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400,511贴子:27,830,311
  • 9回复贴,共1

过来人对心理学的思考,仅个人观点,权当抛砖引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心理学的思考
心理问题分为很多种,比如焦虑,抑郁,躁狂,反社会等等。在此,我不会对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作分析,也不会对药物治疗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只对他们的共性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薄看法。
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社会的,或是自己天生的敏感性格。也可以归结为一点:安全感的匮乏。安全感的匮乏,也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习得的。人的经历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很可能伴随人的一生,成为秉性。一个人若长期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中,那么,他的思维方式也必定受到严重影响。他每天思考(焦虑)的,他最关注的,永远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获得安全感。其他社会生活话题,在他心中都会成为附件。若长期不能获得安全感,便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会影响一个人的安全感。这样看来,改善人际关系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但是,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这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没有安全感,没有底气,没有自信,这种人际之间的交往往往是不对等的,往往显得沉闷,压抑,别扭,不自然。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或是不经意的“讨好”别人;或是伪装出强势的气势压倒别人“保护”自己;或是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总觉得自己的看法低级幼稚,说出来会让人嘲笑;或是自己的看法明明是正确的,甚至非常出彩,但却不敢说出来;或是说出来但却轻易地被别人的看法“带走”,显得自己很没主见;更为严重的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有些人会为了改善人际关系刻意锻炼自己,但往往收效甚微,或是付出与收获不对等,因为没有地基,没有干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和不如意反而加剧了自己的挫败感。
在那种压抑的,迷迷糊糊的,不真实的状态中,做任何事都是模模糊糊的,不知所然。即便很努力,事情很大可能也做不好,自己的真实能力会被无情的湮没。这往往会给别人一种笨,悟性差或总是用力过猛的感觉。心理疲劳会扼杀一个人的能力,激情,欲望,天赋,兴趣,还有自信和气场。
解决心理问题,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有心理问题的人,长期生活在焦虑,压抑,无助,失落,痛苦,亢奋,抑郁之中。长期的心理疲劳,往往显得缺乏活力,很多事情没兴趣,很多事情不想做,给人很懒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假象,根源还是习得性无助。若是靠毅力或打鸡血强迫自己去努力奋斗,虽然这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只能强撑一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加剧自己的挫败感。因为自身活力与目标极不匹配。活力不能靠打鸡血来提升。成功学只告诉了我们要努力,要奋斗这些废话,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都归结于是否努力是否大胆,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提升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
怎样提升内在的自己呢?对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首要的一环,是放松。放松并不等于啥事都不做,不等于休息,不等同于做放松训练。这些所谓的放松都只是形式上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真正意义上的放松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格局,一种主观感受上的轻松状态,也是一种没有目标的状态,心理上的重荷会减轻。这种没有目标不是茫然,而是对心理问题有了深刻认知后的释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放下。若不是释然,纵使休息再久,做再多的放松训练,游再多的千山万水,也是枉然。要做到放松,首先是对心理问题的深刻认知,其实是要排除外界环境的影响。外境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尽力就好,尽量沟通就好。
当真正放松后,才会有自发性驱力,那些消失已久的兴趣才会逐渐恢复,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激情,做事的成功率才会高,内心的力量也会增强。要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去体验自己的成功,去感悟那些细节。不用太功利性,任何事都是相通的,做这件事时很有条理,细节也做的很好,放在工作上也一样。长期压抑的人是很难做好细节的,因为心累,思维散乱,能力不足以做好细节,导致整件事做糟,老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是太抠细节,变成了强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也死抠,成了超出正常范围的完美主义者,总觉得要像机器做出来的那样,精确到小数点后N位才能让别人满意。本质上还是不安全感在作祟,太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
许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自信是锻炼出来的。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但是很片面。就像建房子一样,地基不牢,这房子是不牢靠的。锻炼也许能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终究是不究竟的。若没有多少干货,非得夸夸其谈,言之无物,也没多少意义。活得自信,最终还是要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有了硬实力,才能有软实力。否则软实力便无从依附,只能靠想象获得。
自信来自于一点一滴的成就感,不是靠强行的锻炼而来,更不是靠打鸡血获得。没有干货,任凭如何锻炼,如何打鸡血,也不会有真正的自信。自信非天生,她是在后天的活动中逐渐习得的。同样的,自卑也是在后天的活动中逐渐习得的。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首要的是放松,放松下来后,各种兴趣才会逐渐恢复,自己的天赋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做出来的事才能让自己满意,即便别人不满意,自己也能淡然,毕竟已经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了,没啥自责的了。
成就感并不一定是要做成多大的事,而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没有受到压抑。也许开奔驰宝马,开保时捷,开法拉利,有海边别墅,有一个颜值高身材好的老婆,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是很有成就感的事,但这并不等同于成就感。对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自信是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逐渐增强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靠成功学得来的激情经不起检验,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
随着成就感的不断获得,自信不断提升,说话也会越来越有底气,整个人的气质面貌会不断得到提升。人会变得更加宽容大度,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合作会变得越来越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偏激或是没有主见。会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平等的对待他人,既不会咄咄逼人,也不会唯唯诺诺。
在自信提升的过程中,做事情会更加的有主见,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会越来越优秀,对周围亲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感觉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模模糊糊的感觉会逐渐消失,一些之前未曾发现的属于自己的天赋也会自然的显现出来,会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笨小孩。以前觉得的一些特别难的事情,需要不断强迫自己拿出激情,拿出干劲,穷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只是因为自己精神不在状态,对整件事情缺乏整体把握,且由于长期的压抑失去了做好关键细节的的能力的原因。也由于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敏感,不够沉着,心理素质差,不能处理好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各个方面大大小小的事情,使得一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变得非常困难。
在提升自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些都是纸老虎。因对某些事情缺乏经验,会导致无从下手。问明白了再做总是没有问题的,或是靠一种做其他事情的经验。毕竟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他们的共通之处。有些从没做过的事情,但一看就感觉应该怎么做,也就是一种直觉,而且这样做很可能也是正确的,而且错也错不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需要着重指出的关键问题,就是自发性驱力,他是强迫的反面。是在心理放松,没有压力的和谐心境和环境的条件下习得的。她是动力的根源。是爱自己和被别人爱的综合。要先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爱别人和得到别人的爱。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使用心理疾病这个词。因为从根本上,我不觉得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也不愿意将有心理问题的人与正常人割裂开来,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正常人,只是长期压抑,情感未得到满足而已。正因为不是疾病,反而比疾病更加麻烦,需要付出的东西更多。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IP属地:四川1楼2018-09-03 18:10回复


    IP属地:四川2楼2018-09-03 18:36
    回复
      2025-07-25 18:49: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己顶下


      IP属地:四川3楼2018-09-03 19:05
      回复
        若是靠毅力或打鸡血强迫自己去努力奋斗,虽然这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只能强撑一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加剧自己的挫败感。因为自身活力与目标极不匹配。活力不能靠打鸡血来提升。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9-03 22:31
        收起回复
          自己顶下


          IP属地:四川5楼2018-09-15 15:31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04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