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飞测生物科技...吧 关注:5贴子:117
  • 0回复贴,共1

预警!江淮、黄淮小麦赤霉病加重流行风险大,呕吐毒素快速检测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正值冬小麦孕穗抽穗期,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期。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期,江淮、黄淮冬麦区降水显著多于常年,并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将加重赤霉病发生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一、赤霉病了解一下: 一是小麦主栽品种均无抗性。我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以扬麦系列、郑麦9023、镇麦系列、西农979等为主,对赤霉病的抗、耐病性均不强,部分品种在多雾霾(露)天气下即可暴发流行。 二是田间菌源极其充足。3月下旬-4月初调查,稻桩枝带菌率0—35%,平均5.38%(2017年1.26%,2016年2.58%),是大流行2012年的3.34倍,为2000年以来第二位。 三是小麦苗情复杂。地区之间、田块之间、同一田块中生育期参差不齐,受去年秋播麦子播期较长和今年春节过后气温偏高的影响,生育期早于去年同期,制种茬、西瓜茬等早播的已于4月10日见花,迟播的直播稻等茬口,扬花期推迟到5月5日前后,生育期略迟于去年同期,整个小麦抽穗扬花期拉长,前后25天左右,增加赤霉病的发生概率。 四是气候条件有利。我区常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降雨、雾霾、露等高湿天气相对较多,与小麦扬花灌浆期高度吻合,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的侵染和再侵染,加之今年3月上旬以来阴雨、雾霾天气较多,时晴时阴,气温变化比较大。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4月份我区阴雨(雾露)比常年多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左右,高温多雨(高湿)天气极有利于子囊壳的成熟、传播及危害,导致赤霉病大流行。
五是农民防控积极性不高。受粮价走低、去年赤霉病发生较轻存在侥幸心理以及“一喷三防”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农民防控赤霉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小麦赤霉病自然大发生。


IP属地:江苏1楼2018-04-25 16: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