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雨城区,在青衣江北,沿江向东北延伸,海拔800多米的金凤山紧挨其北,使得这城区长有十四、五里,宽仅里许。听说金凤山上有金凤古寺,更因上金凤山的一处台阶有“西蜀天梯”之名,细雨中就到山较低又近城的金凤山去。
体育场边天梯路口站下了公交,找向山边,一会就见街道尽头,宽阔石阶依山而上,笔直伸入云雾之中,也不知它到底有多高。近前,见到台阶底部是一平台,正面有“西蜀天梯”四个大字,天梯石阶宽约8米,中间以铁栅栏隔开,两边雕花石栏护卫。拾级而上,有十多处平台,两边凸出,供人休憩。



回望山下,雨雾迷蒙,近在咫尺的江流不见丝毫踪影。信步上行,陛升达百余米后,面前山崖壁立,天梯左转90度,还有一百多步才到山背。站立山脊上,烟雨迷离,巿井远隐,江山缥缈,崖高树绿,雨中的金凤山,云遮雾罩,天梯近千级石阶直上,自有别样的壮美感觉。

沿山脊上行,穿览辉亭,过一片树林,金凤寺就在眼前。古寺初建于唐,殿堂并不高大,但柏、楠高挺,碑石古朴,门扇精致,名人题刻遒劲,处处显示千年古刹的兴盛。由于雅安是当年康藏进川门户,过往的藏僧活佛常驻留此寺,故寺内留有供奉藏佛的大殿。










金凤山,据说山如青鸾回旋,苍翠幽静,近旁有汉益州太守高頣墓阙,远处与金鸡雄关相接。山以形称,寺因山名。若遇上晴好日,金凤山上前可瞻雨城,江、桥、城、野尽收眼底;后可眺蒙顶,千仞高山、峰峦逶迤,今天我却没此眼福了。三圆亭内,有石级靠崖下行,一路走下,竹木葱郁,直到三环亭,己是公路边,离天梯脚不到一里。


吃了中饭,回到车站,雨己停。坐上去蒙顶山的小客车,老半天人不满,车不开〔后来知道上蒙顶山的正道是从东边名山区上,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班车。时间近二点,衣裤仍有些湿,不耐烦就下来买票动身回成都了。这样,此次旅行,始于蒙顶山的美名,最终却连它的影也没见着。但也说不上遗憾,世事本无常,不如意事常有,让蒙顶山的美景,在心中憧憬更多时日又有何妨,何况回到家也就快5点了呢。
体育场边天梯路口站下了公交,找向山边,一会就见街道尽头,宽阔石阶依山而上,笔直伸入云雾之中,也不知它到底有多高。近前,见到台阶底部是一平台,正面有“西蜀天梯”四个大字,天梯石阶宽约8米,中间以铁栅栏隔开,两边雕花石栏护卫。拾级而上,有十多处平台,两边凸出,供人休憩。



回望山下,雨雾迷蒙,近在咫尺的江流不见丝毫踪影。信步上行,陛升达百余米后,面前山崖壁立,天梯左转90度,还有一百多步才到山背。站立山脊上,烟雨迷离,巿井远隐,江山缥缈,崖高树绿,雨中的金凤山,云遮雾罩,天梯近千级石阶直上,自有别样的壮美感觉。

沿山脊上行,穿览辉亭,过一片树林,金凤寺就在眼前。古寺初建于唐,殿堂并不高大,但柏、楠高挺,碑石古朴,门扇精致,名人题刻遒劲,处处显示千年古刹的兴盛。由于雅安是当年康藏进川门户,过往的藏僧活佛常驻留此寺,故寺内留有供奉藏佛的大殿。










金凤山,据说山如青鸾回旋,苍翠幽静,近旁有汉益州太守高頣墓阙,远处与金鸡雄关相接。山以形称,寺因山名。若遇上晴好日,金凤山上前可瞻雨城,江、桥、城、野尽收眼底;后可眺蒙顶,千仞高山、峰峦逶迤,今天我却没此眼福了。三圆亭内,有石级靠崖下行,一路走下,竹木葱郁,直到三环亭,己是公路边,离天梯脚不到一里。


吃了中饭,回到车站,雨己停。坐上去蒙顶山的小客车,老半天人不满,车不开〔后来知道上蒙顶山的正道是从东边名山区上,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班车。时间近二点,衣裤仍有些湿,不耐烦就下来买票动身回成都了。这样,此次旅行,始于蒙顶山的美名,最终却连它的影也没见着。但也说不上遗憾,世事本无常,不如意事常有,让蒙顶山的美景,在心中憧憬更多时日又有何妨,何况回到家也就快5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