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M的作用是以针对单台服务器的服务瓶颈而开发出来的。他的目的是将所有的应用请求分配到多个节点服务器上。提高业务的处理能力。同时还要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以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排除隐患。
LTM在网络中的部署方式
1. 串行结构:是在服务器节点和防火墙之间,所有的流量都要经过LTM的设备
2. 并行结构:是旁路在核心交换机上和服务器处于平行的架构,它只针对所要负载的流量来做负载、做分发;而不做负载的流量,核心交换机不会转发到LTM设备
两种连接模式的对比:
串行连接:
1. 特点:F5设备串接在交换器和服务器之间。
2. 优点: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向清晰,易于管理,排查故障容易。
3. 缺点:根据服务器数量和F5设备端口密度决定是否在其中增加交换机,需要改动网络结构,增加连接链路,非负载流量也经过LTM设备,降低 设备运行效率。
并行连接:
1. 特点:旁路连接在交换机上,分单线连接和双线连接;
2. 优点:不受端口密度影响,扩容容易,尽可能小的改动网络结构,应急措施简单;
3. 缺点:根据应用情况选择不同的配置方法,逻辑结构和数据流向复杂,不容易排查故障,运维成本略高。
LTM在网络中的部署方式
1. 串行结构:是在服务器节点和防火墙之间,所有的流量都要经过LTM的设备
2. 并行结构:是旁路在核心交换机上和服务器处于平行的架构,它只针对所要负载的流量来做负载、做分发;而不做负载的流量,核心交换机不会转发到LTM设备
两种连接模式的对比:
串行连接:
1. 特点:F5设备串接在交换器和服务器之间。
2. 优点: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向清晰,易于管理,排查故障容易。
3. 缺点:根据服务器数量和F5设备端口密度决定是否在其中增加交换机,需要改动网络结构,增加连接链路,非负载流量也经过LTM设备,降低 设备运行效率。
并行连接:
1. 特点:旁路连接在交换机上,分单线连接和双线连接;
2. 优点:不受端口密度影响,扩容容易,尽可能小的改动网络结构,应急措施简单;
3. 缺点:根据应用情况选择不同的配置方法,逻辑结构和数据流向复杂,不容易排查故障,运维成本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