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听音
既然官方强调了Clear是一款驱动性非常好的头戴耳机,低阻高敏的设计,让便携播放器也能直接驱动,那么文章的这一部分,我就特意选了三套不同的前端来驱动Clear。有便携音源,有台式音源。继而测试一下Clear在这几套设备下的表现。
音源:SP1000(Astell&Kern)
MR1(Soundaware)
QA661(QLS)
解码:QA890(QLS)
解码耳放:HUGO2(Chord)
耳放:CMA 800(Questyle)
耳机:Clear(FOCAL)
音乐:<Carmen Suite #1 Intermezzo> 乔治.比才/ 迪图瓦/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阿莱城姑娘/卡门组曲》 DECCA 1988年首版
<Vincent> 王若琳《The Adult Storybook》sonymusic 2009年MQS文件
<究竟天有几高> 林子祥《活色生香》EMI 1981年黑胶首版 转录 2.8MHz DSD文件
-------------------------------------------------------------------------------------------
试听1
MR1 + Clear
音乐: <Vincent> 王若琳


打开了MR1的高性能模式,增益设置调整为高增益。这首音乐,在室内聆听,以我个人使用习惯,只开到27/100的音量已能听清楚音乐细节。这套组合聆听这首歌,给我的听感是,人声略微靠前,但并不局促,像王若琳这类人声,本以为用Elear会更适合,但今天用MR1推Clear这么一听,却有另一番感受。总体上,人声厚度还是稍薄一点,如果厚度再增加一点,效果会更好。声音整体润饰并不厚重,有质感,咬字,颤音,尾音等细节都能清晰重现,主调乐器吉他和其它伴奏乐器的空间分布有序,层次感立体感良好。声场没有可以拉宽,开放式耳机,没有局促感,声场舒展,通透。唯一挑刺的是,人声的醇厚感还是稍逊一点。
-------------------------------------------------------------------------------------------
试听2
SP1000 + HUGO2 + Clear
音乐:<究竟天有几高> 林子祥


由于是黑胶转录的DSD,所以电平较低,HUGO 2的声音调整到绿色音量灯位置。记得在展会上试听Clear时,好几首音乐表现出来是高频纤细,声音明亮的味儿。锦锋的展厅有一台黑胶唱机供试听,接上Clear,当时感觉也是如此,属于中高频突出的风格。明显比小乌Elear偏薄,偏亮。大概是录音的影响,这里用HUGO2做前端,播放黑胶转录的DSD文件,Clear所呈现的声音中性透明,乐曲里的小提琴和镲的声音厚度适中,高频不会偏薄,声音中正均衡。Clear的密度并没有我家里的拜亚T1那么高,人声距离适中,新耳机,声音松弛度稍欠。听黑胶,尤其是80年代的录音,还是比较适合,在保证足够的声音细节和清晰度的同时,有着微暖,精致的听感。
-------------------------------------------------------------------------------------------------------------------------------
试听3
QA661 + QA890 + CMA 800R(6.35mm端)
<Carmen Suite #1 Intermezzo> 乔治.比才


这首卡门组曲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坦言,在整部作品里,其实这一段乐曲并不算热度最高的。但它舒缓,优雅的旋律却与后面几首音乐形成较大的反差。反而吸引了我。
乐曲的初段只有竖琴和长笛两件乐器在互相呼应,如果你能从头听到尾,不难发现,贯穿整首曲子,长笛和竖琴都一直在。素雅的竖琴加上透亮的长笛带出了乐曲的序幕。这首音乐节奏较缓慢,中端管乐交互的那一部分,乐感悠扬,舒坦。这套组合基本能还原乐曲要表达的这种感觉。播放整首音乐,乐器形体感饱满,线条感清晰。作为主调乐器的长笛,通透,明亮,有穿透力,竖琴的拨弦细节在群奏时,也基本能清晰重现。乐曲末端高潮部分,虽然管弦乐齐奏的场面,细节基本清晰,但声场纵深稍浅了些,群奏时,场面有点闹,乐器之间的主次轻重角色略显凌乱。这也是这套系统下,播放此曲,的不足之处。
~~~~~~~~~~~~~~~~~~~~~~~~~~~~~~~~~~~~~~~~~~~~~~~~~~~~~~~~~
总结
三首音乐试听完毕,前两首流行录音,对Clear基本没有难度,只是耳机的调音风格是否适合问题。而第三首,在台式系统上,播放大编制音乐,还是有点瑕疵。当然,也不排除和系统搭配,以及耳机使用时间等有些许关系。

经过两个晚上的把玩,Clear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尚可。Clear是一只佩戴舒适,声音感染力并不浓厚的耳机,有着良好的整体解析力和清晰的声音线条感,底蕴不像FOCAL另外两款高端耳机Utopia和Elear那么浓郁,声音厚度也较前两者薄,听感上会比同门的两者要淡雅精致一些。开放式的设计,让Clear拥有宽松,自然,开扬,边界感不明显的声场,但横向会比纵向突出。Clear对比很多万元耳机而言,并不难推,只要你的便携音源有足够的推力和控制力,Clear也能作为一款便携大耳用,前提是你不介意携带,不介意没隔音。当然,要侍候好它,最好还是为它配个耳放,至少HUGO2这类,或者使用台式系统去驱动它。
目前手上这只Clear还在煲机阶段,以上的听感评价,只能代表新耳机状态的水平。如果时间允许,也希望在煲机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对比测试。最后,感谢大家参阅此文,亦希望这篇文字会对一些想了解Clear的朋友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谢谢!
耳机俱乐部 刘嘉明@三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