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本吧头图、背景、导航顶部以及页面右侧信息由第三方提供,可能存在广告,请您仔细甄别。
晓松奇谈吧
关注:151,423贴子:1,185,785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1日漏签0天
  • 看贴
  • 图片
    0
  • 视频
    0
  • 精品
    0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晓松奇谈吧
>0< 加载中...

周濂:当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知识分子的“不务正业”
晚年的爱因斯坦和晚年的罗素一样“不务正业”,他品评时政指点江山四面出击,他写牛顿写开普勒写居里夫人写圣雄甘地, 他探讨黑人问题犹太人问题,他反对核武器主张世界政府,当然, 他也绝不会放过公共知识分子最爱谈论的那个话题——批判资本主义。
在1949 年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中,爱因斯坦抨击资本主义过度的竞争意识以及对掠夺性成功的顶礼膜拜, 认为若想消除资本主义对个人的摧残,就必须用社会主义经济取而代之。这篇短文引来各种非议,根据理查德·A. 波斯纳在《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的说法,直到1970 年仍有经济学家撰文痛批“该文质量低下”。波斯纳把爱因斯坦当成专业化时代里“既聪明又愚蠢”的学者典范:聪明自不待言,拜托,他可是爱因斯坦!至于愚蠢,波斯纳的意思是,即便伟大如爱因斯坦,对经济问题也可能不甚了了,一旦由于过度自信而贸然越界发言, 往往就成了“砖家”而不是专家。
出于好奇,我搜到了那篇1970 年发表的批判文章,标题是“Radical Economics in America: A 1970 Survey”,结果让人哑然, 作者只用了短短三句话评论爱因斯坦,没有任何的文本分析,所谓的“质量低下”,更像是专业人士对非专业人士的傲慢指责以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成见。反观爱因斯坦,虽然在《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天真地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助于社会产品的公正分配,但是公允地说,他的越界发言远谈不上愚蠢,至少,他还不忘提醒人们注意:“计划经济还不是社会主义。这种计划经济也可能同时带来对个人彻底的奴役。”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的权威也是公共知识分子。所谓公共知识子,按波斯纳的说法,就是依托其智识资源,面向受过教育的广大社会公众,就涉及政治或意识形态维度的问题发表高见之人。由此看来,公共知识分子的本义就包含了越界发言,如果物理学家只准谈物理,经济学家只准谈经济,文学家只准谈风花和雪月,那就无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可见,越界本身不是问题,越界的方式、程度以及效果才是问题。
在所有越界发言的公共知识分子中,爱因斯坦的苏联同行、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最让人神往。1968 年,在“布拉格之春”的影响下,萨哈罗夫发表文章《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见解》,指出:“在现代社会里,思想自由面临着三种威胁:一种是来自蓄意制造的通俗文化麻醉剂,一种来自胆小、自私的庸俗的意识形态,第三种来自官僚独裁者的僵化的教条主义及它的得意武器——思想检查制度。因此,思想自由要求保护一切有思想的诚实的人。”
除了维护思想自由,这位苏联氢弹之父还热衷于反核运动, 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抨击苏联入侵阿富汗。1975 年,萨哈罗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金,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描述:“萨哈罗夫……对精神自由的勇敢捍卫,他的大公无私以及强烈的人道主义信念,使他成为一个人类良心的代言人。”


2025-07-21 01:47:04
广告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篇博文的宗旨可以一言以蔽之为“破除迷信”! 什么叫作“迷信”?迷信就是“错误地相信某物是高贵的、超俗的,或者崇高的”。而破除迷信的方式就是把“看似高等的东西”还原成“低等事物的一个特例”,具体来说,就是“在崇高中发现寻常,把神圣还原到平凡,或者证明高贵者并不值得尊敬”。
以“公知”为例,这篇博文试图传达的基本讯息是,你不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吗?错!你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满嘴自由民主实则蝇营狗苟一心只想攫取公共资源。你不是理性声音的传播者吗?错!“公知”的门槛很低,只要你活学活用公知速成手册, 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知”。这是一种剥落金身、裸露泥胎的暴力解释法,其目的是制造某种“刻板印象”, 用漫画的方式去迎合并坐实大众预期的“事实真相”。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想说的是,这通大棒虽然毫无章法可言,却也歪打正着地击中了一些要害,这种似是而非的准确性会让“被公知者”一方面有对号入座的忐忑和心虚,另一方面又有被污名化的愤懑与苦恼。
毋庸讳言,公共知识分子必须要为“公知”的污名化承担部分责任。专业分工的日趋精细,必然导致“知识的深度以牺牲其广度为代价”。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又没有深入事实细节的耐心,让某些公共知识分子习惯于停留在价值和规范的表面进行抗议,久而久之,这种被掏空了实质内容的老生常谈就会堕落成陈词滥调。如果公共知识分子的道德义愤和同情方向仅仅是由他们的意识形态所决定,那么迟早有一天人们会发现,除了掌握“对”和“错”的语义差别,他们对这个世界其实一无所知。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值得深思的是,在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的过程中,被冠以“公知”的多为自由派知识分子,而那些举着“公知”帽子四处乱扣的则要么是非自由派要么是草根大众。如果仅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某些“非公知”绝不比“公知”更少公共性;若从自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来看,某些“非公知”同样自认唯有自己才代表了客观、公正、理性与良知。
随着“公知”成为烫手的山芋,这个名词已然成为没有任何指称功能、只具有骂战和污名化作用的伪概念:非自由派的骂自由派是“公知”,自由派的反骂非自由派是“公知”,自由派内部在互骂“公知”,非自由派内部也在互骂“公知”,草根则说你们全家都是“公知”……这场乱战至今尘埃未定,但是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已经隐然可见那个地基尚未打好就已成为废墟的公共空间。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假借公共利益的名义来混淆视听,一定会有人根据政治正确性站队并打压异己。而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不是像摩西一样订立“十诫”带领众人走出埃及的先知,也不是“强化观众之预设、重申并满足观众复杂愿望”的媚俗者,而是“一次次地针对被视为不证自明的当然提出质疑, 打碎人们的精神习惯、行为模式以及思维方式,驱散人们熟悉而接受的观念,重新审视规则和制度”的人。身处利益纷争的时代, 公共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会被裹挟到利益的旋涡之中,但是与此同时,他们有足够的意志和理性往后退一步,尝试着去质疑政府的权威、大众的神话以及自我的公正。
常有人批评“公知”面目丑陋言辞乏味,只知坐而论道不懂起而行事,所有这些批评古已有之,也常常击中要害。但是另一方面我总是这样认为,每个人的性情、认知、职业、思想背景各个不同,只要目标一致,不管是“公知”还是非“公知”,不管是公民还是草民,你喊号子我抡锤子,你拆地基我运垃圾,都是在推动社会向好,相煎何太急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赛亚·伯林:人生俯仰动止所寄托的道德原则,须是我们依当下本有处境而实际凭倚的原则,而非我们根据或许有、可能有、应该有的情况而采取的原则。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雷蒙·阿隆: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的缺失毫不留情,但是最恶劣的罪行,只要假设所谓适当义理之名而行,他们却不假思索,于是宽谅。……在敏锐且光芒万丈的法国文化里,最令人丧气的是,那些本质上愚蠢的见解竟然可以获得这么高的威望。


2025-07-21 01:41:04
广告
  • jijiji1982a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某些时代,人和人之间如此迥异,以致普遍适用的法则对于他们竟成了无法理解的思想。在另一些时代里,只要将某一法则的朦胧轮廓远远地向人们展示,他们既能辨认并趋之若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晓松奇谈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