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0日漏签0天
伤寒论吧 关注:31,473贴子:554,49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伤寒论吧
>0< 加载中...

伤寒论里面的阳旦是什么?求解?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养阳医斋yytcm
  • 贡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伤寒论里面一共出现了两次阳旦,到却没有相关条文描述,都是突然就跳出来的。
第一处是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第二处是在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这个阳旦是什么?阳旦汤又是什么方?


  • 其修远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证象阳旦,指的是有桂支汤证,阳旦汤,指的是桂枝汤。


2025-07-20 14:00:55
广告
  • 木皆木莫
  •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桂枝汤为何又叫阳旦汤?桂枝汤是从何得之另一个名称?同求解


  • 其修远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阳旦汤,有名无方,古来争议很多, 。证象阳旦,即证象桂枝之互文。《金匮》: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林亿以为即桂枝汤,按证是桂枝汤无疑。按法治之,即上章以桂枝攻其表,及此章因加附子增桂令汗出也。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载在脉法,脉法: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脉弦而大,大则为芤,芤则为虚也。所谓风则浮虚也。脉法语。风则生其微热,虚则两胫挛急,病与桂枝汤证形象符合,而热微足挛,又似阳虚,因增桂枝而加附子,以发其表。附子温经,汗多亡阳,是以厥逆咽干,而生烦躁,汗出津枯,胃腑燥结,是以谵语烦乱。不知寸口脉浮大,是阳明之里实,阳明篇:大便硬者,脉浮而缓;为阳明病,伤寒二日,阳明脉大。三阳合病,脉浮而大,而非太阳之表虚,误以桂附发汗,重亡其阳,里实变而为里虚。更饮甘草干姜,阳回足温,重与芍药甘草汤,即胫伸,少与调胃承气,变结粪为微溏,止其谵语


  • 随心菜刀流
  • 贡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辅行决中称桂枝汤为小阳旦汤,黄连鸡子汤为小朱鸟汤。


  • 贴吧用户_0G86EX5
  • 贡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阳旦证就是阳明证刚刚起来的症状,也就是因热导致虚烦不安而夜里安静的症状。


  • 贴吧用户_0G86EX5
  • 贡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阳旦证就是阳明证刚刚起来的症状,也就是因热导致虚烦不安而夜里安静的症状。


  • yzh7290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桂枝三钱 芍药=钱 甘草二钱 黄芩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名阳旦汤,此方加干姜名阴旦汤,以方测证应是枝证入里,此方在《医宗金鉴》里有,从方剂剂量看是后世医家所创,因《伤寒论》药方没有用“钱"作计量的


2025-07-20 13:54:55
广告
  • 妙析天人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黄芩汤,不是特指


  • PhI_Ai
  • 探花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桂枝汤


  • newcentry8
  • 秀才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按陈修园注解的伤寒论:阳旦汤=桂枝汤+附子一枚+桂枝3两。


  • 岑中归月白
  • 探花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阳旦汤就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阴旦汤就是黄芩,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 我是独树医帆
  •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阳明篇:大便硬者,脉浮而缓;为阳明病,伤寒二日,阳明脉大。三阳合病,脉浮而大,而非太阳之表虚,误以桂附发汗,重亡其阳,里实变而为里虚。更饮甘草干姜,阳回足温,重与芍药甘草汤,即胫伸,少与调胃承气,变结粪为微溏,止其谵语”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伤寒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