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路(一)
这一条路的尽头,永远是我的家;那一头,却永远没有固定的目的地。
初中的时候,路的尽头是我的母校东明一中。初二那年冬天,大我两岁的二姐在我租住的地方给我做饭。每逢周五,村里的一辆货车便会来接我们,每个人两元钱车费。那时候生活清苦,父亲每周给我七块钱,四块钱坐车,剩下三元买菜,五毛钱一斤的黑豆芽,每周得三四斤买,剩下的钱买个本子笔什么的。后来,家里嫌每周坐车花钱,长远打算,父亲就给我买了一辆米黄色的飞鸽牌自行车。那时候我还不会骑车,刚学会跨(将左脚跨在脚蹬上,一只脚靠在左腿上,靠惯性滑行一段,锻炼掌把)的时候,有天回家,我非要和二姐争着骑新车,那时候小心眼的我只想骑新车威风,怎会想着二姐心疼我小,半夜在路上骑车孤单劳顿,她非要我坐车,而我却那样想她,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实在太聪明了!那时候这条路还是土路,遇到下雨天,泥巴塞满了刹车皮,车轮就跟锁死了似的,蹬都蹬不动。那时的我,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遇到陡坡非要蹬到双腿酸困、筋疲力尽,车把失去控制、拐来拐去方肯下车,我也不知道,我的自行车在这条路上滚了多少圆,还要滚多少圆才能滚到家……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月夜,那星期我把钱花得一干二净,二姐也没来给我做饭,下了自习我也急着回家,我骑上父亲给我买的自行车,一个人在路上踽踽独行。月光下,只有我黯淡的影子跟着我,路灯发出昏黄的光,直到公路段以后,东门外的路灯照亮北关的最后一方土地也随着我车轮的前进消失了,我只好借着月光朝家奔。那时候,不如现在人家这么多,老公路段到机瓦厂那一段人也很少,从灰胡同对面到柳林这中间,没有一家人。我一个人蹬累了就下来推着自行车猛跑一段。到柳林的对面最少也有十一点了,远远望去,柳林村如同俯卧在山脚下的一头大黑兽,看得人心里发毛。最害怕、最难走的路是兔子场上来这一段,那里很多坟,还埋着被高压电线电死的弟兄俩,农村人都说,年轻人的坟都很邪乎的,六月的夜晚,路边的杨树随风发出“飒飒”的响声,人们说杨树叶子作响是鬼拍手,这时候我却偏偏联想起小时候在邻居家看的僵尸片,我害怕地“唱”了起来,变声期的我,也不知吼的什么调,偶然间我听孟家的人说大半夜有人在对面鬼哭狼嚎似的吓人,我愈发害怕,后来我才知道那“哭号”的人是我,真是好笑。回到家,已是半夜,母亲见到我又是责怪又是心疼,她起来热饭给我吃……
这条土路,我蹬了一年半,直到后来我上了高中。
唉,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这一条路的尽头,永远是我的家;那一头,却永远没有固定的目的地。
初中的时候,路的尽头是我的母校东明一中。初二那年冬天,大我两岁的二姐在我租住的地方给我做饭。每逢周五,村里的一辆货车便会来接我们,每个人两元钱车费。那时候生活清苦,父亲每周给我七块钱,四块钱坐车,剩下三元买菜,五毛钱一斤的黑豆芽,每周得三四斤买,剩下的钱买个本子笔什么的。后来,家里嫌每周坐车花钱,长远打算,父亲就给我买了一辆米黄色的飞鸽牌自行车。那时候我还不会骑车,刚学会跨(将左脚跨在脚蹬上,一只脚靠在左腿上,靠惯性滑行一段,锻炼掌把)的时候,有天回家,我非要和二姐争着骑新车,那时候小心眼的我只想骑新车威风,怎会想着二姐心疼我小,半夜在路上骑车孤单劳顿,她非要我坐车,而我却那样想她,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实在太聪明了!那时候这条路还是土路,遇到下雨天,泥巴塞满了刹车皮,车轮就跟锁死了似的,蹬都蹬不动。那时的我,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遇到陡坡非要蹬到双腿酸困、筋疲力尽,车把失去控制、拐来拐去方肯下车,我也不知道,我的自行车在这条路上滚了多少圆,还要滚多少圆才能滚到家……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月夜,那星期我把钱花得一干二净,二姐也没来给我做饭,下了自习我也急着回家,我骑上父亲给我买的自行车,一个人在路上踽踽独行。月光下,只有我黯淡的影子跟着我,路灯发出昏黄的光,直到公路段以后,东门外的路灯照亮北关的最后一方土地也随着我车轮的前进消失了,我只好借着月光朝家奔。那时候,不如现在人家这么多,老公路段到机瓦厂那一段人也很少,从灰胡同对面到柳林这中间,没有一家人。我一个人蹬累了就下来推着自行车猛跑一段。到柳林的对面最少也有十一点了,远远望去,柳林村如同俯卧在山脚下的一头大黑兽,看得人心里发毛。最害怕、最难走的路是兔子场上来这一段,那里很多坟,还埋着被高压电线电死的弟兄俩,农村人都说,年轻人的坟都很邪乎的,六月的夜晚,路边的杨树随风发出“飒飒”的响声,人们说杨树叶子作响是鬼拍手,这时候我却偏偏联想起小时候在邻居家看的僵尸片,我害怕地“唱”了起来,变声期的我,也不知吼的什么调,偶然间我听孟家的人说大半夜有人在对面鬼哭狼嚎似的吓人,我愈发害怕,后来我才知道那“哭号”的人是我,真是好笑。回到家,已是半夜,母亲见到我又是责怪又是心疼,她起来热饭给我吃……
这条土路,我蹬了一年半,直到后来我上了高中。
唉,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