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终极真理吧 关注:528贴子:7,974
  • 4回复贴,共1

玄妙之门:无门之门:众眇之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玄妙之门:无门之门:众眇之门:
没有天,但一脚天上;也没有地,又一脚地上。在上述语句中,天地脚其实都是假托,也只有到过的人才能明白我是在说什么,无非梦境。置换成佛家的语境,说是到到,依然是一头雾水。佛教的漏与其他诸多概念,是将涅槃作为了母板而派生出来的词汇----把涅槃境界比做沙漏,漏就是起了烦恼。不管这个烦脑它是什么,看这篇文章的每一瞥,都含有八千个微细的念头在里面。就是说,同时有八千个不同的烦恼在发挥着作用,念念有形,形皆有识。超出了视野与时空范畴,即便是始作俑者也未必觉瞭。
其实,没有天地与身体,天上地下,手脚都是借喻。若当下既是涅槃,但你却不知道,面对超出了经验的处境,不免盲无所从;甚至来不急应付;越是应付越要导致大波的麻烦。因为在涅槃,任何微细的念头,都是甩出涅槃的牵引力,其中既没有向上的支点,也不会有落下时的兜底。
事实上那是什么都没有,因为意识(借来表达,真实地来说是从无意识到了有意识)的偏移,适时魂飞魄散,魂魄那是被甩出来后才会产生的东东。当然,同时也没有所谓的天地与之身体。但凡有一丝念头,就会有与之相配的被甩上去或落将下来的真实感受。惟恐惧烦恼,能够触发涅槃的漏孔,刹那就能将人打回到原型。涅槃既没有形,也没有型,沙漏不过是个借来说事的比喻罢了。
世间烦恼,皆是漏孔,其中以恐惧为最,危害程度尤甚。只要人沉湎在烦恼里,就不会有涅槃事。海水淹没了沙滩,并不意味着沙滩被该海水消灭了。涅槃与烦恼亦复如是,二者同时俱在;或说每位众生的附表世界都是他烦恼的体现,这句话与涅槃相应。但不能就此将现象命名为众生,因为外在的表现只是内在的佐证、彰显与表达,既客尘烦恼。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不同,众生世界的私底下拥有同一个涅槃,说他是真正的主人或如来;除了你就是他,他不是能被看见或能被付诸文字的说明对象。
比如人间森罗万象,普罗大众,表现各个不同,难不成各自有不同的地球载体不成。换句话来说,菩提与烦恼,针对着的是同一位表述对象,因为择法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现实,就需要有不同的词汇予以表现。因为文字的短腿,给人留下的印象,好似指向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菩提的烦恼,菩提是烦恼的菩提。浑水澄清,不一不异。离开了具体事务这样的语境,佛教理念,旨在定不定中。若一味执着,执着就是烦恼。
假有一个东西,比如富(财富)贵(社会地位),本是烦恼,谁会想到它是烦恼,有人弃之自然就会有人视作性命疙瘩似的拾起,且会藏着掖着,生怕又落入了他人的怀抱。环伺无夺,就要拿将出来晒宝。是为佛与众生的分水岭。佛为疏通而来,而众生添堵,所以,对于佛,有能见的就会有不见的。被喜好习惯品性等烦恼堵住了更大视野,即便涅槃本就在每个人的脚下,如若视若无睹,置若罔闻,也会习以为常。


1楼2017-04-10 10:16回复
    臣服:
    有很多文章都提到了臣服,这字眼与高我有共鸣,但没有给出解释。若是将世界在整体上作为那个真我,即便是来也是我来了,即便是看也是看我了,即使听也听惯了,就不会再有什么另类的想法与观点。佛老是教导人们要认识到“一”,形象地说,一就是容器,什么都得装下,却什么也没得留下,且“不带走一片云彩”。好比显示屏,节目对应的内容是关注者的起心动念,过去式如今的化现。关注者或节目结束了,显示屏却不会随之夭亡。
    佛祖四处游荡了六年,大多数情况下在拜访所谓的名师大德,比如当时以修行人三个字来命名的科学家。有关世界是咋回事,所遇都没有给出一个圆满或是无“漏”的答案。释迦在求法的路上被饿得头晕眼花,就喝了几滴一位小不点敬献来的牛奶。发愿若再找不到解释,就不离此座。
    书中暗表,佛祖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若真如此,成佛也太容易了。饥饿是成佛的一大功臣,不过,饥饿一旦超出了临界点,就不再被觉得,神智反倒清醒异常。腹内空空,是成佛必须迈出的第一步。百骸调适,是其第二步。停息停念是水到渠成的第三步。所谓夜睹明星,不能说涅槃实相与之就没有相似性,却是即便是语言表现力的最大边界也还够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嘿嘿。
    现代人吃得太饱,即便是日中一食也还离题万里。在外星术中,有自证涅槃的法门,与佛祖历经涅槃的过程高度一致,饥饿或言空腹都是涅槃必要的前提,不过外星是以其高营养的流质食品替代了牛奶。三天,只须饿上三天,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也提不起要想什么的念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未来心不可得”,是写实报道,而非什么教条,稍作倒立就能进入涅槃境界。
    老和尚的门牙都快被笑掉了,以为涅槃就是成佛或证道,这让实证到了涅槃却没有成佛的人怎么想。涅槃,就是从相片的程度回到了底片的程度,从底片回到了没有曝光前那说是“本来面目”的历史进程。宇宙人生的真相原本就在那里,修行的最终还是要回到那里,那里实在不是老和尚眼目中的什么“地”。比如温度计与发烧,是被人为地建立起来的关联度。“地”只是讲法的方便,真正处在那地上的人却不以为然。
    为什么要作倒立姿势,是在给脑袋补血,为灵魂能够顺利出游到涅槃提供方便。但它不是必须的,只是辅助条件而已,对那些达不到目标效果的人较为实用。
    涅槃才是开始真正修行的起点。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算是无头苍蝇的盲修瞎练,或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娱乐形式,或南辕北辙,在韭菜地里等着麦熟的把戏。所谓的起点,就是明白了目的地的大致方位,怎么样才能更接近它,或诸佛境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以后不再有盲从或迷信,更无须听信和尚们怎么开示,或佛经上作如何说。佛也要吃饭拉屎,也要生病受报什么的,明知如此,说起来依然有很多人不爱听。若佛是另类,就不能认识佛,就无从谈起学佛。
    外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均不是自证涅槃的决定因素,清心寡欲才是。若能时时涵养,何必要仰仗徒剩其表的修行。地球本不稀缺清心寡欲这样的“资源”,却鲜有人成就。涅槃是某外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的出发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至于自证果位什么的,甚至没有记载。人人要都是佛菩萨,阿罗汉大概就没什么稀奇。我们问国家要行为总则,要向大师们讨道,教科书与法律都在胡说八道反自然伦理甚至信从如云,兹因为所有人都失去了本心。慧可求心,达摩一语惊宏宇,国中却置若罔闻。
    到过涅槃的人不迷佛,不迷法,甚至什么都迷不起来;也不迷自家的诸事不迷。如果有什么经验可以传递将来,大致就是,一切法(含佛与佛法及宇宙世界等实相抽象在内),不可得,无所有,毕竟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楼2017-04-10 12:27
    回复(1)
      2025-05-29 05:43:27
      广告
      若有机会,加下我微信:zhxi2017
      有问题想请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10 00:0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1-06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