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吧 关注:3,824贴子:17,463

我眼睛里的《北京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1999年5月读到小说的,我和蓝宇同年。
当时看完上部,就以为结束了。
其实如果就到上部结束也蛮好的。


1楼2009-11-16 13:33回复
    99年的9月底,专程去了北京,感觉了一下。
    小说中的背景刚好和我大学生活吻合,所以感觉特别亲切。
    小说是真实故事删减的,我觉得作者就是陈捍东。
    无论怎么遮掩,说别人写的,感觉就是不象。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很难写出这样细节真实毫无漏洞的小说。


    2楼2009-11-16 13:35
    回复
      当时读的时候无比震撼。
      记得临睡之前都要看一点,反复看了很多遍。
      现在重新读了一遍,仍然感动无比。


      3楼2009-11-16 13:37
      回复
        电影比小说差很远,没有震撼力。但是当年金马奖的晚会还是很激动,毕竟可以拍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蓝宇和捍东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完全虚构的人物没有这么真实。


        4楼2009-11-16 13:39
        回复
          看了北京故事2,感觉添加进去的内容真的是画蛇添足,很勉强!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原著已经很完美。
          蓝宇和捍东是7年的感情生活,小说北京故事2中说我们认识七年多,我知道他很重感情,但我无论如何没想到他会这么痴情! 
          我记得第一次看的版本是这样写的,我们认识了7年多,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我认识并爱上了一个天使。
          把蓝宇称为天使,似乎更符合大家的感觉!


          5楼2009-11-16 13:53
          收起回复
            网络上流传的蓝宇真实照片,我感觉是真实的,形象和气质都很吻合!如果是假的,那么照片中的人早就出来澄清了。
            其实要找到蓝宇并不难,16岁多入学,应该生于1970年10-12月之间,清华大学87级建筑系,这两个参数一点都不难。毕竟那个时候16岁多就读大学的人真的不多,我是17岁多读的大学,都算比较早的了。
            蓝宇本人叫什么名字?我想大家都很想知道,姓蓝的并不多,但是那个时代叫**宇的人就实在太多了,例如浩宇、震宇、天宇。写小说一般会把姓改掉,但是会留下名字中的特征字,所以我认为蓝宇真实姓名应该叫**宇,而且很可能是三个字的。
            另外蓝宇父母的描述都很全,根据这些基本上都不难找到蓝宇。


            6楼2009-11-16 14:04
            收起回复
              还有一个推测,就是蓝宇是1971年10-12月生,1988年入学,这样时间上也比较吻合。这也是说得过去的,这样的年龄入学的确是早了一年。
              所以应该查清华大学建筑系 87-88级 1970或者1971年生的,名字中可能最后一个是宇的学生。


              7楼2009-11-16 14:10
              收起回复
                小说中的陈捍东似乎太有钱了,这个是很多那个时代的人的疑问。
                其实小说中的数字,往往是经过处理的,例如38万美元,实际上可能就是38万,试想一套中国的别墅,卖给中国人,何需美元结算。另外数字中加一个零,也是常用的遮掩手法。也有一个简单的就是乘以2,所以小说中的很多钱用这个来理解,基本上就符合那个时代。因为1988年,很多的工薪阶层的工资是200-400元。


                8楼2009-11-16 14:25
                收起回复
                  网友:Elliott查找的资料:
                  我查到了! 
                  清华建筑系87级姓名缩写为“LY”的男生一共有三个: 
                  陆毅(不是那个演员啦。。。)、李越、刘阳 
                  这三个人都有可能是蓝宇的原型
                  ————————————
                  我认为:
                  如果在这三个人里面推测的话,我认为是陆毅。
                  因为蓝宇的蓝---反意的话,就是红或者绿,上面三个人没有姓红、洪的,那么姓绿的人是没有的,不过绿有时候也念LU,所以原型可能姓陆。
                  蓝宇的宇--我觉得应该是真名的,但是上面三个人没有,宇和毅是谐音,非常相近,所以我觉得可能就是陆毅!
                  当然要确定是否就是蓝宇,还有三点可以佐证:
                  1、蓝宇生于1971年10-12月(这个校友录上应该有)
                  2、蓝宇是清华建筑系87级 (已经不需要查证)
                  3、蓝宇分配到北京某建筑公司(这个应该在校友录上有显示,是刚分配的单位)
                  当然如果网友可以公开清华大学87级建筑系的全部本科生名单,就更好!我们可以逐个排查!


