,早就炸开花了,都是世界级新闻了!
当然,假若是一个很小的县级博物馆、考古队发掘,倒是有可能不重视,没上新闻之类的。但不至于故意“保密”。
我国的现行制度,重大考古发现肯定出报告的,还争取上当年的《考古10大发现》报告,然后从地市博物馆到下面的考古队都向国家要拨款、分点奖金什么的,领导和员工们皆大欢喜,你以为哪个单位傻啊?还藏着掖着??
现在不要说“文物”的照片或者详细文字描述,连哪个文保单位参与发掘、保管都不能说,连具体哪个县发生的事情都不能透露,还西北(这个故事我听到好多次了,一会是河南,一会是陕西,一会是西北),这就夸张了!
这个“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请问这是中国的文保单位发现了唐代服饰呢?还是美国中情局发现了外星人?
2、研究者集体失明
如果说不是“保密”,而是没有引起重视的话,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各个不同的故事版本中,有时是“服饰界的知名人士”亲自见到了文物资料,然后就像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一样,把消息传递给了我们。
有时候,则是比这位“知名人士”更牛的人——他的一位同事——“有特殊贡献的服饰专家”向他透露,然后他再转达给我们的。真是辛苦啊!真是感动啊!
我不禁要问一句,请问这位“有特殊贡献的服饰专家”是谁?
他是孙机还是周锡保?是黄能馥还是陈娟娟?是赵丰还是包铭新?亦或是去过无数出土了服饰发掘现场的高春明?
孙机、周锡保、黄能馥、陈娟娟、赵丰、包铭新、高春明......这些中国织染服饰史界顶级的学者,哪一个不比你获取信息的渠道来得广来得快?哪一个不是嗅觉灵敏,对这种信息如饥似渴?
为什么他们却在这种重大发现面前集体性失明?
我等业余爱好者了解不到的信息,这些各个高校的学术骨干,这些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筹建者、中国古代丝绸文物复制中心的筹建者也都统统错过了?
《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中国染织服饰史图像导读》、《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各个版本的《中国服饰史》,这些书籍的编撰者都是吃干饭的?都是瞎子聋子?
如果说书籍更新慢,那么核心期刊呢?课题组呢?
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学者就此发布研究成果?为什么这些高校的教授们、各大复原研究机构的学者们,不就此搞个课题,顺便申请点研究经费花花?这等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愣是没人做,真是奇哉怪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