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02日漏签0天
万佛湖吧 关注:1,081贴子:9,54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8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万佛湖吧
>0< 加载中...

被淹没的老梅河究竟是啥样子,您知道吗?【文/图】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自从龙河口水库主坝那一年合拢起,
梅河镇老街、护城墙连同它的传说和记忆,
就被淹没在碧波浩渺的水库里、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河里···
您记忆里的老梅河是啥样子的?
@鹰之队summer @LOVE路小雨 @追梦人love梦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1
梅河镇又称中梅河,20世纪50年代末被拆迁,至今已55年了(注:作者作文时间约在2010年前后)。然而它那独特的镇容镇貌和繁华的景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中,忘记不得。
当年的梅河镇是舒城县西南山区明珠、大别山东麓商贸集散地,向来有“第二县治”之称。梅河镇建于何时,邑志上没有明确记载,民间传说始于唐宋时期;后随朝代更替,时兴时衰,历时一千多年。从老梅河拆迁过程中所发现的历史遗存来看,属唐宋时期的遗物很少,多为明清时期。 梅河镇地处杭埠河中游,因受洪水威胁,河道护提屡修屡毁,直到清代后期由驻镇商家集资,用花岗岩条石和桐油石灰作材料砌成沿河护城墙。墙高约10米,长约1500米,坚固结实,宏伟壮观,由北向南望去象座石头城;护墙两端还各建一座护镇碉堡,远看又象一座古城堡。

龙河口水库主坝合拢处,我的前辈们筑起人墙以阻滞水流。
@lc_melody @我是楼上的嗷 @laicmei


2025-07-02 02:17:49
广告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2
古镇位于巴洋河与乌沙河会合处之龙河口,镇郊的东、西、南是红血畈、梅家畈和王家畈,良田万亩,土地平整肥沃,干旱无忧,素有“锹泥碗饭”之称。“三畈”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荫翳。东南是舒城四大名山之一的高峰山,晨钟暮鼓,香客云集;西南是狮子山,雄姿威武,跃跃欲试;狮子山下的兴隆堰川流不息,灌溉“三畈”田地。镇西门外约500米处有一高台地(土墩),传为古城遗址,墩上有一土地庙,庙四周是高大的枫树。夏天这里是鹭鸟栖息地,成千上万的白鹭,或飞翔于天空或觅食于田野或嬉戏于河畔,自由自在,和谐欢乐。镇北隔河的大梅山和栲栳山居高临下,纵观全镇,成为把守梅河镇的一道天然屏障。
梅山巅峰有一地藏庙,九十九间半房屋(组成的庙宇群落),气势恢宏,庙内布满惩罚世间恶人的刑具,令恶人胆寒。(大梅山和栲栳山)两山之间的峡谷为镇北的唯一通道,原为山区的人行大路,抗战时期修通公路可通行各种机动车辆。峡谷两侧的梅山下小山坡上梅仙亭、惜字炉建筑雅致,有石桌石凳,是纪念汉南昌尉梅福在此隐居、修炼成仙的。其东侧栲栳山下有一座规模不大的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求子的香客络绎不绝。由观音寺北行约百米,便是两山连接的梅岭(今为梅岭进水闸),站在岭上回首望去,峡缝中微露梅河镇容貌,恰似长龙衔珠,神奇极了。
傍镇而过的龙河水清见底,鱼虾嬉戏,水鸟成群。镇东就是龙河口两山之间一处豁口,巴洋河与乌沙河会合后由此而东流。这里就是民间流传的仙人斩蛟龙为民除害的龙河口(龙豁口)。
@静听万佛湖声 @雪中剑——寒 @anQQ1980422382
http://i03.pic.sogou.com/c8781a77b5ff6bdf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 3
梅河老街(呈)由北向南走向,市面排列有序,清一色砖木瓦结构,粉墙黛瓦,全是二层楼的典型徽式建筑。街道约4米宽,中间用条石、两边用鹅卵石铺成,既方便人走,又方便手推独轮车通行。沿街走廊雕梁画栋,(商家)鳞次栉比。镇的南北东西均建有闸门,每到夜间四门紧闭,再加上更夫鸣锣巡更,盗贼难以进入。北门建在护城墙中央,门头上书有“智山仁水”四个大字,门前有18级台阶通向河边,人们的生活用水以及洗衣洗菜,都是通过这里下河(去取用与洗涤)的。街道内,大都是一些有金字招牌的米行、茶行、洋货行、山货行、布庄、药店、银号、当铺和京广杂货店,也有少数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如肉铺、茶馆、浴池、豆腐坊、糕饼坊等。

