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能够给人幸福感。
以致于甜食成为了很多女孩子的心头最爱。
每当不高兴的时候就去吃点冰激凌、甜甜圈、蛋糕、糖果啥的,心情立马放晴,吃上一口简直幸福到爆。
即便是满满的卡路里,但真的很难去拒绝这份甜蜜感啊!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份甜蜜幸福感恰恰也是危害健康的根源。
糖吃多了会怎么样?
很多人认为:糖吃多了不就是会长胖吗?
如果你认为只是长胖的话,建议你好好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澳大利亚导演 Damon Gameau,拍了一部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That Sugar Film),影片主要记录了他吃糖后的身体健康变化。
当然,吃糖并不是在吃白糖,而是吃一些我们日常会吃的食物,比如:果汁、谷物、奶酪、吐司等食品,每天摄入40勺(约160克)的糖分,持续60天。
实验前,他身体各项健康指标正常。
实验中,他陆续出现了:腹肌消失,出现赘肉,无精打采,精神不济,喜怒无常,吃甜食会开心,一停止吃就会情绪失落,脸上长出了粉刺,还出现轻微脂肪肝症状。


60天后实验结束:他的腰围增加了 10 厘米,长胖了8.5千克。

看完是不是感到了被糖分支配的恐惧?
糖分会带来哪些危害?
1
糖 vs 发胖
女孩子们爱吃甜食,但下定决心减肥的第一条戒律就是:忌糖!
过多的食用糖分会使人发胖,我们都知道。
案例中那长胖的8.5kg体重,长粗的10cm的腰围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糖分,是能量来源,也是肥胖原因。
在你每一次摄入过多糖分的时候,它们都在你的身体里悄咪咪的扎根成长,然后以你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身上的脂肪。
可以说:你长的每一寸脂肪,糖都出了贡献。
当你变得肥胖后,你离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的距离也近了很多。

2
糖 vs 肝脏
肝脏是人体用来解毒的器官。
日常生活中,我们只知道喝酒会伤肝,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糖也会伤肝,过多的摄入糖分会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比如:果糖。
哪些食物中会存在果糖呢?
其实很多。我们常见的各种甜饮、蛋糕、面包、糖果、蜂蜜以及水果等。
仔细看看食物配料表中,你可能会发现【果葡糖浆】的字样,它就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摄入比想象中多得多的糖分,当人体无法代谢这些糖分,变成一种肝毒素,最后转化为脂肪。
对于肝脏来说,过度摄入糖分和过度饮酒差不多,都有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的危险。

3
糖 vs 大脑
不管是苦后回甘的巧克力,还是酸甜香浓的草莓夹心,它们带给你快乐的同时,也会给你造成伤害。
在前面《一部关于糖的电影》记录中,我们也会发现:吃糖会上瘾!
当我们每日摄入过量糖分后,大脑就开始对糖分产生依赖性,影响大脑的兴奋中枢,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爱吃糖。
吃到糖就会变得快乐和兴奋,但是只要停止吃糖就立马消极和难过。
相比瘦子,胖子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快乐状态。
所以就会陷入【吃甜食——发胖——更想吃甜食】的恶心循环。

4
糖 vs 心血管疾病
国外的饮食习惯中【高糖、高热量、高脂肪】是特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高发的原因。
而中国,据统计,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我们以为吃多了盐才会导致高血压,但是吃多了糖,血压飙升得更快,只需要几周的超糖饮食,就会轻易的改变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多喝一瓶600ml的含糖饮料,人体微血管功能和大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患高血压的几率也比正常人高约18%,患高血脂的风险升高32%。

