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莱的《杀意》、Ricahrd Hull的《伯母谋杀案》(台译<<謀殺我姑媽>>)及克劳夫兹的《十二点半从克罗伊登起飞》并称“世界三大倒叙推理”的说法大抵是源于1950年代时东京创元社为宣传同为大久保康雄所译的这三部作品而合称而来,而当时大久保会择取这三作翻译则是源于乱步在他的《倒叙侦探小说》与《再谈倒叙侦探小说》两篇文章中举例过这三作
不过乱步文里其实还举到一部,是直到前年才日译的伊登·菲尔波茨《极恶人的肖像》(即《赤发的雷德梅茵家族》作者,我国曾出版过他的A Voice from the Dark的日译缩编版《幽灵的悲鸣》),但正由于当时它没有第一时间被翻译,加上日本人喜欢选三大而不太选四大(如三大奇书,日本本土不太说四大),所以丧失了跻身为世界四大倒叙推理的机会(笑)
准确来说,倒叙推理不是一个太精确的翻译,它的原称为inverted detective story,而文学上的倒叙的英语则是flashback,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所谓倒叙推理不是指真的倒叙叙事,而只是颠倒原本侦探故事的叙事顺序的叙事(有些译者为消除歧义就曾把它改译为“反叙式推理”一词),倒叙推理这个词本身也是传播自乱步,乱步本人即钟情倒叙推理者,并以该类别的短篇《心理测验》闻名,他在战前就借过《心理测验》来向日本读者介绍所谓「倒敍探偵小說」(敍为日本战前旧体字的叙,探偵小説即侦探小说),后来作为外来语进入中文
对于《杀意》这部作品的类别,乱步在他的文集《幻影城主》中也曾特地把它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作比较,认为《卡》虽有把真凶是谁的谜团放到了最后,但整部小说过程本质并无解开犯罪之目的,而《杀意》看似凶手上来就明示,并正面描写犯罪心理,但其中也有周全的诡计并最终为侦探破解,反而比《卡》更有解谜推理之趣,因此倒叙侦探小说并不因缺少猜凶手的环节而丧失推理小说的特质(当然这是乱步的见解,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乱步文里其实还举到一部,是直到前年才日译的伊登·菲尔波茨《极恶人的肖像》(即《赤发的雷德梅茵家族》作者,我国曾出版过他的A Voice from the Dark的日译缩编版《幽灵的悲鸣》),但正由于当时它没有第一时间被翻译,加上日本人喜欢选三大而不太选四大(如三大奇书,日本本土不太说四大),所以丧失了跻身为世界四大倒叙推理的机会(笑)
准确来说,倒叙推理不是一个太精确的翻译,它的原称为inverted detective story,而文学上的倒叙的英语则是flashback,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所谓倒叙推理不是指真的倒叙叙事,而只是颠倒原本侦探故事的叙事顺序的叙事(有些译者为消除歧义就曾把它改译为“反叙式推理”一词),倒叙推理这个词本身也是传播自乱步,乱步本人即钟情倒叙推理者,并以该类别的短篇《心理测验》闻名,他在战前就借过《心理测验》来向日本读者介绍所谓「倒敍探偵小說」(敍为日本战前旧体字的叙,探偵小説即侦探小说),后来作为外来语进入中文
对于《杀意》这部作品的类别,乱步在他的文集《幻影城主》中也曾特地把它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作比较,认为《卡》虽有把真凶是谁的谜团放到了最后,但整部小说过程本质并无解开犯罪之目的,而《杀意》看似凶手上来就明示,并正面描写犯罪心理,但其中也有周全的诡计并最终为侦探破解,反而比《卡》更有解谜推理之趣,因此倒叙侦探小说并不因缺少猜凶手的环节而丧失推理小说的特质(当然这是乱步的见解,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