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吧文化宣传部吧 关注:299贴子:1,692

【硬件神域】第63期 模拟排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期排版&美工 @十九岁后
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好!《硬件神域》又和各位吧友见面了!
新的一年,《硬件神域》将继续给大家带来更优质的原创测评、报告,并推吅送全世界IT最热、最新资讯!
------------------------------------------------------------------------------------
这期给大家带来的是:
1. 近期新闻摘选
2. 当大容量U盘遇到NTFS和exFAT
3. 酷冷至尊V750电源测评
4. 3P吧!三张R9 390X 8GB 测试
------------------------------------------------------------------------------------
2014-2016 硬件神域编辑部,保留所有权#利。
.
往期连接
【61th】http://tieba.baidu.com/p/4321051299
【60th】http://tieba.baidu.com/p/4260305529
【59th】http://tieba.baidu.com/p/4236163980
【57th】http://tieba.baidu.com/p/4199833634


IP属地:贵州1楼2016-02-26 13:34回复
    二、当大容量U盘遇到NTFS与exFAT
    编辑 @十九岁后
    本文颇带个人主观因素,文字较多,如有错误或者过时或者缺漏——你来打我呀
    写给买了大容量U盘而在犹豫格式化文件格式的用(qi)户(pa)们。
    U盘是什么?U盘就是一个管理系统(通常是主控芯片),一个电气元件平台(一般是电路板),一个存储芯片(通常是闪存颗粒)。

    笔者第一个U盘是Kingston的,2GB,68大洋,购于2009年——好了扯远了。随着制程工艺等技术手段的提升,闪存颗粒的成本一路下滑,体现在SSD的价格和U盘价格的跌落。当接口标准升级到USв 3.0后,U盘的容量也成了部分人士的需求,譬如笔者。
    2014年,U盘多还是32GB流行的时候,笔者嫌移动硬盘贵又慢(后来我才知道容量是王#道啊那么多电(li)影(fan)——),遂根据经济条件购入一只64G的U盘,台电骑士。
    且不说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如何,回归主题,容量相当于一个系统盘那么大的U盘,显然FAT32格式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毕竟现在一部蓝光动辄就超越了4GB大小,这个U盘完全就是笔者移动大文件的工具。


    IP属地:贵州4楼2016-02-26 20:37
    回复
      2025-05-29 14:45:53
      广告
      需要注意的是,闪存颗粒的读写次数是有限的,TLC颗粒最短命,MLC次之,SLC寿命最好。当然,TLC成本也低。在USв 2.0的时代,读写速度比较龟,对寿命构不成什么影响,多数厂商采用的是TLC颗粒,少数会有MLC,极少数会用SLC(凤毛麟角);USв 3.0出现后,大量的数据读写在U盘中,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寿命的问题。
      拿笔者手上的U盘为例,东芝8G的小U盘,TLC-8K颗粒;CZ80,MLC颗粒;台电骑士,MLC颗粒。TLC的寿命是多少?查得数据众说纷纭,假定为500次读写,每天满我这个8GB的U盘,那么需要500天才会挂。事实上,很多用户用不着每天都闲着没事往里塞8GB的东西,那么用个三两年是没问题的,况且我把那只小小的U盘当成了Windows 7原版镜像的安装盘,用的机会更少了。
      而MLC的寿命远远高于TLC。
      那么为什么用户百度出来的答案几乎都是“NTFS不适合U盘使用,建议exFAT格式”呢?是因为那个时候多数还是TLC的颗粒,日志式的读写操作的确会加速TLC的损耗。但是从SSD推广以来,U盘和SD卡也得到了技术改进,早期用容量小的SSD辅助Intel的缓存加速功能已经替换成了“大”容量的SSD装系统,多为MLC颗粒。虽然还有的SSD采用的TLC的方案,可是到现在为止,SSD读写过多而导致SSD寿终正寝的事还是很罕见的,掉盘掉速倒是多见。

