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餐厅》第三季正在热播中,黄晓明担任店长。他在节目中的种种行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上了好几次微博热搜,甚至兴起了网友的一致调侃和“讨伐”。
还有一些网民评选出了“最经典明语”: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就这样,都听我的。”
“我不管,我全都要搞定。”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所以我建议你,依然还是听我的。”
……
这种句式,一般人听来都会觉得有点不礼貌、不尊重人。它的流行,隐藏着大众对他人专制自负行为的不满。不少人模仿这种句式,不只是吐槽搞笑,更是讽刺背后的专制行为。
专制型父母:高要求,低回应。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种话很好地还原了一些父母的专制行为,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境遇,就连成年后也难以避免。
@hatty:父母想我去考公务员,但在实习期我找到一份很喜欢的工作,虽然挑战性大,但提升空间也高,前途很不错。但在父母的眼里,不是编制内的工作都不用考虑,哪怕我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唉,他们只想我考上编制后,找个好对象嫁了......真的很无奈。
很多父母在提到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也没想过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认为孩子的想法都不成熟,他们只是想让孩子服从自己,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
“我太压抑,在家里没有空间、没有隐私、不能质疑,不能看学习外的书、报纸、电视,不能接电话,不能踢足球······只能照做。妈妈还时不时的到学校跟踪、监视,弄的同学们都知道,受到同学的嘲笑。”
说了很多,归结一点就是母亲的严酷专制。徐母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没有聆听孩子的想法,更谈不上理解和尊重孩子。
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严格遵守他们的指令和规矩,会对孩子的不服从进行惩罚,且拒绝解释定规矩的原因。
如果孩子问,他们就会说,“我的要求就是理由”。这类家长要求很高,基本不理会孩子的要求和情感。
然而,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虽然通常情况下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都孝顺、能干,但这样家庭的孩子普遍幸福感低、社交能力差、自卑,遭受压迫过久的孩子更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
权威型父母:恰当要求,恰当反应
教育孩子不能过于专制,那么怎样管住孩子呢?我们应该做一个权威型家长,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
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同时,“权威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父母具体怎么做: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子女直接的学习榜样。
2.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对他们的反馈保持一致,最好不要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白脸。
3.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馈。
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是什么让父母常常把对孩子的爱变成控制?是自己缺乏安全感,又苛求完美。于是,父母便希望能按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来慰藉自己的软弱和虚荣。
弗洛伊德说:“即使是最完美的父母,其孩子也有数不清的创伤。”
父母唯有先接纳自身的局限和不完美,放下自己内心的焦虑,让自己变得自信和强大,才能真正帮孩子成长。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今托管说
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稳稳地飞翔。自由和独立,是父母能够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财富。
还有一些网民评选出了“最经典明语”: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就这样,都听我的。”
“我不管,我全都要搞定。”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所以我建议你,依然还是听我的。”
……
这种句式,一般人听来都会觉得有点不礼貌、不尊重人。它的流行,隐藏着大众对他人专制自负行为的不满。不少人模仿这种句式,不只是吐槽搞笑,更是讽刺背后的专制行为。
专制型父母:高要求,低回应。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种话很好地还原了一些父母的专制行为,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境遇,就连成年后也难以避免。
@hatty:父母想我去考公务员,但在实习期我找到一份很喜欢的工作,虽然挑战性大,但提升空间也高,前途很不错。但在父母的眼里,不是编制内的工作都不用考虑,哪怕我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唉,他们只想我考上编制后,找个好对象嫁了......真的很无奈。
很多父母在提到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也没想过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认为孩子的想法都不成熟,他们只是想让孩子服从自己,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
“我太压抑,在家里没有空间、没有隐私、不能质疑,不能看学习外的书、报纸、电视,不能接电话,不能踢足球······只能照做。妈妈还时不时的到学校跟踪、监视,弄的同学们都知道,受到同学的嘲笑。”
说了很多,归结一点就是母亲的严酷专制。徐母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没有聆听孩子的想法,更谈不上理解和尊重孩子。
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严格遵守他们的指令和规矩,会对孩子的不服从进行惩罚,且拒绝解释定规矩的原因。
如果孩子问,他们就会说,“我的要求就是理由”。这类家长要求很高,基本不理会孩子的要求和情感。
然而,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虽然通常情况下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都孝顺、能干,但这样家庭的孩子普遍幸福感低、社交能力差、自卑,遭受压迫过久的孩子更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
权威型父母:恰当要求,恰当反应
教育孩子不能过于专制,那么怎样管住孩子呢?我们应该做一个权威型家长,即“恰当要求、恰当反应”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不但对孩子能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同时积极的关切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在“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自控能力强,做事有主见,学习灵活刻苦,善于和小朋友交流。
简而言之,这类家长对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同时,“权威型”被公认为理想和恰当的教养方式。
权威型父母具体怎么做: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子女直接的学习榜样。
2.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同时对他们的反馈保持一致,最好不要一会儿唱黑脸一会儿唱白脸。
3.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馈。
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是什么让父母常常把对孩子的爱变成控制?是自己缺乏安全感,又苛求完美。于是,父母便希望能按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来慰藉自己的软弱和虚荣。
弗洛伊德说:“即使是最完美的父母,其孩子也有数不清的创伤。”
父母唯有先接纳自身的局限和不完美,放下自己内心的焦虑,让自己变得自信和强大,才能真正帮孩子成长。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今托管说
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稳稳地飞翔。自由和独立,是父母能够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