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80,345贴子:1,879,353
  • 13回复贴,共1

关于沃里克副栉龙头冠的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保罗在《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第309页的沃克氏副栉龙的复原图(图1)里描绘的头冠和传统复原上的管状头冠很不一样。此种副栉龙的化石还是比较完整的。对比其他颌齿龙类,个人感觉这样的头冠过于夸张了,而且对于生物活动来说不太方便(比如钻灌木丛时)。因为我也养了一只蜥蜴(原谅我总爱在蜥蜴和鸟这些现代动物上去找灵感),双冠蜥和副栉龙有相似的地方,幼体的头冠未发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显现出来(如图2-6),雌雄亦有差异。及时沃克氏副栉龙的头冠弧度很长我觉得应该也是类似双冠蜥那样,不是直接连到背部。希望各位朋友一起讨论一下,我也想增加一些关于副栉龙的知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29 21:30回复
    保罗这样画的原因是根据一具盔龙的木乃伊化石,背部有低丝带状的皱褶,可能与头冠的末端衔接。可能认为副栉龙也有类似的结构。
    不过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IP属地:四川2楼2016-05-29 22:15
    收起回复
      2025-07-21 01:23:34
      广告
      我很长时间之前就觉得直接拉起一层皮膜连接到后背太碍事儿了,而且也说不通一些说法的“背上正好有个凹槽”的存在的,但是皮膜连接到后脑勺是可以的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30 01:01
      收起回复
        这个问题在08年就有人提出来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个问题,保罗的也是看看就好…连赖氏龙的坐骨都画成栉龙亚科的=)如果真想了解:1.关注最近复原的大流,普林斯顿图鉴刚好今年就要出了,到时看里面怎么样2.看这篇Brett-Surman, M. K. & Wagner, J. R. 2007. Discussion of character analysis of the appendicular anatomy in Campanian and Maastrichtian North American hadrosaurids – variation and ontogeny.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5-30 01:14
        收起回复
          我有两只双冠亚成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10 0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