@69ang84uan @xz6ws @如果静常在 @落拓也优雅
@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 4
镇西门外有块公共场地,边上有座“万年台”专供人们集会和娱乐之用,这是清乾隆年间由“查仁孝堂”出资所建,民国11年重修,工程雄伟精良。“万年台”前石狮分立左右;琉璃瓦屋顶的四角挂有铜铃,风吹铃动,音脆悠扬;台顶绘有百鸟朝凤,栩栩如生;台中央屏风上书“一片清平雅颂声”六个大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参军的重要场所。家住该镇东湾的武大仓(原县政协副主席)当年只有15岁,就是在此受到宣传教育后同一批爱国青年参加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的。离万年台不远,有一所中心学校,学校设六个年级,开国文、算术课;抗战时期还增开军体课,与万年台共用一个活动场地。
老街中央有一座城隍庙,庙中的城隍老爷是用檀香木雕刻而成,像活人一般。判官分立(老爷)两旁,手捧“善恶分明”的执法牌,向人昭示公正廉明。大殿横幅匾额为“理阴赞阳”,两边对联为“风助雪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随雨势黑满天地不多时”。庙中香火缭绕,(香客)多为祈求城隍老爷救苦救难的平民百姓。

梅河在哪里,梅仙能告否?
@城关幸福彩吧 @围业佶 @解语花536 @1348079945


  • 兰舟一笑
  •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 5
梅河镇水陆交通便捷,(商贸)生意十分兴隆,是大别山东麓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陆路东达桐(城)、庐(江),西连霍(山)、金(寨),南到岳(西)、潜(山),北通六(安)、合肥;水上竹排,来往如梭,上到晓天、五显、河棚;下行三河、巢湖、长江。特别是丰水季节,竹排、乌逢船排成一字长龙,穿流河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山区的生漆、桐油、茶叶、木材、毛竹、红炭、烧柴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往山外,又从山外运回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用品,再由这里批发到各处山区。特别是抗战时期,国民安徽省政府迁到立煌县(1932年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国军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国民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的统治,划安三省交界部分边区设县治、称“立煌县”,即今金寨;卫立煌,安徽合肥人,曾担任孙中山卫队卫士)后,那时没有汽车,这里成了(往大别山区和省政府)运送战略物资的重要通道之一,(路上的人们)肩挑手推(车),人流如潮。
【特别说明:上述各楼层文中小括号多为本帖楼主加注的说明与背景解释。】

这个图片里的街道模样不是老梅河的粉墙黛瓦的二层楼典型徽派建筑!
@cyxran1314 @现在进行668 @1171674868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 6
1937年日军侵入舒城(原文作者有误,据史志记载,日军轰炸舒城、庐江始于1938年5月,6月8号侵占并祸害桃溪、舒城城关镇等地),国民县政府迁至梅河镇,加上大批难民涌入,还有合肥培中烟厂、山东啟化印刷社等企业流亡到此开业,原来只有3000多人的山镇,猛增到10000多人,给小镇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原东、西、南三门不断向老街外延伸,一大批小作坊应运而生,建筑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成倍增长。各行业从业人员由原来的250余人增加到1700多人。附近的农民纷纷种起蔬菜,办起豆腐坊、糖坊、酱坊、小吃店、小旅店;远一些的山区农民,也不断前来卖柴卖草和农副产品。此时的梅河镇不仅进入历史鼎盛期,还成了皖西南军事战略要地。国民党某部军长张干率领一个军驻扎在距此不远的巴洋河、范家店、毛竹园一带,军部设在毛竹园余家畈蒋家大屋。当时五板桥以上,由高敬亭领导的新四军四支队驻守,司令部设在西港冲钝斧庵,政治部设在东港冲韦家大屋。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日军未敢贸然进犯老梅河。

