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就要长相守了》
——梁良
看团长有两年多了吧,之后就一直深陷此坑,浮浮沉沉。看的时候有欢笑有泪水,看完之后脑子里反复着一句话——我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解读团长。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我不懂的也太多。我想只有我的人生阅历不断积累起来,才能够更多的读懂里面的东西。而仅靠目前能读懂的部分,就已经给我震撼很大了。
团长的不朽在于,虽然是讲述的抗战时期的故事,却能影射到现代社会,甚至每一个时代。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人性不会变,人心不会变。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是大众的常态,贪图安逸更是人的共性。这些字眼一个个的被砸在我面前,砸进心坎里。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很多时候觉得我就是烦啦,这种代入感太强,甚至令人反感。孟烦了身上的毛病多多少少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一些,而我更喜欢龙文章。阿译那句话说的不错,如果能成为他,如果能像他那样做事,毋宁死矣。可即便所有人都是孟烦了,也不可能有一个人是龙文章。因为他是为那个时代而生的。他的身世是个谜,换个时代他也不一定能过有所作为。偏偏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出现就像化学反应般强烈。短兵相接的天才,极尽表演的戏子,逆流激进的妖孽,在他身上看到太多新鲜的血液。
一开始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将他神化了一段时间,而现在我更愿意把龙文章解读为一种精神。一种精神,他没有实体,实体的存在只是表象,他更代表一种追求正确事物的精神。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是正确。正如小书虫说的那般——对错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确。正确的东西一直在变,因为时代在变,一个正确的东西换一个背景可能就不再正确。而我们有过多少次的得过且过,一错再错?龙文章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正确,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时候都很懵懂。而他有超脱于一般人的远见。他的各种行为相当于一次次的实验论证,他尝试做了很多事情,小的正确乃至大的正确。他的优秀品质在于,原则上的问题从不得过且过,将错就错。
妖是智,孽是逆流激进。故而称之为妖孽。我太喜欢这个解读。
团长里除去几位主演,个人十分喜欢的是小书虫。大概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与怒江这边的世界格格不入。他身上有我羡慕不来的朝气,龙文章说书生不可以没有,但空谈误国。可小书虫的话如今再听起来竟是那么的振奋人心,不是可笑,是振奋。他说炮火打不尽春苗般的生机,他说少年中国,有希望。心怀理想和信仰的人令人羡慕,我羡慕他,并且也向往他所说的少年中国。——“欲言国之老少,先言人之老少。老年常思既往,少年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没有了希望和不会做梦的人,日复一日也就只剩下陈旧和衰老。人衰国衰。陈旧对新生事物总是心存恐惧。他们排斥新事物正如江这边对小书虫的排斥,所以他不属于这里,无论如何也要过江。他的结局也印证了人虽死却精神犹在,信仰不倒。
而炮灰团传达出的则是另一种精神,虞啸卿又是一种。我无法否认他们中的任意一位,只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百折不挠和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安稳生活。他们用血肉筑起的是未来相对和平与美好的世界,而他们也是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
所以要感谢团长,感谢249这般还原他们的生活,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着怎样的事,让我们真切体会了一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我还记得什么是伤心,什么又是感动。并且能时常把这两种情绪拿出来回味。感谢之余顺便再给刺龙基金会捐个款。
如果还要再给我这颗不怎么年轻的心添上一些希冀与激情,那么时至今日我还是愿意相信那句已经被说烂了的话。长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
——梁良
看团长有两年多了吧,之后就一直深陷此坑,浮浮沉沉。看的时候有欢笑有泪水,看完之后脑子里反复着一句话——我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解读团长。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我不懂的也太多。我想只有我的人生阅历不断积累起来,才能够更多的读懂里面的东西。而仅靠目前能读懂的部分,就已经给我震撼很大了。
团长的不朽在于,虽然是讲述的抗战时期的故事,却能影射到现代社会,甚至每一个时代。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人性不会变,人心不会变。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是大众的常态,贪图安逸更是人的共性。这些字眼一个个的被砸在我面前,砸进心坎里。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很多时候觉得我就是烦啦,这种代入感太强,甚至令人反感。孟烦了身上的毛病多多少少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一些,而我更喜欢龙文章。阿译那句话说的不错,如果能成为他,如果能像他那样做事,毋宁死矣。可即便所有人都是孟烦了,也不可能有一个人是龙文章。因为他是为那个时代而生的。他的身世是个谜,换个时代他也不一定能过有所作为。偏偏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出现就像化学反应般强烈。短兵相接的天才,极尽表演的戏子,逆流激进的妖孽,在他身上看到太多新鲜的血液。
一开始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将他神化了一段时间,而现在我更愿意把龙文章解读为一种精神。一种精神,他没有实体,实体的存在只是表象,他更代表一种追求正确事物的精神。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是正确。正如小书虫说的那般——对错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确。正确的东西一直在变,因为时代在变,一个正确的东西换一个背景可能就不再正确。而我们有过多少次的得过且过,一错再错?龙文章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正确,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时候都很懵懂。而他有超脱于一般人的远见。他的各种行为相当于一次次的实验论证,他尝试做了很多事情,小的正确乃至大的正确。他的优秀品质在于,原则上的问题从不得过且过,将错就错。
妖是智,孽是逆流激进。故而称之为妖孽。我太喜欢这个解读。
团长里除去几位主演,个人十分喜欢的是小书虫。大概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与怒江这边的世界格格不入。他身上有我羡慕不来的朝气,龙文章说书生不可以没有,但空谈误国。可小书虫的话如今再听起来竟是那么的振奋人心,不是可笑,是振奋。他说炮火打不尽春苗般的生机,他说少年中国,有希望。心怀理想和信仰的人令人羡慕,我羡慕他,并且也向往他所说的少年中国。——“欲言国之老少,先言人之老少。老年常思既往,少年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没有了希望和不会做梦的人,日复一日也就只剩下陈旧和衰老。人衰国衰。陈旧对新生事物总是心存恐惧。他们排斥新事物正如江这边对小书虫的排斥,所以他不属于这里,无论如何也要过江。他的结局也印证了人虽死却精神犹在,信仰不倒。
而炮灰团传达出的则是另一种精神,虞啸卿又是一种。我无法否认他们中的任意一位,只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百折不挠和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安稳生活。他们用血肉筑起的是未来相对和平与美好的世界,而他们也是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
所以要感谢团长,感谢249这般还原他们的生活,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着怎样的事,让我们真切体会了一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我还记得什么是伤心,什么又是感动。并且能时常把这两种情绪拿出来回味。感谢之余顺便再给刺龙基金会捐个款。
如果还要再给我这颗不怎么年轻的心添上一些希冀与激情,那么时至今日我还是愿意相信那句已经被说烂了的话。长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