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买mavic pro其实是因为周末太无聊了,2017年买入。当时就听说70%的用户在买入的一个月内就会炸鸡,还傲娇心想肯定不是我。后来很快在草坪的车顶起飞撞树上炸鸡了,电池都掉下来了。云台啥的怀了,有care修还好。
教训1:一定要在空旷地方起飞
再者一次想距离近些飞,防止炸鸡不好找,可是大门关着进不去,尝试翻门太难了,尤其还有狗在叫,放弃,安全飞行。
教训2:环境复杂的区域最好别飞,如果一定要飞,优先注意人生安全。
今天,一年没飞了,先升级两次到了92%的电量,不熟悉的环境,昨天下雨,回家的时候下雨。直接起飞去拍不远的寺庙,至于寺庙能不能拍当时也没想到,这个先不讨论。然后发现掉电量很快,赶紧自动返航,可是速度特别慢,手动操作时显示预估剩余时间多些,但还是自动返航,不知道为什么自动返航预估剩余时间少?也不知道为啥自动返航需要先升高高度,会不会高出风大干扰呢?本来低电量降落路中间,那肯定不行靠边,又怕被人捡走,就再考内一些,完全降落时候才看清草地其实是小沟,然后嘛去找,就提控了。
教训3:长期不飞先升级完毕,再充电,再飞;尽可能距离设备近一些飞,也就是说例如你想拍一棵树,最好走到树附近飞,而不要距离太远超视距飞。
最后估算了下打捞和维修费用,发现维修费用=这几年没买的保险费用=新款设备费用,差不多这样,勿较真,想想还是算了,反正也是一年飞一次,不如等明年出新款再买吧,毕竟care也是过期了。
还是很感谢mavic pro过去三年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的,大概飞了20次吧,如果是租设备的话差不多也回本了,勿较真。
无人机讲道理还是挺有风险的,过去也是几次惊险,后面如果玩就选择便宜些的设备吧,mini看起来不错,飞不了太远其实也是好事情。
教训1:一定要在空旷地方起飞
再者一次想距离近些飞,防止炸鸡不好找,可是大门关着进不去,尝试翻门太难了,尤其还有狗在叫,放弃,安全飞行。
教训2:环境复杂的区域最好别飞,如果一定要飞,优先注意人生安全。
今天,一年没飞了,先升级两次到了92%的电量,不熟悉的环境,昨天下雨,回家的时候下雨。直接起飞去拍不远的寺庙,至于寺庙能不能拍当时也没想到,这个先不讨论。然后发现掉电量很快,赶紧自动返航,可是速度特别慢,手动操作时显示预估剩余时间多些,但还是自动返航,不知道为什么自动返航预估剩余时间少?也不知道为啥自动返航需要先升高高度,会不会高出风大干扰呢?本来低电量降落路中间,那肯定不行靠边,又怕被人捡走,就再考内一些,完全降落时候才看清草地其实是小沟,然后嘛去找,就提控了。
教训3:长期不飞先升级完毕,再充电,再飞;尽可能距离设备近一些飞,也就是说例如你想拍一棵树,最好走到树附近飞,而不要距离太远超视距飞。
最后估算了下打捞和维修费用,发现维修费用=这几年没买的保险费用=新款设备费用,差不多这样,勿较真,想想还是算了,反正也是一年飞一次,不如等明年出新款再买吧,毕竟care也是过期了。
还是很感谢mavic pro过去三年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的,大概飞了20次吧,如果是租设备的话差不多也回本了,勿较真。
无人机讲道理还是挺有风险的,过去也是几次惊险,后面如果玩就选择便宜些的设备吧,mini看起来不错,飞不了太远其实也是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