      市面部分U盘详细信息(转)
      不过,还是有相关支持大容量U盘用NTFS格式的文章的。


      IP属地:贵州6楼2016-02-26 20:38
      回复
        是的,SSD用的NTFS,并不是exFAT。
        是的,大容量的U盘现在多是USв 3.0 + MLC的组合,用NTFS是没问题的。
        Ps:文中的TLC的读写次数是指:U盘装满东西再删除算一次,而不是传输一个文件算一次——我靠,500次,我传500个图我U盘早挂了。
        顺带一提,台电骑士是一个高速的USв 2.0U盘,虽然使用的USв 3.0的接口,但是那欺骗了年轻的我。IS916en主控,算是拓宽USв 3.0的主控之一,成本低,速度仅仅超越U盘在USв 2.0下传输速度极限一点,并没有完全发挥USв 3.0的速度。买U盘,还是多看看主控和闪存颗粒的好。CZ80用的是SSD的主控+SATA转USв芯片的方案,颗粒是自家的,如此高配,有民用级标配高速U盘一称也不足为奇,贵,物有所值嘛。这只⑥4GB的U盘暂时就当个小移动硬盘用,等啥时候挂了就埋了吧。
        最后——
        格之!


        IP属地:贵州7楼2016-02-26 20:38
        回复
          三、酷冷至尊V750电源测评
          编辑 @受C
          酷冷至尊作为一线机电厂商,在机箱和散热器上推出了不少不错的产品。电源方面也推出了V系列电源作为酷冷的中高端系列,V850以下是益衡代工的中高端电源,V850以上(包括V850)是海韵代工的高端电源。这次酷冷至尊将V850以下的电源全面升级,把半模组改为全模组电源。这次楼主捡来一个新版酷冷至尊V750电源,和老版的V750S电源来做对比评测。

          包装还是酷冷一贯的紫黑包装。

          侧面是酷冷至尊V750的参数。我把参数翻译下,方便大家看。


          IP属地:贵州8楼2016-02-26 20:42
          回复

            包装背面还有转化率示意图。

            打开盒子,里面电源和电源线都用袋子分开装了,电源上下还有泡沫保护。包装的还是不错的。

            左边是电源线收纳袋,可以把不用的线放到袋子里面,右边是电源袋子。


            新版的V750电源线改成了扁平橡胶连接线,这样比之前V750S的蛇皮网线更容易走线,埋线和理线更简洁方便,也更加美观。电源里面还带了几根扎带,还有四个电源螺丝。


            IP属地:贵州9楼2016-02-26 20:44
            回复

              电源风扇也从V750S的D12BH换成了FP120,风压更大,更加静音。

              V750的大小和普通电源大小差不多(150x140x86mm),不用担心电源会过长装不进机箱。

              电源全模组接口,比之前的V750S那坑爹的只有SATA模组好多了。基本上可以上三卡SLI/CF了。

              和老版的V750S一样,V750也是单路电源。这里+12V输出有744W,基本上可以带双路次旗舰显卡满负荷运作了。

              新老V750对比,上面是新版V750,下面是老版V750S。


              IP属地:贵州10楼2016-02-26 20:46
              回复

                从背面看里面的设计基本上一样,还是主动PFC+DC-DC结构。新版的V750里面变成了3D电路板,飞线什么就少了点,看起来整洁点。

                半模组变成了全模组,接口还是挺多的。

                从输出功率规格表上来看,新版和老版V750并没有区别。

                风扇从酷冷普通风扇换成了备受好评的FP120,这样散热能力也会比老版强点。
                装机效果图:

                背面只是稍微整理了下。扁平线走线还是很方便的,不会出现线过粗或者过硬的状况。
                总结:新版V750从老版的V750S变化还是挺多的,厂家在各方面都改善了许多。电源还是益衡代工,代工厂还是比较靠谱的。价格方面,新版的各瓦数的V系列只比老版的各瓦数的VS系列贵了几十块钱而已,还是比较划算的。作为酷冷至尊电源的中高端,新版的V750还是值得购买的。


                IP属地:贵州11楼2016-02-26 20:49
                回复
                  2025-05-29 14:39:53
                  广告
                  四、3P吧!三张R9 390X 8GB 测试