糖,要少吃!
糖分摄入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只是味觉上感觉的甜。
有些添加糖藏匿于夹心饼干中、乳酸菌饮料里、饭桌上的糖醋排骨、你手里的那瓶可口可乐……无处不在,躲也躲不掉。
当然,不是让你完全戒掉糖,我们没必要避讳,甚至刻意躲它。
在正常摄入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享受糖分带来的幸福甜蜜感哦。
那么我们该吃多少才算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g,控制在25g以下最好。
50g感觉很多?
当它融入在食物中,你就没办法统计啦!
所以,还是少吃糖吧!
关注我,获取更多养身知识!
以致于甜食成为了很多女孩子的心头最爱。
每当不高兴的时候就去吃点冰激凌、甜甜圈、蛋糕、糖果啥的,心情立马放晴,吃上一口简直幸福到爆。
即便是满满的卡路里,但真的很难去拒绝这份甜蜜感啊!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份甜蜜幸福感恰恰也是危害健康的根源。
糖吃多了会怎么样?
很多人认为:糖吃多了不就是会长胖吗?
如果你认为只是长胖的话,建议你好好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澳大利亚导演 Damon Gameau,拍了一部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That Sugar Film),影片主要记录了他吃糖后的身体健康变化。
当然,吃糖并不是在吃白糖,而是吃一些我们日常会吃的食物,比如:果汁、谷物、奶酪、吐司等食品,每天摄入40勺(约160克)的糖分,持续60天。
实验前,他身体各项健康指标正常。
实验中,他陆续出现了:腹肌消失,出现赘肉,无精打采,精神不济,喜怒无常,吃甜食会开心,一停止吃就会情绪失落,脸上长出了粉刺,还出现轻微脂肪肝症状。


60天后实验结束:他的腰围增加了 10 厘米,长胖了8.5千克。

看完是不是感到了被糖分支配的恐惧?


糖 vs 发胖
女孩子们爱吃甜食,但下定决心减肥的第一条戒律就是:忌糖!
过多的食用糖分会使人发胖,我们都知道。
案例中那长胖的8.5kg体重,长粗的10cm的腰围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糖分,是能量来源,也是肥胖原因。
在你每一次摄入过多糖分的时候,它们都在你的身体里悄咪咪的扎根成长,然后以你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身上的脂肪。
可以说:你长的每一寸脂肪,糖都出了贡献。
当你变得肥胖后,你离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的距离也近了很多。

2
糖 vs 肝脏
肝脏是人体用来解毒的器官。
日常生活中,我们只知道喝酒会伤肝,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糖也会伤肝,过多的摄入糖分会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比如:果糖。
哪些食物中会存在果糖呢?
其实很多。我们常见的各种甜饮、蛋糕、面包、糖果、蜂蜜以及水果等。
仔细看看食物配料表中,你可能会发现【果葡糖浆】的字样,它就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摄入比想象中多得多的糖分,当人体无法代谢这些糖分,变成一种肝毒素,最后转化为脂肪。
对于肝脏来说,过度摄入糖分和过度饮酒差不多,都有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的危险。

3
糖 vs 大脑
不管是苦后回甘的巧克力,还是酸甜香浓的草莓夹心,它们带给你快乐的同时,也会给你造成伤害。
在前面《一部关于糖的电影》记录中,我们也会发现:吃糖会上瘾!
当我们每日摄入过量糖分后,大脑就开始对糖分产生依赖性,影响大脑的兴奋中枢,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爱吃糖。
吃到糖就会变得快乐和兴奋,但是只要停止吃糖就立马消极和难过。
相比瘦子,胖子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快乐状态。
所以就会陷入【吃甜食——发胖——更想吃甜食】的恶心循环。

4
糖 vs 心血管疾病
国外的饮食习惯中【高糖、高热量、高脂肪】是特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高发的原因。
而中国,据统计,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我们以为吃多了盐才会导致高血压,但是吃多了糖,血压飙升得更快,只需要几周的超糖饮食,就会轻易的改变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多喝一瓶600ml的含糖饮料,人体微血管功能和大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患高血压的几率也比正常人高约18%,患高血脂的风险升高32%。

糖,要少吃!
糖分摄入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只是味觉上感觉的甜。
有些添加糖藏匿于夹心饼干中、乳酸菌饮料里、饭桌上的糖醋排骨、你手里的那瓶可口可乐……无处不在,躲也躲不掉。
当然,不是让你完全戒掉糖,我们没必要避讳,甚至刻意躲它。
在正常摄入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享受糖分带来的幸福甜蜜感哦。
那么我们该吃多少才算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g,控制在25g以下最好。
50g感觉很多?
当它融入在食物中,你就没办法统计啦!
所以,还是少吃糖吧!
关注我,获取更多养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