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菲斯特修女吧 关注:9贴子:1,706
  • 52回复贴,共1

话说在日漫中经常有这个桥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位女生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聪明伶俐,同样的相貌出众,也同样有着坚强的意志力。但为什么一个成为了众星捧月的女王蜂,而另一个却被孤立成边缘人物了呢?


IP属地:江苏1楼2015-10-20 09:13回复
    这种问题你也没弄懂么?
    我删掉的之前一个给你看的关于我的“庆祝帖”,你没看么?
    水与光 冰与火
    这是两个阶段。
    你觉得我呼叫你的那个帖子怎么样?你最近都没回复我的帖啊= =


    IP属地:湖北2楼2015-10-20 11:56
    收起回复
      2025-05-17 17:48:27
      广告
      妳的毛病在于:总是把事情想得天真
      第一次我屡次给你暗示,从你我认识以来,妳说要当修女,我说不要“太天真”,妳没听进去
      第二次你决定当修女,我找妳,妳早就“了无音讯”,等妳再出现的时候,对我说“生存问题都没搞清楚,何道可修”?
      第二次我同样告诫你:不要想得太天真,妳还是没有听进去。
      希望不要再有第三次。 不论是不是愚蠢,当妳觉得“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反正我没什么过人之处,只能靠我自己的理解来” 时,我总是在告诫妳“不要太天真”,妳却总是天真的考虑事情。


      IP属地:湖北8楼2016-07-22 17:57
      回复
        呵呵,今天来看终于有所眉目。相同的条件,却会有不平等的命运。世间的确是个万花筒,挺有意思。


        IP属地:江苏9楼2017-01-15 14:20
        收起回复
          再者,有些时候适当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我是指休整一下,审视一下这段时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我2014年不得不休整长达两年的时间正是如此。我也和妳说过,如果一条路自己觉得不保险,不是很有把握的话,那是非得重新严格检查一遍的。
          如果是普通的人生道路,妳觉得我需要审视什么吗?妳觉得我除了想尽方法赚到money以外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吗?
          正是因为我们的命运不是那么寻常,所以很多时候是不能像你想象的“骑着马儿往前死命冲”... 我不是一开始就不停的和妳谈论这个问题吗? 勇敢和鲁莽是两回事。
          也许妳没有到成熟的时候,我遇到妳的时候妳还在青春期,现在妳稍微懂了点社会上的东西。
          可妳依旧需要自己走自己的道路,我能帮妳的也就这么些,问题在于妳的态度,妳以为妳懂了我给妳讲的东西,其实妳没有懂。
          好吧。


          10楼2017-01-20 12:32
          回复
            有个游戏叫做《龙背上的骑兵3》不知你是否了解呢?


            IP属地:江苏11楼2017-01-23 09:43
            回复
              刚才的回复我删除了不少,因为我突然觉得妳不一定适合听我说那些话。
              我不知妳突然问我一款游戏是否有了解是何意?


              12楼2017-01-24 20:45
              回复
                因为它体现了一个东西。“神,女神或者什么救世主之类如果将临人间并不是什么美丽的愿景。而则是伴随着血光之灾。需要牺牲非常的东西,名望荣誉纯真甚至自我,到时都不值一提。


