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战吧 关注:989,949贴子:32,550,973

阿基拉:日式赛博朋克先驱,八十年代的记录,以及一点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基拉可以说是世界科幻影视的重量级作品,同时日式赛博朋克的先驱,日本动画黄金时代的艺术品。
看完了阿基拉,将感想整理成了一篇短文。泛泛地说了说阿基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其中的赛博朋克文化、时代背景,我对阿基拉的音乐、设定和作画的一点赞美之词,以及从阿基拉中引申出的一点思考。
欢迎吧友讨论,若有纰漏及谬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IP属地:陕西1楼2020-03-28 12:49回复
    1. 阿基拉的影响力
    Rick and Morty S4E01致敬了阿基拉。在那一集里莫蒂依靠瑞克的装备化身为了“Akira-Type Boy”。这只是阿基拉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冰山一角。看完这一集后对于阿基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又一次产生了兴趣。
    事实上看过的关于世界科幻影史的盘点与总结,大都绕不开赛博朋克,而提起赛博朋克,阿基拉和攻壳机动队这两部诞生在东方岛国的作品也是必然会被提及的作品。这两部作品问世于赛博朋克文化崛起的时代,也顺应着时代潮流,为这一文化走向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P属地:陕西2楼2020-03-28 12:50
    回复
      2025-05-16 19:41:46
      广告
      2. 我的评价
      拿现在的眼光看,单论剧情本身的话,阿基拉其实也就是一个典型的日式中二少年掌握超能力后搞破坏的故事。要吹阿基拉,剧情我觉得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但这么说不代表我觉得“阿基拉跌落神坛”。
      一方面,评价作品必须结合时代背景。阿基拉的影响力与其问世时所处的追求开放和叛逆的时代背景——美国和日本皆是——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在学校里四处涂抹标语,冲撞教师,在街道上飙车,斗殴,被抓进号子……这样的风景,现在恐怕难以再看到了。缺少对这样一层时代背景,因而对阿基拉当年的影响力只能从现在的文字记录中略窥一二,终究无法有切身的体会。

      另一方面,阿基拉在赛博朋克发展史,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说——在世界科幻影史上,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开拓性。如果因为“故事老套了”而认为阿基拉名不副实,那恐怕世界影史上一大批殿堂级作品(比如与阿基拉同类型的银翼杀手)都要因为同样的理由跌落神坛了。
      最后,剧情对一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思想,人物塑造,布景,,设定,音乐,拍摄手法也都非常重要。
      而阿基拉在音乐,设定,作画等方面的表现都无比出色。
      音乐,我只能说,其独特的风格——暴力,充满工业的力量感(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0年1月番的映像研大量采用了将人声作为BGM的手法,不知是否有致敬阿基拉的因素。总之对于音乐的解读还是看更加专业的评论者点评吧,这里简单说说后两项。
      先说下作品设定。对比阿基拉和银翼杀手(以及银翼杀手2049)、黑客帝国,可以很明显看出日式赛博朋克和美式赛博朋克在近未来风格上的区别:前者的主要印象是混乱和暴力,后者则是阴雨和颓废。这可以说是两种文化各自对近未来的悲观预测。
      阿基拉诞生在赤军退潮之后,但赤军时代的暴力、无序以及疯狂给社会留下的深深的印痕大概也被大友克洋带入到了阿基拉中。影片中腐败的上层,暴动的底层,横行的飞车党,游行的街道,写满标语的学校,恢宏的巨大建筑,腐臭的下水道,以及发达的科技。这些要素混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大友克洋对日本未来的悲观预测,从而成为了日式赛博朋克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最后说下作画。据说阿基拉的制作中有痞子和木上益治参与作画。随处都透露着有钱气息的精美赛璐璐作画自不必多说,恢宏的工业建筑,复杂而精巧的机械,纠缠的管线,巨大的斜行电梯,纸带输出的计算机,阴极管显示器……无不让观众想起那个日本动画在艺术和技法上不断开拓进取的黄金时代。


      IP属地:陕西3楼2020-03-28 12:53
      回复
        3. 从阿基拉引申出的一点思考(与阿基拉电影本身关系不大)
        彩虹屁就放到这里,最后提一点从阿基拉引申出的不那么和谐的话题。不喜欢政治话题的话就不要往下看了。

