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302贴子:10,046,659

四驳《红楼梦》悼明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明:
一驳,是依据书中秦可卿梦中所述一段话而驳。因为托梦所托,是说“贾家将亡,要早做准备,为子孙寻条退路”。
二驳,是用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的代数和时间,进行反驳。因为贾家自国朝定鼎还不足百年,且只五代。
三驳,是依据作者“半生经历”,与书中所说的事情,时间不符而驳。因为红楼梦成书于康熙二十七年之后,这与作者的看龄不符,而驳。
今四驳,是依书中的内容,情理不合而驳。


IP属地:辽宁1楼2019-08-10 12:01回复
    如果说,《红楼梦》是悼明之亡。那么,既是悼明之亡,就应该对明朝的灭亡,深表同情与悲哀才对。
    如果说,作者写贾家,就是影射明朝,那么,作者在书中,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骂贾家呢?比如:
    1、作者借焦大之口,骂贾家是:“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来,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爬灰,暗指公媳偷奸;养小叔子是嫂弟通奸。这在当时的卦建社会,是骂人最重的两句的。
    那么,我要问的是:即是悼明之亡,为什么要这样骂呢?这是“悼明之亡”吗?这纯粹是“骂明朝应该灭亡”。否则,这样败坏的伦理道德,如何会不亡国呢?
    我们大家不要亡了,辛酉正变时,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骂慈嬉和恭亲王奕话是:“你们波嫂狼狈为奸”。要知道,这是在气急败坏的情景下,骂的最重的一句。


    IP属地:辽宁2楼2019-08-10 12:15
    收起回复
      作者骂贾家是“爬灰,养小叔子”。
      请问,这样伦理败坏的掌政集团,如果不亡,还有天理吗?这样的国家不亡,公理何在?
      请问,如果书中写的是明朝,那么,这哪里是悼明之亡?这不就是骂明朝书点亡吗?这不就是恨明朝快点灭亡吗?


      IP属地:辽宁3楼2019-08-10 12:24
      收起回复
        2、作者还借柳湘莲之口说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只石头狮子干净,恐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东为大,西为小。那么,贾家东府里面,只有“石头狮子是干净的”,由此可知,贾家已经败坏到了什么地步?
        “只有石头狮子干净”,办为它们不能与人发生“性关系”。就连猫儿狗儿,凡活着的动动,恐怕都会被主人拿来当“性活动的玩具”。
        请问,这是在悼念明朝吗?如果说书中写的是明朝,那不就等于是在骂明朝吗?是咒骂它早点灭亡,这怎么是哀悼呢?说《红楼梦》是悼明之亡,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IP属地:辽宁5楼2019-08-10 12:29
        收起回复
          3、作者写贾宝玉:“更有个呆意思存在心里……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
          我要问的是: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他如何要骂自已的父亲是:“混沌浊物,可有可无”?
          贾宝玉听他父亲的话,是因为孔子说过“不可忤慢”,因为尊重孔子,才听父亲的话的。
          请问,一个哀明之亡的忠臣,竟然辱骂自已的父亲?“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竟然的“骂父亲”的忠臣?这种说辞不可笑吗?


          IP属地:辽宁6楼2019-08-10 12:52
          收起回复
            4、贾宝玉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那篇诔文中有这样的词语:“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我们知道,害死晴雯的首要人物,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


            IP属地:辽宁8楼2019-08-10 13:02
            回复
              回复 悄悄飞过你窗前 :我文章的名字就是“驳红楼梦悼明之说”,这写得还不够明确吗?就是一篇驳文。怎么还你“觉得是”呢?这是一篇驳论文,怎么会是“交流文”呢?先生,请不要再来了,你根本就没有明白我的文章主题。


              IP属地:辽宁9楼2019-08-10 13:32
              收起回复
                讨论红楼梦,或是争论红楼梦中的事情,或者是讨论红楼梦作者,或者是讨论红楼梦中的内容。都要以理服人,以证据说话。那些只会骂人的人,连中国的语言说得都不顺,连“伪满”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能研究红楼梦?除了骂人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吗?
                伪满,是中国现代史。连现代史都不知道,还研究中国古代史,真是笑话。更别说能研究红楼梦了。
                古人有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IP属地:辽宁15楼2019-08-10 21:51
                回复
                  如果我所论之问题,持“红楼梦悼明说”的研究人员,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解释,自然我是会认可的。可是,既没有合理的解释,又硬说是“悼念明朝”,若不承认就以“骂”相待,这何以能服人呢?这是研究者所为吗?


                  IP属地:辽宁17楼2019-08-13 13:13
                  回复
                    因为喜欢红楼梦,所以才研究红楼梦。但如果想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这本书。就应该认真的研究他和它。把作者藏在书中的“真事”,索出来。以告读者,以告天下。
                    这才是真正的对得起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而不是讨伐不同观点,打压不合自已观点的说辞。那样,其实不是真的爱《红楼梦》,而是糟蹋了《红楼梦》。不是爱作者,而是违背了作者的意图。
                    如果后人不能把作者的“真事隐”,索出来而大白于天下,作者即便在地下多年,想必也不会合目的。


                    IP属地:辽宁18楼2019-08-13 13:35
                    回复
                      待续。


                      IP属地:辽宁19楼2019-08-13 20:29
                      收起回复
                        5、作者在书中,除了借他人之口,骂贾府之外,还让贾宝玉本人,多次骂自已是不肖,不蠢物。
                        如第三回,就有作者自已的自画像诗:“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不肖,在古代是这骂人很重的一句话。可作者在书却常常的这样骂自。还有,作者还多次说自已是蠢物。如果作者是悼明朝,为什么总是骂自已呢?他应该骂那些让明朝灭亡的大奸才是啊?这应该也是说不通的。


                        IP属地:辽宁20楼2019-08-14 11:10
                        收起回复
                          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哈。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它建立在蒙古“胡虏”的废墟上,毁灭在满族“蛮夷”的长枪下(南明和明郑亡于满清政府)(没有破坏现在的民族团结的意思哈),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就成了汉家文化的一个代名词,这也是古今许多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
                          红楼所谓“悼明之亡”一说其实是悼念汉家之衰落,那么明朝后期那些恶心人的统治阶级自然是内部的罪魁,所以作者把统治阶级的腐败化为在男女关系上的淫乱,不是说他们一定有这种苟且之事,借小说里的人来骂他们,是作者宣泄自己的不满,恰也反映了他的悼明之亡,即哀汉家之亡的情感这就正好解释贾宝玉在书里屡次辱骂外族的话语
                          楼主说贾宝玉骂父亲,骂母亲,也可以解释成作者在骂明朝的统治阶级了
                          楼主要注意的是,明朝不等于明廷,作者骂腐朽的明廷,恰巧是悼明之亡的表现,这也是古代文人民贵社稷次君主轻儒家思想的体现啊
                          希望楼主来回复一下,来心平气和的讨论一下这点


                          21楼2019-08-20 22:53
                          收起回复
                            若是小人有朝称王天下,品行不端,必将显出当初凶相,把将帅一一剪除,所谓‘义气’、‘仁义’皆是谎话。若是小人新建王朝,重蹈覆辙,民生多艰,迟早亦是官逼民反,命断魂丧。历代更换,换汤不换药,百姓几时有过富庶平安?上行不义,下必效仿,王者以暴夺权,高呼‘天经地义’,百姓必然亦是学而习之,再以暴夺权,以不正教习民众,民众岂能心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8-21 17:2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6-23 08: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