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7,999贴子:28,684,128

回复:法国等国政府为巴米扬、帕尔米拉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的努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的贴一向很奇怪,有一种隔墙钉钉的感觉。大家在幸灾乐祸,幸灾乐祸是因为100多年前的事。
而楼主蹦出来大叫我反对这门亲事,却既没说幸灾乐祸的错处,也没“指出“100多年前的事如何与今天无关
总之就是简直另外开了一个话题,弄的人想要反驳都不知从何说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4-17 18:01
收起回复
    好像有些人理解不了一个千里之外以外的教堂着火,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痛心? 因为这是凝聚了人类文明和集体记忆的象征之一,它甚至已经超越了宗教意义,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很多东西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象征一些东西,能让人相信它有非凡的意义。
    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甚至区别于非智人的其他远古人类的标志之一,就是人类能够赋予某些东西意义,并且相信这些抽象的意义。
    如果完全从冷冰冰的理中客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一堆木头和石头,什么哥特式风格、支撑框架、受力体系、花窗玻璃…全都可以再造。但,这样的人类您觉得有意思吗?
    看到还有很多人在说这是报应,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天理循环…我很吃惊,不知道该说啥。唉…人类的多样性吧。但我为跟这样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感到遗憾。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4-17 18:31
    收起回复
      2025-05-11 21:23:56
      广告
      其实要是亮屁股,我感觉大多数网友都是管我屁事。就我个人立场来说圣母院失火就像隔壁富二代的珍藏版法拉利被刮一样。人家有的是钱去修。只是很恶心一些人在大佛、古城被毁的时候没有反映,洋大人的财产受到损害马上打着人类财产受害这类官话。那么说话不累吗?还有,如果真的是人类财产,麻烦分我一分钱或者给一天假期给我可以吗?比较是我的财产嘛.......


      IP属地:广东23楼2019-04-17 18:36
      回复
        其实绝大部分围观群众的态度都是吃瓜第一关我屁事,最多是略表遗憾。
        但某些一日法国人就太让人恶心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04-17 18:52
        收起回复
          楼主咋不说这个活在毁于施工队安全生产意识为零,消防队等市政部门文恬武嬉,专业技能不行。自己老巢管理的一塌糊涂,居然还修理文物。请问他们有防火防盗的相关规划和制度嘛?我很担心他们的修复让人财物受到二次伤害。😂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04-17 18:55
          回复
            口嗨呗,还有就是看那些表演的人不爽,仅此而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9-04-17 19:11
            回复
              大掌柜你早晚被清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9-04-18 07:11
              回复
                大掌柜之前真是外交部的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04-18 07:16
                收起回复
                  2025-05-11 21:17:56
                  广告
                  侵华日军也为保护沦陷区老百姓做过贡献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04-18 08:01
                  回复



                    IP属地:广东36楼2019-04-18 10:30
                    收起回复
                      五、所谓文化自信,不过是能够淡定地说“如此而已”
                      回到巴黎圣母院的这一场火。
                      对法国的历史文物的惋惜,某种浮泛的符号式的刻奇,乃至基于民族主义的“幸灾乐祸”,还有对西方文明的“祛魅”,我们明显能看到差异。但这些差异不是思想层面的撕裂,恰恰从中看到百年来文化自信的发展脉络。
                      优势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笼罩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坚船利炮,还有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始终回荡着熟悉感和亲近感。
                      亲近与熟悉,最能营造“人类世界”的刻奇式的感动。然而这种感动为什么是虚妄的,因为“人类世界”并没有包含所有的人类文明,仅仅局限在“西方”或“西方认可”的范围内。这种区别对待,恰恰让自我感动式的刻奇显出某种不能贴心的浮泛。
                      “民族主义”者的“幸灾乐祸”很容易令人诟病,尤其在“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总显出粗俗和浅陋来。但就我看来,很多幸灾乐祸,并不是不惋惜美丽文物的着火,更多还是出于对法国以及西方“双重标准”的愤懑。
                      这种“愤懑”,有理性依据,有文化特质,有阅历视野,逐步显现出一个民族国家文化自信的风范——开眼看世界,并理性辨别,不以西方为主,也不刻奇随流。
                      而,我认为最好的态度是:巴黎圣母院,是一个重要的优美的文化遗存,遭了火灾真的很遗憾,希望它很快被修复。然后,加强对国内各种国家级文化遗产的消防保护,以法国为殷鉴,做好自己的事情。


                      IP属地:广东37楼2019-04-18 10:30
                      回复
                        这样的全社会的争议性事件会越来越多,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从傅满洲形象到D&G辱华,中国人期望着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越大,就越能让西方世界尊重中国人的情感与心理。指望着对西方文化俯首帖耳,以此换取某种同情和怜悯,那纯粹是缘木求鱼。当年的蒋介石指望“国联”,结果“国联”拿他当猴耍;趴舔美国,结果杜鲁门称其为“花生米”。对此,毛泽东始终有清醒的认知: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不信你看看西方世界里的非洲裔和华裔,谁抗争地彻底,谁就得到更多实利。


                        IP属地:广东38楼2019-04-18 10:31
                        回复
                          长安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化自信也一样。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工业化、现代化迅猛推进,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神、理念、特质也必将以各种方式铺展开来。法国和西方,以及他们的文化遗存,也终将成为世界上与中华文明不同的优秀文化产物,他们不是文明的终点,也不是人类的一极,他们不再高不可攀,面对他们也不必自惭形秽。
                          这种心态的变化,其实我们当代人都体察着:1997年香港回归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当年的13%,香港是文化中心,欣羡之地。而现在,香港同样繁华,但在很多国人心中,它就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此而已。
                          回望70年建国历史,回望1919年以来的百年文化史,回望1840年以来的涅槃史,多少高不可攀的极点啊,最终都变成了能够淡然看待。
                          所谓文化自信,不过是能淡定地说:如此而已。


                          IP属地:广东39楼2019-04-18 10: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