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婆聊天,谈到日后打算,我说我后面可能会像徐霞客一样出去行游名山大川,看看世界。
阿婆很不解,走路去?吃啥喝啥住啥,我说不用担心,我不相信,一个中国人,在他自己的土地上能饿死。
想先民们从元谋大山,北京周口,河姆渡,不也是这样一路黄沙一路风雨,走大漠,过长江,踏黄河过来的么,他的子孙不会这么不济。而且现在中国强盛如此,环境风物已大大改善,风险应不似当年了。
阿婆又问这样吃这么大苦有什么用,呆着有吃有住不舒服么,找个好工作,买车买房赚钱取媳妇不好么,这年头有钱当大官吃不完的大鱼大肉才是**,什么都是假的......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说到最后认为我的脑子想法有问题。阿婆没读过书,深耕在这个小村镇里半个多世纪了,我很难跟他解释人除了这些,还应该有另一个世界,愿望,理想这些偏精神抽象的东西说了半天她也听不懂,有些人,活在规则里久了,把自己活成了规则。
舒服当然好,我以前就是太舒服了,现在我想让自己不舒服一下。
争论半年也没个所以然,反倒是阿婆觉得我思想脑子哪里出了问题,开始极力开解我想要把我拉回正道,我知道这是出于关心我,所以我也很耐心的回答她,突然我转念一想,这样直着跟她解释,哪怕你搬进天下所有大道理估计也争论不出个所以然,一个人一旦认准了一个道理,你是争不赢的。
但也不是毫无办法,我开始脑子飞速一页页地翻曾经看过的各种辩论书籍,有了!
在以前跟阿婆的聊天里,她有谈起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军医,从部队退伍回来,因帮人治病入山采药迷路,困在大山里两天才走了出来,年迈的身体因此落下了一场大病不久就走了。我就以此为切入点说阿婆,你看,当年阿公救治病人,从不看钱财,有时甚至自己倒贴钱也要把人医治好,一生贫苦。以他的医术水平如果想发财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当年找他看病的都排着队,但是他为什么会这样奉献不顾自己呢,你看看现在四里八乡还有传颂他的事迹,还有人怀念他。阿婆听到这些开始沉默了若有所思不再像原先那样不断反驳我,趁热打铁我赶紧联系自身实际,说,阿婆,你看,我要是一个正常工作上班的人,今天我们也不会相遇,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帮你耕挖这座山,我们就不会结下这样的善缘,有因有果,是不是跟阿公以前有点像呢。不一会,阿婆开口了,去吧去吧,照顾好自己,我不拦着你了......又是叽里呱啦一大堆,不过阿婆似乎想通了什么,能让一个执拗的老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还真是不容易。
可见聊天的话术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拐个弯,换一下思路,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虽然大代沟依然在,到你可以挥动你机智的小锄头,在两条大沟之间挖一条相通的小渠,周总理就是此中高手,当年亚洲啥会来着,存异求同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