@超级天天天丶 @xbyl西伯利亚狼 @我心中沉浮 @数学死对头


2025-07-02 02:11:49
广告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追忆老舒城的梅河镇》 7
1947年7月(此处的7月,作者疑似是指农历,因为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起始于1947年8月7日,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别山并到达)舒城,梅河镇以上的西南山区是(共产党)游击队根据地,而梅河镇以下则是国民党统治区。敌我双方相互拉锯,一会我游击队占领,一会是国军反动武装来“扫荡“,梅河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大梅山和高峰山上的庙宇就是在此间争夺战中毁于战火的。当时梅河镇(老百姓)关门闭户,生意萧条,走向历史上的低迷时期。
1948年12月,梅河镇正式解放,区、镇民主政权宣告成立,避战乱的群众纷纷返回家园,商店开门,手工业复工,梅河镇又呈现了生机。为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府建立了粮库(粮站前身)、银行、医院、供销社、百货分销处,随后又兴办了纺织厂、粮油加工厂、木器社、铁业社、缝纫社等手工业社、组。梅河镇又走进了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说明:上述各楼层文中小括号多为本帖楼主加注的说明与背景解释。】
【特别鸣谢网友@滑稽的小傀儡 提供的原文链接】


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啪啪啪丶丶无敌 @wm584904724 @free季鹏飞 @沈默入迷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舒城县城旅游景点——三、梅山晓烟
龙舒八景之三的“梅山晓烟”,是指舒城县城西南30公里之梅山。梅山位于杭埠河上游北岸,南岸为古老的梅河镇。杭埠河此段山洪暴发时,河水奔腾澎湃,波涛汹涌,直泻巢湖。而平时则水平如镜犹如恬静的少女。天气晴朗时,河上笼罩着一片轻纱似的晨雾,梅山顶上也是烟云缭绕,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相传汉代南昌尉梅福(字子真)辞官后归隐此山,修炼成仙。山上原有梅仙洞、梅仙祠今均不存在了。
抗日战争时,梅河镇为舒城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县动员委员会设立于此,领导抗日救亡团体在全县范围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县动委会创办的《舒城战报》,报社就设立在梅山上。
1958年龙河口水库建成【楼主注:1958年只是梅河镇搬迁、水库大坝开始建设】后,梅河镇已拆迁,另建龙河口镇【楼主注:当时叫“新梅镇”】。梅山三面环水,更有仙山琼岛之感。站在梅山可以饱揽湖上点点渔帆和西南苍翠群山之美,实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游览胜地。(转自“谢晓多的博客”)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舒城“梅”地之涉及
在舒城西南约五十里的杭埠河北岸,有一座梅山,通称“大梅山”,今属龙河(口)镇,南滨龙河口水库。“梅山晓烟”,为旧时龙舒仙山琼岛。
“门前雾散随香袅,山上云飞有鹤鸣”。在梅山之东北坡下有个“迎峰庵”,上距梅仙洞不远,又名“梅仙祠”。抗日战争时县动委会《舒城战报》社设在庵内,后毁于战火。据说山峰石洞有梅仙,可能“梅仙洞”的由来缘于此吧。祷告祈求梦里仙,自言梅是意中缘。联云:“峰上有仙,焚香可告,意中无我,获佑自多”。
在梅山之南麓大道的北侧有一座茶亭。只是这此处现已成为龙河口水库淹没区。联云:“龙口茶香常歇足,梅山烟景最宜人”。
在梅山中的东北坡的“梅仙洞”,下距迎峰庵(梅山祠)不远。相传汉代梅福辞官归隐此山,在此洞中修炼成仙,故名。梅福,汉代九江郡寿春县(今寿县)人。字子真,少学于长安,后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及王莽专政,乃弃妻子去九江,后有人遇之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已变姓名为吴市门卒。见《汉书·梅福传》。关于梅福成仙事,江南各地以至闽、粤,传说甚多,均属附会。洞今已毁。
舒城与“梅”有牵连的还涉及此地的梅河镇。梅河镇,通称“中梅镇”。位于杭埠河上游南岸,隔河与梅山相望。一九五八年建龙河口水库,镇北迁,另建成新梅镇,即今之龙河(口)镇。原镇址现已没于龙河口水库水底。
梅河镇中记载有城隍庙。大殿有联“恶者享荣华,终无结局;善人遇磨难,自有收场”。联者杨阁成,清末曾任晓天镇巡抚,字瑞麟。另联“不用烧香,只要生前能改过,还须积德,自然死后得公平”。“进得门来,莫光光,磕磕头去;返回家去,要细细、扪扪心来。
城隍庙前戏台联“看恶棍淫徒,耀武扬威能几日;是忠臣孝子,含冤负屈不多时”。另联“报应莫嫌迟,虽假面登场,心里要思台上事;施为休弄巧,纵新腔协律,戏中即演世间人”。
{文/搜狐博客:湏子}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38年日军侵占舒城县城···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舒城人民修建龙河口水库系列老照片之四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安徽舒城:“晓天府,汤池县,中梅河好比金銮殿”!】1
万佛湖镇前身是中梅河,中梅河坐落在五老山下、大河西边,今天的万佛湖正中间。清朝时候这里设立了“晓天司”。谚曰:晓天府,汤池县,中梅河好比金銮殿。意思是说中梅河建筑堂皇,自古就是仅次于城关镇的舒城县第二大镇。
中梅河街道总格局是南北主大街,约1500米;东西次大街加东湾草市,约2500米。十字街之外还有永成、永安和河北等几条小街。十字街修建四道闸门,全用水磨砖砌就,严丝合缝;门框是从江南太平县购来的青石,宽窄厚薄,像木板一样规整,平滑坚固;对开的闸门,铁皮铜钉,钢板穿条,构造坚牢,古朴凝重。其中主大街上的临河北闸门和迎水南闸门最为壮观。北闸门上方书写“智水仁山”四字,字体粗重;南闸门上方书有“溯石枕流”四字,笔势雄浑。东闸两门头上前书“迎旭”、后书“曙光”,西闸门头上写了“德渊”二字,字体清秀典雅,令人赏心悦目。傍晚暮鼓一敲,四门关闭,固若铁桶,无法进入。民居都是青砖小瓦,屋舍整洁。街道铺的是鹅卵石,青石条嵌在当中,专供独轮车行驶,所以留下了很深的沟槽印记,记录着古镇的沧桑。


