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宣平其人在《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唐诗纪事》、《太平广记》都有记载,其中《太平广记》记载道“许宣平,新安歙人也。唐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担常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之以归。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尔来三十余年,或拯人悬危,或救人疾苦。城市人多访之,不见,但览庵壁题诗云:“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明朝饮碧泉。樵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此诗见于《全唐诗》第860卷)好事者多咏其诗。有时行长安,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是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诗吟之,嗟叹曰:“此仙诗也。”及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累访之不得。乃题其庵壁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我在1996年时曾经到过那里,当时一层围着天井是个展厅,在展柜里摆放着一本发黄的竖版《徽州志》,上面记载着这个故事,只可惜当时拿的是胶片相机,而且光线非常暗,没能留下照片。 关于许宣平,《宋谱》里宋远桥是这样记载的:“所为后代学者,不失其根本也。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业于唐·于欢子·许宣平也;至余十四代也,有断者亦有继者耳。 许先师,系江南徽州歙县人也。隐城阳山(即今覆船山),即本府在城南紫阳山。结庐南阳辟谷。身长七尺六寸,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每负薪卖于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归。所传太极之功,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目书之于后。 四正,四隅,云手,弯弓射雁,挥琵琶,进搬拦,簸箕式,凤凰展翅,雀起尾,单鞭,上提手,倒撵猴头,搂膝拗步,肘下捶,转身蹬脚,上步栽捶,斜飞势,双鞭,翻身搬拦,玉女穿梭,七星八步,高探马,单摆莲,上跨虎,九宫步,揽雀尾,闪通背,海底珍珠,弹指,摆莲转身,指点捶,双摆莲,金鸡独立,泰山生气,野马分鬃,如封似闭,左右分脚,挂树踢脚,推碾,二起脚,抱虎归山(又名豹虎推山),十字摆莲。”

图表 4仇英画程门立雪图
说到这里我觉得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太极拳的三十七式等(包括小九天、后天肘法等的练法)练法究竟是什么样子,师爷吴图南先生当初和我讲起与宋书铭先生见面时,宋书铭先生除教过师爷“太极功法”以外,所演练的拳法和现在的杨吴所传类似,当时师爷曾问及“三十七”等拳法的事时,宋老先生回答“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对于宋书铭老先生演练的的拳法当时也有别的人见过,大家查查过去的老资料即可引为旁证。后来我也曾向师爷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所得的答案与当年宋书铭先生的回答是一样的。 离现在黄山市东北不太远的地方就是泾县宁国府(现在归黄山市管辖),我们现在书法国画用的宣纸就的出在那地方。俞氏在徽州是人口众多的大姓,分布在休宁、新安、歙县、婺源等地,其中泾县也是其中一支。“宋谱”中所记的俞莲舟就是其中一支脉,俞莲舟所学的乃祖上承传的李道子“先天拳”法。李道子是离泾县二三百里的安庆人,在宋代与游酢(游酢师承程颢、程颐,并在与杨时同访程颐时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后期在舒州、濠州、历阳一带活动)(图4、仇英画.程门立雪图)有过莫逆之交,后不知所往。而宋远桥的祖上曾经到宁国府访问过俞家,才知道“先天拳”就像“三十七”一样也是太极拳的别名。同时俞宋两家也相互往来、相互切磋技艺了。

图表 5武当山南岩宫朝拜金顶(1999年)

图表 4仇英画程门立雪图
说到这里我觉得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太极拳的三十七式等(包括小九天、后天肘法等的练法)练法究竟是什么样子,师爷吴图南先生当初和我讲起与宋书铭先生见面时,宋书铭先生除教过师爷“太极功法”以外,所演练的拳法和现在的杨吴所传类似,当时师爷曾问及“三十七”等拳法的事时,宋老先生回答“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对于宋书铭老先生演练的的拳法当时也有别的人见过,大家查查过去的老资料即可引为旁证。后来我也曾向师爷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所得的答案与当年宋书铭先生的回答是一样的。 离现在黄山市东北不太远的地方就是泾县宁国府(现在归黄山市管辖),我们现在书法国画用的宣纸就的出在那地方。俞氏在徽州是人口众多的大姓,分布在休宁、新安、歙县、婺源等地,其中泾县也是其中一支。“宋谱”中所记的俞莲舟就是其中一支脉,俞莲舟所学的乃祖上承传的李道子“先天拳”法。李道子是离泾县二三百里的安庆人,在宋代与游酢(游酢师承程颢、程颐,并在与杨时同访程颐时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后期在舒州、濠州、历阳一带活动)(图4、仇英画.程门立雪图)有过莫逆之交,后不知所往。而宋远桥的祖上曾经到宁国府访问过俞家,才知道“先天拳”就像“三十七”一样也是太极拳的别名。同时俞宋两家也相互往来、相互切磋技艺了。

图表 5武当山南岩宫朝拜金顶(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