                  9楼2009-11-17 01:12
                  收起回复
                    关于作者
                    比较遗憾的是作者一直不肯露面,就是能给出一些信息也好!
                    我一直坚信作者就是陈捍东本人,因为就语言分析而言,应该是男性作者的手笔,缺少女性的细腻。此外,没有相关的经历不可能写出如此细节准确真实的小说。
                    《北京故事》注定会成为经典小说,它塑造的蓝宇和捍东,感动了很多很多人,他达到了一个巅峰,很多年都不可能有可以比肩的作品。甚至我们在读完小说之后,都拒绝再阅读其他的类似小说。如果作者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那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我想十年过去了,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找捍东和蓝宇的人很多,但是基本上都空手而回。
                    至少作者应该出来讲述一下和小说相关的故事。
                    否则会造成不该有的遗憾!
                    后来传说的两位作者,我都认为是不真实的,尤其是后面一位,感觉文笔完全不同,所添加的内容很勉强,我认为是为了应付出版商的要求强加上去的,因为北京故事的原版大约7万字,出版一本书勉强够100页,这么薄的书卖不到多少钱,还是最初面世的那个版本写得最好。


                    10楼2009-11-17 01:26
                    收起回复
                      昨晚看完了北京故事2,有一些地方,我觉得好像比较象原作者写的,因为读第一版本的时候,有几处比较不顺。而且陈捍东母亲的描写也在后面比较自然。
                      而且北2中,捍东出狱之后,似乎蓝宇和他还渡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果照这样推算,那么蓝宇的去世似乎要推后1-2年,这样他们实际相处就应该是9年,蓝宇去世一年后,陈移民加拿大,然后结婚,之后写下小说。
                      而在原来的北京故事中,陈和蓝在出狱之后仅仅半年,蓝宇就去世,这样算来两人只相处了7年。之后陈移民加拿大,三年后,小说问世。


                      11楼2009-11-17 13:42
                      收起回复
                        十年后读到这本小说,仍然震撼不已,十年生死两茫茫!如果不是蓝宇猝然离世,陈捍东不会写下如此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作品。只要蓝宇还活着,陈甚至不可能写下北京故事。
                        其实我觉得北京故事是陈捍东先生的真实回忆录,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爱的不舍,这样的作品和方便面式的小说绝对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作者本身是中文系毕业,写这样的小说并不困难,但是难的是对蓝宇写的如此深刻,如此自然,这绝对不是靠想象可以虚构出来的。生活中,很多朋友对于蓝宇都有认同感,相信这个是小说能引起强烈共鸣的主要原因。
                        尽管作品一再声称是虚构,但是真实感却扑面而来,没有经历过的人无论如何写不出如此感人的作品。即使10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和北京故事相比肩的作品,即使是标明北京同志的其他作品,感觉都差距很大。


                        12楼2009-11-17 14:01
                        收起回复
                          小说结尾处的祷告,可以看作是陈捍东的心声,是相当感人的一段告白!但是北2中改的很乱,失去了原作的魅力!


                          13楼2009-11-17 14:17
                          收起回复
                            • 117.136.0.*
                            你用了"震撼"这个词,这也是从最初到现在我一直的感受!
                            其实你所推断的这些我也同样无数次地推断过,我也应该与小说中的蓝宇同龄,可以说他所经历的很多东西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表面上看起来,其实还有更多的线索可以追寻----作者笔名"筱禾",蓝宇的车钥匙链是L&H,所以陈捍东原型应该姓何或者贺等以H起头的姓氏,应该没有人用自己的姓与爱人的名缩写吧,如果那样的话,刻在钥匙链上的应该是Y&H,L&C,否则根本说不通。
                            大家好象都希望从清华查到蓝宇原型的去向,其实从北大查捍东原型也许更容易些。那样的家世背景并不多见。
                            不过我觉得还是不要寻找了吧----说实话当然是那个惨痛的结局比较适合作小说的结局,可是实在太残酷了,我倒宁愿希望现实里是那个所谓的瞎掰版,至少他们还好好地在一起,你不认为这样会觉得更真实吗----其实我一直也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不认同那样的感情,就因为和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一样,就不同意那也是爱情吗?!尽管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是错位的,可是真心实意地爱一个人,那总没错吧?即便是在有婚姻作保障的爱里面,谁又能担保两个曾经相爱的人之间永远不会有猜疑有背叛有伤害?!!!真的,我看到那个瞎掰版的那一天特别特别高兴,无论蓝宇和捍东这两个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看到他们好好地活着,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了!!!
                            但是现实只能让他们选择隐姓埋名地生活,我想,平静的生活应该是最重要的,对谁都一样。
                            写到这里,还得说一句,电影拍得也不错了,但是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细节都被忽略或者改写了,例如捍东在那个混乱的夜晚焦急等待蓝宇的那一场,如果按照原著拍,才更能突出蓝宇在捍东心里的重要位置。最关键的是电影里把捍东离婚的原因归于林静平不愿生育,这样的安排我不认同,如果她为捍东生儿育女的话捍东就真的会忘了蓝宇吗?就应该和小说里一样,是因为林静平卑鄙地陷害蓝宇,捍东才坚决离婚的,因为他气愤却又无法向她们解释蓝宇对他来说有多重要!当然,能拍成电影并得了金马奖,已经非常出乎意料了!胡军和刘烨都演得很好,尤其是胡军。前后看过很多遍了,到现在每次看到最后依然会泪流满面......
                            另:你有没有看过筱禾写的另一篇《默契室友》,最后的一句看起来平淡,但是想一想一样让人黯然。


                            14楼2009-11-18 15:15
                            收起回复
                              拒绝看其他的小说,即使是他写的其他小说,都一概不看。抱歉!


                              15楼2009-11-18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