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03,212贴子:12,608,438
  • 18回复贴,共1

《国史考异》关于铁铉济南守城战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刚好有关于这件事的贴,发个帖蹭蹭经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5 23:15回复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所率伐燕军在白沟大败,燕兵“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郭英溃而西,景隆溃而南,尽丧其所赐玺书斧钺,走德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05 23: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当年五月,朱棣率燕军追击李景隆败军,庚辰(十六日),在济南城外再次大败李景隆,“斩首万余级,获马万七千余匹,余众悉降,尽散遣之”,李景隆单骑南奔。惟有“济南城守不下”,因此,朱棣命诸将攻之,辛巳(十七日),又“堤水灌济南城”,但始终未能破城,至八月戊申(十六日),燕军解济南围,还师北平。(《明太宗实录》)
      《实录》中关于济南之战的内容,就仅此而已,济南被围三月,其间攻守胜败之事,皆讳而不言,甚至连守城者为谁,都不置一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05 23:16
      回复
        而后世史书关于济南之战,又增添了一些内容,基本大同小异,主要是有两条:
        一是铁铉诈降,计赚朱棣,『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明史》)
        二是铁铉借太祖名号逼退燕兵,『燕王大怒,乃以驳击城。垂破,铉书高皇帝神牌悬城上,燕兵不敢击。』(《明史纪事本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05 23:1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05 23:2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05 23:23
            回复
              居然守了那么久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5-06 00:03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潘樫章这里的考证还是十分精到的,这两件铁铉的济南守城事迹,很大可能,都是后人书写革除史事时的一种历史想象罢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建文的那句著名的“毋使负杀叔父名”;朱棣靖难利用朵颜三卫骑兵,“天下既定,徙宁王南昌,徙行都司于保定,遂尽割大宁地畀三卫,以偿前劳”;以及齐眉山之战“徐辉祖斩燕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云云,皆不足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06 13: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跟项羽绑架刘邦父亲阻止刘邦攻城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刘邦不吃这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11 12:26
                  收起回复
                    好帖子,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9-24 19:3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10-08 0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