2025-07-02 02:05:49
广告
  • 夕颜老头
  • 英雄豪杰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安徽舒城:“晓天府,汤池县,中梅河好比金銮殿”!】2
中梅河上通湖广,下达镇江【楼主注:民国时期,镇江为江苏省会】。最繁华的时期是抗日战争爆发,舒城县政府以及大小机关迁到这里之后,中梅河人口猛增到一万多,街道占地五平方华里。当时国共合作,县长陶若存经过上海留日学生救亡工作团团长李竹平的工作,成了民主人士,担任了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对组织活动很有帮助。中共县委先后书记鲍有荪、徐平、严佑民等在这里借国共合作的东风,组织了工抗、青抗、妇抗、商抗等民众组织,抗日气氛热烈,抗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1939年,徐建楼任县委书记初期,在梅山上召开了一次各区委书记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那次会议对全县抗战工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当时胡泽润主办的《舒城战报》的报社就设在中梅河对面的梅山上,对这次会议作了及时报道,影响很大。
那时的中梅河,河下舟船排筏,卸货上货,载物渡人,日夜繁忙;街上商家密布,商贾云集,叫买叫卖,计货兑账,付钱找钱,送贾迎客,一片杂乱,一片昌盛。街上大小商铺近千户,家家悬挂着金字招牌,闽广台糖、红白蜡烛、扬州丝绸、药材大枣、生漆桐油、板栗老姜、毛坦厂雨伞、景德镇陶瓷,或销或购,各有财路。最著名的是钟、陆、聂三家,钟家财大气粗,常做善事;陆家联保主任、商会会长、财政局长系于一身;聂家大船载货,声势显赫。

1939年,县委书记鲍有荪(来源:《文化舒城》)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8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万佛湖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