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炎吧 关注:17贴子:311
  • 2回复贴,共1

【贾宅民间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宅金门槛
话说贾宅自然风景那里最好,也许大家会一致的认为是虎山头,可是又会说是狮子口。可到底是那儿是最美的,又如何区分?反正是一眼,就能全看见的地方。从字面上说,狮子口应该是村口路边及坡道下半部,上半部及山头顶应称虎峰,也就是虎山头。闲话还是少扯了,今天主要还是说说狮子口的金门坎吧。说起贾宅的金门坎,附近邻村的老年人一般都耳闻过的故事,“坎”字按理应是“槛”。
听长辈说,古时贾宅是出人才的好地方,跨过金门槛并可得功名。话说有一次,村里有十八位年轻俊才,一起参加科考,中者一十五人,而惹得附近各地的欣慕与赞赏,同样得到许多人的猜擬。有一天,一位貌似贤良的风水老先生路过村口,说贾宅村风水如何如何的好,听得族人心花怒放,无以言表。突然话风一转,指了指狮子口那块貌似门槛的石头说,只可惜这块石头挡阻了财气。不然如些好的地方,族人不想顺风顺水的发大财都难。听蒙了的族人,还真听他的话,拿起大榔头一阵乱敲。突然貌似门槛的石头冒出了班班血迹。族人发呆了,不知所挫,而此时老先生趁机遛走。直到后来慢慢的发觉,此事有些奇翘,明白明白让人家算计了嘛?回想起那天过程,还发觉此位风水师从没听人说起过,可为时己晚。而此事让附近邻村的人,传的神乎奇神,说贾宅的“金门槛”让人给破了。金门槛的故事,也就让族人与邻近的人们,世代相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14 11:00回复
    贾宅牌匾
    今天有空,说个民间故事,可不知是真是假,闲来无事姑且一听。
    从前有一个东阳贾宅人,一次在永康古丽回家的途中,天气晴热,口干舌燥。看到一个村子,想进去讨碗茶喝,在村口看到一妇人。一开口就感觉这妇人不够热情,只是口干没办法。只见妇人慢慢带着他进入家桌旁,等着人家送茶来。可心中疑惑不知她家碰到什么事了,可是看着家景还是不错的?等茶来了,喝几口后,于是问她,那妇人说:“族里筹大把钱建祠堂,新祠堂刚建好,就听说官府要求拆了,族里正在为此事发愁呢?”
    他一听这事,就说:“此事不必发愁,你先去做饭,让我吃个饱。再去告诉你们族长派几个人,跟我回东阳。”到家后,直接到村祠堂门背后,拿了一块旧牌匾。让跟来的人拿回永康去,挂到新祠堂门口上面去,官府就不敢拆了。
    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各位听客可能会问,为什么呢?这块牌匾是什么样的东西,能有这么大的面子?当初我也是这样发问的,可这位长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多年以后,对家族的历史有一点了解。南宋时,贾宅先祖贾廷佐,我们给称“贾定公”。曾任敕令所删定官,卒后,崇祀金华府乡贤,列春秋两祭。自宋朝开始,及至清朝,历来需要村里品学谦优的后裔,到府学当童生,且需省府学政签名榜发。而古时宗庙的建造规格,要看祖先功名等级,固然才有上面一说。那到底是一块怎样的牌匾?又听一老人言,是什么匾就不知道了。不过在文革前,村里有一块“世掌丝纶”的牌匾,听说是皇帝敕封的。而永康的那个村子估计也是贾姓同族,不然官府也不会卖账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14 11:02
    回复
      2025-07-27 02:2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贾宅义祭坛
      说起贾宅弓桥旁那块石碑,听长辈们说是纪念一位,被日本人枪杀的军人而建的。据说在田里干活的村民,老远就看到许多日本人在追,一个穿中国军装的人。慢慢的军人逃到了村民身边,村民中有人让军人脱了军服,可那军人并不理会村民的好意。那军人刚好就在桥边的岸上,而不远大坟凉亭的日本人就开枪了,只见那军人中枪后,应身倒入溪中。
      而今长大了,再去见这块在草丛中的石碑,可见到的是一块义祭坛。现在回想,也许是以前怕小孩子问义祭坛碑来历,大人们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不敢说。或许怕小孩问东问西惹祸上身而胡乱编故事,说那块碑是纪念一位被日本人枪杀的军人。又或许是军人的故事是真的,只是与石碑没有关系。
      义祭坛,是每逢清明、冬至时。家家户户都会去祖坟前烧香祭祀,而那些无后的亡者,因没有后人祭奠。
      于是一些族人就设立义祭坛,祈求亡者安息。许多人家祭完了自家祖宗之后,再去义祭坛前祭祀那些没儿没孙的亡者。“义”,是炎黄子孙一种独特的精神,从古至今不衰的美德;“祭”,便是祭祀;义祭坛,就是祭祀孤魂的地方。“义祭坛”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纯朴民风的反映。这让人想起那句传诵千年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义祭坛”,剔除迷信,我们看到的是善。
      思先人缔造之艰难,念古迹保存之责任。而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14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