                  编辑 @艹艹就上去了
                  鉴于各大专业网站对290X 390 390X的评测已经泛滥,大家对Hawaii核心也有不少了解,我这次测试更着重显卡的外观、用料、散热,性能用Benchmark一笔带过,三张显卡分别为蓝宝石、讯景、盈通。
                  Benchmark成绩用蓝宝石的显卡(1055MHz/6000MHz)进行测试


                  IP属地:贵州12楼2016-02-26 20:56
                  回复

                    轮到叉粪叉390X了
                    叉粪叉延续了EVGA煤气灶的优良传统,显卡外观,壳子以数个三角形的排列而成。显卡顶部和显卡挡板都有XFX字样。显卡视频输出接口规格为1x大DP 1xHDMI 2xDVI

                    叉粪叉的390X背板设计
                    个人认为正面不及那位叉粪叉员工早前泄露的土豪金煤气灶好看。背板的设计简洁,叉粪叉标志突起,散热器螺丝孔周围白色一圈点缀。

                    8+6pin的供电
                    顶部那里黑色一块的,我还以为是LED灯板。

                    显卡拆开,PCB格局与公版大致相同 。七根6mm热管
                    但是为了避开高耸的MOS管散热,鳍片少了挺多,加强了MOS管的散热,核心的散热就没那么照顾了。

                    喏,MOS管散热很高很夸张,显存有一体散热板给导热
                    铜质底座接触核心

                    MOS管沿用了DirectFET封装的CopperMOS电感R15,核心供电部分电容采用富士康FP系列,跟尼吉康LF差不多,貌似次与LE其他部分电容采用台湾立隆OCRZ,跟钰邦一样主打“性价比”。
                    散热器长28cm
                    PCB长26.8cm
                    中塔机箱都能装得下。


                    IP属地:贵州14楼2016-02-26 21:05
                    回复


                      盈通R9 390X游戏高手
                      也是采用三风扇设计,里面有四根6mm热管贯穿全身。
                      散热器外壳使用蓝黑色搭配,但是里面的一体散热板为何是红色?

                      公版板型的PCB,注意哈,这个跟公版用料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区别的
                      散热底座是铜底,热管也有镀镍

                      盈通游戏高手390X的用料跟公版基本相同。
                      VRM供电部分用的是万裕ULR,定位高级系列的电容,而低端UER则是被微星低端主板包揽。
                      ULR电容与公版相同,跟公版不一样的就是这个电感了,游戏高手390X用的电感是R15 铁素体电感。


                      IP属地:贵州15楼2016-02-26 21:07
                      回复

                        配置一览
                        I7 4790K@4.5GHz
                        镁光灯条8Gx2 @ 1866MHz CL9
                        振华LEADEX 1000W 白金蝶
                        戴尔U2715H 2K显示器
                        分辨率:2560x1440
                        驱动版本:15.7 WHQL
                        系统:Windows 8.1 64bit专业版

                        GPU-Z截图
                        蓝宝迪兰微星的390/390X待机风扇停转

                        古墓丽影9 年度版 BENCHMARK

                        ValleyBenchmark 1.0

                        HeavenBenchmark 4.0


                        IP属地:贵州16楼2016-02-26 21:08
                        回复

                          这是全部测试完的表格
                          散热、温度、噪音
                          总结:
                          综合散热最好的蓝宝石Tri-X,没有背板略有遗憾,而且售价也要贵不少,外形上说还不错,用料肯定是不及毒药和VPX的了,不在京东买的话,可能很难保修。
                          MOS管散热最好,核心散热一般的XFX,在散热器外壳上没有太多的惊喜,盒子有点厉害,显卡背板还行,用料跟公版大致相同,售价中等,不及盈通便宜,不在京东买的话,售后可能要折腾一些。
                          盈通作为最便宜的390X,售后靠谱,但是MOS管散热比较单薄,但是顾及性价比来说,MOS管散热也就算不上是问题。
                          =================本期结束================


                          IP属地:贵州17楼2016-02-26 21:09
                          回复
                            提点意见。。。镇楼图太low了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2-26 21: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