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写作立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就算是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开头都会加上:大清乾隆年间在保定府境内有一家小茶楼里边王小二正在热火朝天的干啥干啥。究其原因恐怕要到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吧。出自易经的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总纲领,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具体说应该说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从而也就产生了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的天时地利人和,医家的天人相应。由于这一立意也过于高大上,易经又被称之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后代自伏羲氏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改变这一境界,就连孔子也只能述而不作。能有这样的立意使得炎黄子孙无比幸运,因为它把人加了进去,西方哲学是以神为基础,人是神造的,中国却是在造神,你所拜之神哪个不是你的祖先,太上老君,关二爷哪个不是,就连网上有一点特殊之处之人都能被称作大神…其实中华民族没有敬神的传统,只是祭祀祖先,而祭祀祖先也没什么不好的,这是中国寻求长生之法,西方人认为信上帝得永生,国人却只求名垂青史。让你来选你是要信上帝还是名垂青史?其实也不用被这样高的立意吓到,中国哲学不是如西方哲学一般在象牙塔中整天研究什么两个终极问题: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国哲学是用来指导人生产生活的学问。道德经中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天地尚不可久何况于人。意思是说天地变化无常不了长久下雨大风,人又怎么会一成不变呢。就是以此来形容人生无常。你感觉这个离你还是很远,那就说点你可以理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是天地对人的影响?中国用五行学说完美解释了这一现象。不要以为阴阳五行是什么迷信,它可是中医理论基础,用来解释气的运行,五脏对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的天人感应更是了不起,从西汉时期张仲景开始,中医就认识到人体的七日节率,月节率,年节率,举个例人怀胎280天,7X40,不但如此,动物也是一样怀孕天数绝对是7的倍数。这也就是为啥7天一个疗程。而且感冒好的日子却对是7的倍数,这在伤寒杂病论里有记载。你说不对啊,有时我3天就好了,那是因为药物把症状压下去了。还有辩证论治,什么地方人在什么节气吃什么药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阴历跟二十四节气只有农民种地用的到。中国社会处处都在用,阴历又叫农历、夏历。农历可以理解,农业社会农耕为主,夏历的意思是夏代历法,没错,就是夏商周的夏,厉害了我的夏历,流传时间之长可以跟易经相提并论。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的阳历,不信去看每个节气对应的阳历不出三天。还有就是星期中国也不是没有用过,只是中国叫做:金木水火土月日这就是星期七为啥叫星期日。谈历法自然也是谈天地人合一。当然这里只是为了谈天人合一简单介绍以后可能会展开说。因为立意太高,但是结果却太过接地气,中间有太大空间发挥,所以中国哲学一直是老树发新芽。当然走偏路的也有。所以西方人就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孔子也不过是一个教育家。在哲学家看来,教育家只能算是不入流。中国本来就没有哲学这一名词,孔子也没有说过自己是哲学家。在教育家看来哲学家也是不入流。其实我也不想用哲学这一名词,只是对外盲目崇拜久了,我用一个“道”来代替怕有人接受不来。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