                IP属地:江苏13楼2017-02-05 23:01
                收起回复
                  2025-05-17 17:42:27
                  广告
                  日本儿童生活有一个显著的连续性联结其前期和后期,这就是取得伙伴的承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这一点,而不是绝对的道德标准,深深扎根于儿童心中。在儿童时代的前期,当他长大到会向母亲撒娇时,母亲就把他放在自己的床上睡觉,他就会计较自己与兄弟姐妹们所得点心的多少,以判断自己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他能敏感地察觉遭到冷淡,甚至会问姐姐:“你是不是最疼爱我?”在童年的后期,他日益要放弃个人的满足,其补偿是得到“世人”的赞许和接纳,其惩罚则是遭“世人”的讥笑。这当然是大多数文化对教育儿童所施加的压力。但在日本,这种压力则特别沉重。被“世人”抛弃,这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是母亲嘲弄威胁要丢弃他。因此,在他整个一生中,被伙伴排斥比挨打还要可怕。他对嘲笑和排斥的威胁异常敏感,即使仅浮现在脑中也感到可怕。实际上,由于日本社会很少可能保持秘密,“世间”对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几乎巨细皆知,如果不同意,就可能把他排斥掉,这绝不是主观想象。何况日本的房屋结构,薄薄的板壁既不隔音,白天又敞着。因此,没有能力修筑围墙和庭院的人家,私生活就完全亮在外面。
                    日本人使用的某些象征,有助于了解因儿童教养的不连续性而造成的两面性格。幼年期建立的一面是“不知耻的自我”。这使他们成年后不免常对镜自照,以窥测自己还保存多少儿时的天真。他们说,镜子“反映永恒的纯洁”,既不会培养虚荣心,也不会反映“妨我”,而是反映灵魂的深处。人会从中看到自己“不知耻的自我”。在镜子中,他把自己的眼睛看作是灵魂之“窗”,这有助于使他作为一个“不知耻的自我”而生活。他在镜子中看到理想的父母形象。据说颇有人为此而镜子不离身。甚至有人在佛坛上放一面特别的镜子,以静观自身,反省自己的灵魂。他“自己祭自己”’“自己拜自己”。这虽然不寻常,但并不费事。因为所有家庭的神龛上都放有镜子作为神器。战争期间,日本的广播电台曾特意播送过一首歌,赞扬几位女学生自己掏钱买一面镜子放在教室里;人们毫不认为这是虚荣心的表现。而说这是她们心灵深处重新焕发的,为沉毅的目标而献身的精神。对镜自照是一种测试精神高尚的外观活动。
                    在孩子心目中培植“观我”观念以前,日本人就已发生对镜子的感情。他们照镜时并未看见“观我”,但镜中所反映的自我恰如他们自己的童年时代一样,自然是善良的,无需用“耻”来开导。他们赋予镜子的这种象征性也成为自我修养以求“圆熟”的基础。在这种自我修养中,他们坚持不懈地消除“观我”,以求复归儿时的直率天真。
                    尽管幼儿期的特权生活对日本人有各种影响,但他们并不认为童年后期以耻感为道德基础的各种约束纯粹是剥夺特权。如前所述,自我牺牲是基督教的概念之一,日本人则常常攻击这种看法,否认所谓他们牺牲自己的观念。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也说是“自觉自愿”为“尽忠”、“尽孝”或为“情义”而死,并不认为属于自我牺牲的范畴。他们说,这样自愿死去正是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标。否则就是“犬死”,意思是无价值的死。在英语中,“dog'sdeath”是指穷愁潦倒而死,日本人不是这个意思。至于那些不甚极端的行为,在英语中也称作self—sacrificing(自我牺牲),日语中则属于“自重”范畴。“自重”常常意味着克制,克制与自重具有同等价值。大事业只有克制才能做到。美国人强调,自由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生活体验不同的日本人则认为仅此是不够的。他们认为克制才能使自我更有价值,这种观念是他们道德律的一个主要信条,否则,他们怎能控制那种充满冲动的危险的自我?这些冲动是有可能冲出来掐乱正常生活的!正如一位日本人所说:
                    “经年累月,漆坯上的漆层涂得越厚,作出来的漆器就越贵重。一个民族也同样如此。……人们讲到俄罗斯人时说:‘剥开俄罗斯人的外表,出现的是鞑靼人’;对于日本人,人们也可以说,‘剥掉日本人的外皮,除掉它的漆层,露出来的是海盗’。但请不要忘记:日本的漆是珍品,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它不是掩盖暇疵的涂料,没有丝毫杂质,至少与坯质同样精美。”


                  14楼2017-02-07 19:04
                  回复
                    自我就一定是危险的么?


                    IP属地:江苏15楼2017-02-07 23:44
                    收起回复
                      妳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才能认识妳的自我?
                      怎么认识妳自己是个大问题。
                      妳绝对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妳不能迎接妳的光明)
                      我谈了那么多关于现在我们整个人类遇到的问题(知识界的问题)
                      假如我们没有获得我们需要知道的正确认识、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世界观,我们势必继续昏暗下去决无任何光明可言。
                      荣誉(其实你自己也说了理解成虚荣无所谓)和虚荣已经差不多是一个东西了,现在的人类遇到的问题是可怕的没有理解事物的由来就拿来作生活的事物了。
                      下一步是全体的虚无化(虚无主义) 妳的名字很有趣:只知道享乐的物质主义和呆板乏味的知识分子都是不可取的,它们必将发展为下一步的虚无主义。
                      同样,有信仰的人也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 妳的名字真的很好,就是个虚无主义的代表。
                      怎么克服虚无主义的泥沼,需要自觉寻找光明。


                      17楼2017-02-08 19:42
                      收起回复
                        当然对于不同人价值可大可小。在古罗马角斗场里,一般的角斗士可能认为努力保住小命,尽力多活一天算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而对于那些角斗冠军来说,夺取对手生命已经毫无意义,而当对面观众起身鼓掌,整齐划一的呼唤着你的名字时候,这时就是人生意义个人价值最具象化的表达。此时此刻或许神也不过如此。


                        IP属地:江苏18楼2017-02-08 23:24
                        收起回复
                          其实我之前准备讨论一下妳的有趣的名字:梅菲斯特修女
                          1.只知道享乐 2.呆板乏味的知识(魔鬼)
                          3.基督教修女(无自我认知)
                          1. 2.+3.=梅菲斯特修女(三一式虚无主义者呵呵哈哈哈)


                          19楼2017-02-08 23:39
                          收起回复
                            梅姐,今年可以来见我吗?


                            IP属地:湖北20楼2021-06-15 21:26
                            回复
                              2025-05-17 17:36:27
                              广告
                              @布拉德哈利黑犬


                              IP属地:湖北21楼2021-08-25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