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倾城吧 关注:153贴子:7,738

回复:·|凤舞倾城——「资料」清·赵翼《檐曝杂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五
  《诗》有四始、五际。按《诗纬泛历枢》曰:《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午、亥之际为革命。卯、酉之际为改正。辰者,天门,出入退听(《居易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5楼2016-11-24 20:43
回复
      三皇之书:伏羲有《易》,神农有《本草》,黄帝有《素问》。《易》以卜筮存,《本草》、《素问》以方技存。


    116楼2016-11-24 20:43
    回复
      2025-07-26 18:1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戴记·夏小正》、《管子·弟子职》、《孔丛子·小尔雅》,古书之存者,皆三子之力也。


      117楼2016-11-24 20:43
      回复
          陆务观曰: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孔,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李诩《戒庵漫笔》)


        118楼2016-11-24 20:43
        回复
            “包牺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此淳于俊对高贵乡公之言也。汉、魏间守经甚严,此语必有所本。(同上)


          119楼2016-11-24 20:43
          回复
              孔庙易“文宣王”号为“先师”,易塑像为木主,相传嘉靖中张璁所建白。然明太祖初年已易木主矣。《水东日记》云:国初孔庙、城隍皆木主,今虽太学亦以塑像为常,不知何时始也。闻广州城隍旧设木主,景泰中都御史易塑像云。一说太祖改塑像为木主,而旧时塑像,各学生员俱不忍毁坏,遂迁于夹室。后功令稍弛,仍奉以塑像。迨至嘉靖中始易木主云。


            120楼2016-11-24 20:44
            回复
                诗看用事,字看用笔,画看用墨。


              121楼2016-12-10 14:34
              回复
                  《杜少陵年谱》系黄长睿所著。随年编纂,以古律相参,先后乃有次第,然后少陵之出处老少粲然可观。


                122楼2016-12-10 14:34
                回复
                  2025-07-26 18:04: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言诗起于散骑常侍夏侯湛。李东阳有云:“扬风帆,出江树。家遥遥,在何处?”徐东痴云:“辘轳鸣,井深浅。楼高高,去何远?”


                  123楼2016-12-10 14:34
                  回复
                      六朝以来绝少题画诗,自杜少陵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等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嗣是,苏、黄诸公极妍尽态,物无遁形,以后益务斗胜矣。


                    124楼2016-12-10 14:35
                    回复
                        古来构园林者,多垒石为嵌空险峭之势。自崇祯时有张南垣,创意为假山,以营邱、北苑、大痴、黄鹤画法为之,峰壑湍濑,曲折平远,巧夺化工。南垣死,其子然号陶庵者继之,今京师瀛台、玉泉、畅春苑皆其所布置也。杨惠之变画而为塑,此更变为平远山水,尤奇矣。


                      125楼2016-12-10 14:36
                      回复
                          宝志公圹本在钟山,而今鸡鸣山有志公肉身遗像者,明太祖将以钟山为陵,并欲取灵谷寺以扩兆域,祷于志公,得签诗曰:“世间万物各有主,一厘一毫莫乱取。英雄豪杰本天生,也须步步寻规矩。”后终以钟山为陵,启志公瘗,用两大缸合成,志公端坐其中,指甲已长绕腰三匝。遂迁之于灵谷寺,而八功德水竟带去,至今尚在灵谷寺也。后太祖常召太常不至,内诗曰:“遣往灵谷祭志公去矣。”乃命即鸡鸣山塑像祭之(杨仪《明良记》)。


                        126楼2016-12-10 14:36
                        回复
                            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皆以流贼起事,至陷宫阙,僭伪号,无一不相似。后巢败奔于太山狼虎谷,为其甥林言斩首;自成败奔于九宫山,为村民锄死,亦无一不同。二贼死后,又皆有传其未死者。谓巢依张全义于洛阳,曾写己像,题诗云:“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按,此本元微之《赠智度僧诗》。)自成死后,亦有传其为僧于武当者,又无一不相似。乃其败死,又皆以破毁祖墓所致。王氏《见闻录》:巢犯阙,有一道人诣安康守崔某,请斫其金统水源祖墓。果得一窟,窟中有黄腰人,举身自扑死。道人曰:“吾为天下破贼讫。”巢果败死。自成祖墓在米脂。相传中有漆灯,漆灯不灭,李氏必兴。边大绶为米脂令,亦发其冢。果有一蛇,遍体生毛,向日光飞出,咋咋而堕。是日自成即为陈永福射中左目。后虽陷京城,旋亦败死。是二贼又无一不相似也。然皆因发冢而灭。青乌家风水之说,岂真有征验耶?


                          127楼2017-01-03 22:12
                          回复
                              又黄巢所至杀掠,独厚于同姓,并黄冈、黄梅等县亦得免祸。张献忠乱蜀时,亦于张恶子、张桓侯庙大有增饰。牛金星以下第举人作贼,凡进士官必杀,举人出身者不杀。后其党杀一县令,询知举人出身,乃弃而奔逃。此亦流贼之相似者。


                            128楼2017-01-03 22:12
                            回复
                              2025-07-26 17:58: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谊《宦游记闻》载有《白粥》一首:“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插东西倒,我道匙挑两岸流。捧出堂前风起浪,将来庭下月沉钩。早间不用青铜照,眉目分明在里头。”


                              129楼2017-01-03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