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吧 关注:58,636贴子:275,286

回复:行为心理学——FACS!分享给心理学爱好者和咨询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6

U6——眼轮匝肌外圈,眼轮匝肌外圈肌肉拉紧收缩,感觉像是向眼球方向包围进去, 其实只是肌肉的收缩带动皮肤的隆起和褶皱, 并且U6与U4中的降眉肌紧紧相依相连,因此,U6的运动可能同时带动 U4 的降眉运动。


IP属地:安徽16楼2019-04-29 11:41
回复

    在表皮上的运动反应:
    1. 肌肉束外部围绕眼睛收缩,从太阳穴和脸颊向眼睛拉动皮肤,并小幅将整条眉毛下拉特别是眉毛根部。
    2. 由于眼窝内的皮肤没有骨骼支撑,眼轮匝肌的收缩会将眼睛上下的皮肤挤在一起产生鱼尾纹。
    3. 与鱼尾纹的作用力相同,肌肉挤动皮肤与下眼睑及眼袋处,可能产生眼袋纹。同时带动眼袋处的皮肤往上移动,从而影响嘴角上方附近的皮肤小幅向上移动。


    IP属地:安徽17楼2019-04-29 11:41
    回复
      2025-07-25 22:04: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运动含义:
      U6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AU,其没有准确的含义,但是它在生活中的最大作用是分辨真假快乐情绪。辨别是否是快乐的表情时并非看是否嘴是否笑得很自然,更能透露快乐情绪本身的确实眼睛周围的这个U6。它是为数不多的不随意肌,通常情况下,在快乐和愉悦的情绪下会不自主得运动,它比U12(之后会提到)更显得诚实,更反应无意识。
      但是U6也在其他的情绪下有作用,比如,痛苦,疼痛,不适的表情,一般 4+6的表情是可以判定痛苦的情绪和疼痛的感觉,而且强度比较大还有 7,9,11 和43 参与。但一般 4+6 是关键判定,其他的 AU 可以做为辅助表达强度。原因之后会详细介绍,这里捎带一些,U6 和 U7 其实是同一组肌肉,只是一个是外圈,一个是内圈,而AU 6 和U11在眼角附近连在一起,容易同时拉到,U4和U9也是,在鼻梁附近也是连在一起的,因此会集体带动。 还有种情况,在强光下,为了保护眼睛,使眼睛的进光量小一些,U6和U7会收缩让眼睛眯起来。当然也根据小孔成像的离,近视者也会眯起眼睛看东西,


      IP属地:安徽18楼2019-04-29 11:42
      回复

        U7——眼轮匝肌内圈,眼轮匝肌内圈肌肉拉紧收缩,将眼睑推向眼球,运动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下眼睑。


        IP属地:安徽19楼2019-04-29 11:42
        回复

          在表皮上的运动反应:
          1. 收紧眼睑,下眼睑比较明显,推动眼睑使眼睑和眼皮挡住一部分虹膜。
          2. 由于眼睑的收缩,眼睛的形状也会有改变,下弧形的下眼皮会被推成水平,强度更大时会变成上弧形,造成“弯弯的月牙眼”。


          IP属地:安徽20楼2019-04-29 11:43
          回复
            其运动含义:
            U7的原始作用是压缩眼睛面积,用来防止风沙入眼或者抵御强光,也有让视线模糊的作用。因此在表情上被称之为“不信任肌” 怀疑或不信任的情绪,产生于眼前的事物与自己的通常认识不同或者完全不敢相信,因此U7会将眼睛面积压小,以表示自己没看清,没听清或不明白。也有说U7在愤怒情绪中也存在,没错,比如带有攻击性的眼神,通常有比较大强度的U7存在,但此时的 U7 并非情绪使然,而是攻击前的准备,完全是进化而来的生理生存本能。这里的 U7的触发是为了保护攻击时眼睛区域更少的受伤,这个动作是在动物中也能看到的。包括之后会提到的 9,10 ,11,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启动鼓起眼睛周围的肌肉,一来保护眼睛,二来为嘴张大腾出足够的空间,用来威吓和用牙齿攻击。所以同样的原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U 7在害怕系的情绪表情中被触发。


            IP属地:安徽21楼2019-04-29 11:43
            回复
              U9

              U9——鼻肌和提上唇鼻翼肌,收缩能够提起鼻子除鼻软骨之外的各部分软组织,并抬起鼻翼和上唇人中区域。


              IP属地:安徽22楼2019-04-29 11:43
              回复

                在表皮上的运动反应:
                1. 加宽鼻翼及提升鼻翼并拉动皮肤沿着鼻子两侧向上朝向鼻根导致出现沿着鼻子两侧的褶皱和横在鼻根的褶皱。
                2. 由于U9的运动,会挤压和带动鼻子周围的皮肤鼓起,并产生直线状的鼻唇沟。
                3. 并会拉长人中部分的距离,强度随着加大会带动 U4, U6共同作用与脸部。抬起上唇人中部分,压低眉心分。 (FACS 原文中提到:由于 Au 9 几乎总是涉及到一些降眉,所以你不能评定为4+9除非你也看到由于 4 导致的双眉聚拢的迹象出现了,或者如果活动持续到可以看到他们单独的动作。 )


                IP属地:安徽23楼2019-04-29 11:44
                回复
                  2025-07-25 21:58: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运动含义:
                  U9的运动在原始阶段是舌头顶上颚和关闭软腭同时存在的,这个是避免鼻子闻到难闻的气味而采取伴随行为。其含义是厌恶,讨厌。随着人类的社会化,这样的表情也在表白着其非常明确的含义。比如看到讨厌的人,对自己做了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事情,都会用这样的表情来表达摒弃。这个表情事实上比较内化,更多的倾向于自我的心理态,程度比较低,不容易催化攻击行为。而攻击行为中出现U9,已经在讲述U7的时候提到了,情绪本身是愤怒系情绪,而 U9是保护眼睛的辅助行为。


                  IP属地:安徽24楼2019-04-29 11:44
                  回复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比如,一个女生看到自己的男朋友,或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会做一个伴随 AU 9的表情,其实是一种娇嗔的表现,就像比较活泼的女生对着自己的男朋友说:“讨厌~~”,表情和语言表达非常一致。


                    IP属地:安徽25楼2019-04-29 11:44
                    回复
                      aci和中科院的哪个好一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9-04-29 14:08
                      收起回复
                        即使你背下来了 现实中要使用也很困难
                           --来自国家·心理咨询师,IPCA催眠师水月的小尾巴,欢迎找我聊天,可以帮你解梦,不过千万不要被我催眠了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9-04-29 21:06
                        收起回复
                          楼主厉害了,lie tome 是我唯一一部看了不下三遍的电视剧,特别喜欢楼主的分享,可以和楼主探讨一下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9-05-01 09:29
                          收起回复
                            U10

                            U10——上唇方肌,将上唇的人中两边到嘴角以内部分像眼窝于颧骨之间处拉动。


                            IP属地:安徽29楼2019-05-02 23:55
                            回复
                              2025-07-25 21:52: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表皮上的运动反应:
                              1. 提升上唇,主要作用于人中两边到嘴角以内部分。人中部分只是从动,是被作用点两边一起带上来的。
                              2. 由于上拉作用,挤动脸颊的皮肤鼓起,并出现倒 L 形的鼻唇沟。
                              3. 由于U10与U9 中的提上唇鼻翼肌就作用点非常贴近,同时也会带动该肌肉运动,在U10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加宽鼻翼及提升鼻翼。


                              IP属地:安徽30楼2019-05-02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