        阿基拉如果硬要我挑点毛病,那就是剧情中(所以说我批判的点只集中在剧情方面)有美化军队之嫌。影片中日军上校这条故事线,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二二六事件。从阿基拉中可以看出,80年代的日本,对政治环境的认识与30年代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腐朽不堪,鱼肉百姓,玩弄权术的财阀与权贵,以及忧国忧民,对财阀恶行深恶痛绝的正直军人。于是在阿基拉中,我们看到了一次成功的二二六事件。看到上校发动兵变,试图“挽救人民于水火,荡涤这个国家的罪恶时”,许多弹幕发出了和我一样的感慨:下克上果然是日军祖传艺能。
        毕竟是虚构的作品,阿基拉中的上校似乎占尽了道义上的优势。大友克洋对上校可以说极尽美化,上校忧国忧民,关心作为实验品的孩子们,行事果断,连人体试验这种事上都不忘安排“上校警告科学家一定要严格控制风险”这样的桥段。但细想这下,这层粉饰的光鲜外表实际经不起推敲,一戳就破。影片中负责执行人体试验的不就是军队吗?人体试验的直接执行人——技术人员们,难道不是在军队的指挥下开展实验的吗?铁雄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在军队的手里就成了一件实验品了呢?(你们怎么这么熟练啊?!你们到底抓过多少普通孩子做实验啊?!)阿基拉也是一个孩子,是谁批准将他肢解的?
        说到底,拿孩童开展人体实验,作为日本复兴的基础(军事储备),不就是军队和政府的共识吗?上校再怎么洗,这一身骚是洗不掉的。
        大友克洋回避了这些问题,上校自始至终都是军队首脑的气场,却从未做过任何有损其正面形象的决策。但这种可以营造出的高大全形象反倒让人觉得别扭。
        但如果让我选择,那影片中新东京都要毁灭了,我也必然得支持上校的政变。但现实中,自明治维新开始,正是在军人的推动下,日本开始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这一系列赌国运的对外战争,在军国主义道路上逐渐无法回头。自认为忧国忧民,有功于社稷的军人,接连挑起兵变,暗杀政要,在海外自行其是(最典型的就是刺杀张作霖和九一八事变,彻底打乱了日本政府经营东北的战略,但对中国来说某种意义上或许是一件好事),逐渐将国家和全体国民都绑上了军国主义的战车。
        阿基拉中对军人的美化似乎表明:二战后的经济腾飞让日本人逐渐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总之,我对军人干政始终是深恶痛绝的。也因此对艺术作品中美化军人干政的情形都颇有微词。
        说到底,尊皇还是佐幕?统制派还是皇道派?腐朽的内阁还是狂热的军队?日本人似乎非常热衷于这种没有意义的二选一。选择内阁,得到的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选择军队,得到的是无法控制的军国主义。或许我们该感谢平成萧条,泡沫破裂后的日本似乎失去了六十到八十年代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也就失去了走向极端的思想基础。
        但文化是刻在民族的基因中的,若日本经济再度腾飞,届时,这个民族是否会再次露出尖牙和利爪?没人能给出答案。
        (完)


        IP属地:陕西4楼2020-03-28 12:56
        回复
          第三段涉及一点敏感话题,貌似被和谐了。。。。。。


          IP属地:陕西5楼2020-03-28 13:00
          回复
            光是阿基拉的这个骑摩托镜头就影响了无数作品,话说谁有那张一堆作品致敬这个镜头的gif,以前看到过没有保存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28 13:02
            收起回复

              这样不知道可不可以


              IP属地:陕西7楼2020-03-28 13:02
              回复
                金田的驾照在3月17日过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28 13:12
                回复
                  2025-05-16 19:35:46
                  广告
                  基本上日系作品有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就是日本战后文化和日本灾害文化所产生的独特的破灭感和末世论。
                  二就是日本对军队或强大力量系统的认知,都可能包含了对他们国家所谓自强方式的一种潜在的自我认同。
                  越是涉及到这方面题材与描写的作品就越是会产生这种只有日本系才有的风味,因此我始终认为对日系文化不存在妥协。日本动画也一直是很日本的,只有对于这种认识观念产生了理解与认同才会去喜欢,否则只是叶公好龙。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28 13:14
                  回复
                    比较典型被解读的方向有二个,一个是能从废墟中重建的日本才像日本,日本有独特的破灭与新生观念;作者把最终生存权给了主人公这样有反骨精神的青年,和虽然正直但却很非力的军人,也饱受争议。但是经典的作品和时下流水剧不一样,越有争议才显得越有份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28 13:23
                    收起回复
                      艺术和时代密不可分系列现在别说日本动画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科幻、赛博朋克也都快成明日黄花了。


                      IP属地:陕西11楼2020-03-28 16:20
                      收起回复
                        第一次看阿基拉,就被开场的音乐和狂乱的色彩给吸引了,放到现在来看剧情确实没新戏。
                        个人意见:90年代电影和ova作品在zz方面的观点还算是可圈可点:如攻壳对霉和冲的观点,机动警察故事和平保卫战的对霉关系zz预言,高达口袋里战争对战争悲剧的刻画。现在作品一扯到zz,感觉都有点儿戏,感觉是经济破灭加上受制霉果:筑军,ziweidui的尴尬定位,让动画作品提到zz都有点扭曲和畸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28 16:51
                        收起回复
                          AKIRA是在这样的工业背景下诞生的,当时以80年代初期以高达、超时空要塞为主那套明显有区别的儿童向动画,当时的大人群体也能解读出独特的味道的作品群在80年代前半很集中的出现。大多数爱好者认为一个属于青年向的动画时代到来了,但是80年代后期主流媒体一转直下开始大量的投资与兴趣合家欢主题的全民向作品的制作,这种原被一部分厨系青年爱好者认为的“给大人看的”动画退潮。业界也发生的大转向,王道型少年漫画进入全盛期,而一些老牌(青年向为主的)动画系杂志媒体开始倒下。一些业内人主张动画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为了力挽狂澜,一些有抱负的上世代动画人开始提出重新回规高作画高技艺的严肃青年作品。这个时代的产物之一就是高达的逆袭的夏亚,而当时另一支团队则是以大友克洋带领的,举国原画师精锐之全力的作品的这部AKIRA。所以AKIRA的制作阵容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日本动画国家队的制作,好比上美当年的大闹天宫,可以说是唯一一次真正倾尽业界商业力量的制作。自然这部作品到了国外,比起她有不少争议的剧本与立意,更让外国引进者和学习者直观上先注意到的是作品当时的画面表现力与美术。然后是这套日系末世论风格的朋克世界观,特别是欧美的专业人士,影评时都先入为主的强调一些很异域的很本土的化的表现风格、创作意向等等,然后才会到最深入的剧本解读。


                          IP属地:上海15楼2020-03-29 00: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