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73,197贴子:13,049,549

“江淮官话”是不是应该换个名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像我说的,河流通常不起隔阂作用,再宽的河流也是,你看看世界上的大河(比所谓的“淮河”宽多了),无论尼罗河、亚马孙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没有一条起人文、气候、民族、语言上的隔阂作用的,原因也很简单,河流是平的,山脉是立体的,这隔阂作用能跟山脉相比吗?反而,因为河流是经济要道,河流两边的人来往都比较密切,反而河流两边容易形成同一个文化、民族和语言区域。
山脉则不然,再矮的山(比如一两百米),也比再宽的河难翻越多了(不信你自己去翻看看),所以一般来说,山脉,尤其是连成一片的山脉,无论对自然气候,还是人文的隔阂作用大太多了。所以窃以为,无论把河流作为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还是民族、语言等人文地理分界线的“人”,通常智力较低。。。。。
江淮官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苏在淮安以东,压根没有淮河,之前已经说了,而在安徽,其实也不是以淮河为分界线的:

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无论人文、风俗还是语言,都不是以淮河为分界线的,真正的分界线,其实是河南平原和皖中丘陵。因为皖中丘陵地势比较高,而河南平原地势比较低,造成了江淮地区和中原地区在此的分野。所以他其实还是山地和平原的区别。而至于淮河,其实因为他恰巧从丘陵的边缘流过(河流显然只能在山脚下流过,不会从山顶上流过),所以看似皖北和皖中的界限,就好像是淮河一样。所以认为淮河是皖中、皖北分界线的人,其实还是犯了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低智商错误。这就是安徽的淮河两岸都是中原官话的原因(因为他地势比较低,实质上是河南平原的一部分)。所以不光是今天,就是古代,江淮和中原的分界线,大概也在这个地方
所以综上,无论江苏、安徽,中原和江淮文化的分界线都不是淮河。“江淮官话”这个名字当然也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说所谓的“淮语”)。所以我觉得江淮官话应该换个名字,目前的名字名不副实,容易个人造成诱导。我觉得过去的“下江官话”这个名字不错,或者也可以找个别的名字,你们觉得呢?


1楼2019-12-15 13:47回复
    @沙洲水青


    2楼2019-12-17 22:22
    回复
      江淮官话要不理解为南到江宁(南京)北至淮安一带的官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17 23:31
      收起回复
        我们不说安徽,说江苏,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没有丘陵更没有高山,请问淮北地区有江淮气旋,有梅雨吗?反正从淮河以南的盐城地区开始年年要入梅出梅,而淮安市区处于淮河北岸,淮安的梅雨就不明显,更不用提宿迁连云港徐州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22 12:06
        收起回复
          改为下江官话,我是同意的,但沿淮地区的方言必须独立出来,叫淮河官话。
          江淮官话 拆分成 淮河官话 和 下江官话,淮河、长江 两不相干,这是最好的方案。


          6楼2019-12-22 12:25
          收起回复
            楼主向往南方、向往长江,估计他人已经定居苏南了,或者定居苏中了,那就请你不要带上淮安。


            7楼2019-12-22 12:49
            回复
              江淮官话原来就叫下江官话,叫什么无所谓,主要地区就是淮河和长江,江淮文化依托大江大河,楼主你还是醒醒吧。


              IP属地:江苏8楼2019-12-22 12:51
              回复
                泗洪全县境域江淮官话淮安小片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9-12-22 13:29
                收起回复
                  南方习俗,过年冬至吃汤圆,不吃饺子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22 14:06
                  收起回复
                    下江官话确实更准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2-22 14:12
                    回复
                      以后,淮安要构建淮河文化体系,争做淮河文化的代言人,所以楼主以后再谈及长江等非淮河相关的问题时,不要把淮安包含在内。


                      12楼2019-12-22 16:24
                      回复
                        下面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
                        文化
                        构建淮河文化体系。发挥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灿烂、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和凝练提升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特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方向,丰富各类文化内涵,更好传承和繁荣淮河文化。共同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联合举办重大文化庆典活动,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共同举办淮河文化大讲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淮河文化。
                        推进运河文化建设。深化与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合作,加强大运河水体和河道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传承运河文化和精神,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整合文化资源,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加强商丘、枣庄、济宁、宿州、徐州、淮北、淮安、扬州等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区、遗产点联动保护开发,支持徐州、济宁、淮安、扬州等市依托漕运历史地位,保护和开发利用生态文化资源。


                        15楼2019-12-23 19:07
                        收起回复
                          读习惯了也就没啥了


                          IP属地:江苏16楼2025-02-07 09:39
                          回复
                            “江淮"官话改名为江南话才是回归历史!
                            安徽苏北人心心念念至今的历史上的“江南省”的主体就是“江淮"这片区域,这从"江淮"在江南省的人口面积占比可以看出,“江淮”官话也就是江南省的主体方言;既然如此,“江淮”官话改名为江南话也是名正言顺、水到渠成;江北广陵把江南古扬州改名为自己的市名,成为了江南的化身、正宗传承者,也是这个理。


                            IP属地:浙江17楼2025-02-07 09:43
                            收起回复
                              刚波闲话


                              IP属地:江苏18楼2025-02-09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