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云堂吧 关注:2贴子:188
  • 9回复贴,共1

5万存62年只能兑换50元!银行的算法竟如此坑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 万元存入银行,存了62年后想取出,却被告知连本带息只能取50元。80多岁的徐老太无法接受,一怒之下砸坏了位于昆明威远街的中国人民银行云南分行的玻 璃门,并坐在大门口迟迟不愿离去。原来,徐老太1953年到银行存入5万元钱,现在想把钱取出来,却被告知,当时存入的是第一代人民币,5万元只相当于后 来的5元钱,所以到现在连本带息只能兑20多元。


1楼2015-08-27 16:42回复
    徐老太说:为这5万元讨了10多年说法
    20日下午4点多,小南门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昆明威远街有人砸坏了银行的玻璃。随后民警赶到现场,银行的玻璃门被砸出了一个口子,80多岁的徐老太坐在地上,口中还不停地说着什么。
    徐老太承认,银行玻璃门是她砸的,因为银行欠了她5万元钱。“我1953年存入银行5万元钱,到现在却只能兑50元,这算怎么回事嘛?”徐老太说,从2001年至今,为了这5万元的存单,她多次找各级银行讨说法。
    老人手里的存单上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定额存单,人民币五万元”等字样,背后还盖有红色的印章。她手里还有一份材料是银监局的答复,表示已收到关于存单的兑付 问题,请她联系某银行云南省分行按要求兑付。另一份文件盖有中国人民银行官渡区支行的印章,表示相关业务交由该银行关上支行办理。
    “银行该兑我多少,这上面定了的,如何存款,如何取款,就按照这个来。”徐老太说,银行只愿意兑给她50元,她觉得不合理。


    2楼2015-08-27 16:44
    回复
      2025-07-26 23:06: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专家说:1953年5万元能买到20公斤大米
      云南社会学者赵立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通货膨胀很厉害,国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面值也很大,最大面值为5万元。1953年,在昆明,5万元可以买到2只 鸡或是20公斤大米。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多元钱。1955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最大面值为100元,按后来的折合比率来算,1953年的5万元, 相当于后来的5元。“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5元的购买力也是很强的。”
      1953年的5万元存到现在为什么只能兑换20多元?针对徐老太的情况,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秘书长赵良介绍:“银行应是根据相关的方程式来计算,而不是根据5万元的购买力来计算。”


      3楼2015-08-27 16:44
      回复
        银行回应:当时5万元相当于现在的5元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徐老太的这张存单是真实有效的,也已经交由支行办理。不过,1953年的人民币是第一套人民币,最大面额为5万元。1955年,第二套人 民币发行,和第一套人民币的折合比率达万倍。也就是说,徐奶奶持有的5万元存单,相当于后来的5元人民币。但当时的银行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大约只有一两厘 的利息。经银行核算,徐奶奶的存单连本带利就只能兑换20多元。银行表示让徐老太支取50元,但徐老太不同意。
        一名在银行工作的职员介绍,从1953年起,60多年间,银行存款的利率和货币的价值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计算起来比较复杂。“银行是经过相应计算的,具体的我也计算不来。”


        4楼2015-08-27 16:45
        回复
          照这么说,是不是徐老太当时欠银行5万元,过了62年就可以只还50元了?


          5楼2015-08-27 16:46
          回复
            在2012年,宁波市民杨先生被一张透支额度仅0.01元的信用卡坑了:因当初卡上欠了5分钱,5年下来超限费、滞纳金、利息累计产生的息费达到了694.96元。更让他感到冤枉的是,这笔欠款让他被列入了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不良信用名单。
            于是,微博上的一个段子诞生了:你欠银行5分钱,5年后滚雪球至694元;你存银行5分钱,在不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情况下,想让它变成694元,需要2650年。


            6楼2015-08-27 16:46
            回复
              同样是存款欠钱,反差竟是如此之大!这不禁让很多老百姓思考:银行到底是干嘛的?这不是在正大光明的抢劫吗?我们到底还要不要把钱存在银行了?还要不要向银行贷款了?
              如果银行老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拖赖老百姓的钱财,那么徐老太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老百姓还敢相信银行吗?还敢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进银行吗?


              7楼2015-08-27 16:47
              回复
                在老一辈的人观念中,将钱存进银行是一件非常稳妥的事,不仅不会亏,还会有一定的利息。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银行的安全性暂且不说,那点利息收益实在少得可怜!现在随随便便一个理财产品的利息都比银行高,甚至有些年化收益率达到16%,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好好想想,存钱在银行,万一发生通货膨胀(近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那么今年存进银行10000块,明年取出来就只能买当时9000块的东西了,要是再存久一点,岂不是第二个徐老太了?


                8楼2015-08-27 16:47
                回复
                  2025-07-26 23:0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人算了一笔账,30年前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当然不是说变成这么多钱,而是其购买力。但是如果把钱存进银行,采取五年定期滚动定存,加上保值补贴,到现在也难超10万元!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呵!
                  终于明白为什么余额宝当初出来之后深受众多老百姓喜爱的原因:投资理财比定存银行划算太多太多……


                  9楼2015-08-27 16:49
                  回复
                    啊!多么痛的领悟!


                    10楼2015-08-27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