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吧 关注:377,742贴子:2,451,572
  • 0回复贴,共1

影响雪茄抽吸体验的五个要素转载自灰灰-雪茄文化交流文化我曾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影响雪茄抽吸体验的五个要素
转载自灰灰-雪茄文化交流文化
我曾做过一个称重检查,对每一批、每一个乐扣里同条件养护的雪茄进行了称重。结果得出古巴雪茄如果精确到“克”后两位数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个称重的对象不外乎行水渠道或者年份批次,因为全部存在这类情况。比如,同盒2013年的猪猡小皇冠,里面有9克/支的,也有11克/支的(以下省略“/支”),其中大部分在9-10克附近。同样的称重还用到了高希霸世纪2号,也是如此,10克左右居多。而后破坏性试验将其中几支重量在11克以上的PC放在室内低湿环境下测试,24小时后普遍丧失了0.05~0.07克的水分,当时的湿度大概是55%,并且通风。接下来停止破坏性试验,两天内点燃了4支试验品PC,以及2支正常湿度的10克PC。结果显示,11克以上的雪茄吸阻远大于9克的雪茄,24小时内丧失的水份完全对吸阻没有任何影响,风味差异不明显。之后在其他尺寸,比如说罗伯图、丘吉尔雪茄上也做过类似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吸阻并不会因为少量的湿度变化受影响,所以又引出了下一段试验----过湿的雪茄到底对吸阻有多大影响。
何为过湿?其实抽雪茄的时候,湿度就是过湿的状态,水蒸气是燃烧的产物,但其来源并不完全是点燃前雪茄本身的含水量。烟草燃烧的产物不仅有H2O,还有CO2、CO、CH4、C2H4、H2等许多复杂的物质,学过中学化学的人应该很清楚,温度越高,CO2和CO的产量就越少,而CH4、C2H4、H2则相反,H2O是完全燃烧产物,水蒸气多了之后会冲淡含氧量,会有冷却的作用,但燃烧这个过程实在太复杂。点燃雪茄后,越抽湿度就越大是绝对的。气流向尾段输送湿气,味道当然会有变化,而夏天空气中含水量本来就很高,所以这个现象会来得更快一点,冬天则慢一点。
那么,这就是过湿吗?不完全是这样。雪茄在养护的时候,湿度高的与湿度低的抽起来味道会有不同,即使假设是两支一样的雪茄。实际上燃烧产物很多,也很复杂,少抽烟肯定是对身体好,水蒸气的多寡对于燃烧产物影响是绝对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说某某雪茄要湿一点好,某某要干一点好,这是经验的产物。过湿的情况在结合以上观点来说,就是湿度超过最佳体验燃烧产物的阈值,也许就是高那么一点,就变成了灾难,好比小口抽是奶油,大口抽是氨水。这就是说,你用80%的湿度去抽一支雪茄,对抽吸体验造成的首要影响是风味,其次才是吸阻。你认同了这个观点,我们再来谈吸阻。
当一支雪茄重量超标为13克,假设最佳标准是10克,正常的燃烧被变成了非正常的燃烧,即使这多出来的3克全部都是正常的烟叶,没有瑕疵,可是雪茄内部的结构不协调,一支42环雪茄的点火端和燃烧线遇上了更多的烟叶、更窄的烟道,更不谈烟叶本身是厚还是薄,在各种燃烧产物的作用下,风味丧失,吸阻受水蒸气影响和烟道的影响,绝对会变成灾难,烧黑烧不动烧出怪味。但并非把燃烧能力提高到130%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你根本无法用嘴的抽吸准确控制燃烧的力度。我认为好的体验应该是:重量,湿度,燃烧,缺一不可。再抛开卷制方法来说,重量是前提,只有重量正常的雪茄,结构才能相对更合理,只有在前提无误的情况下,你才可以按最佳的办法调整湿度。同样,在正常的情况下,用最好的环境和抽吸方式对付一支雪茄,那就是最好的体验。
这还没完。刚才也提到过,影响雪茄抽吸体验的除了三要素的量、湿、烧,还有烟叶本身的质地选材和卷制方法。所谓质地选材,就是烟叶本身的质量。我们看到许多所谓品质优秀的雪茄使用了薄如蝉翼的外包叶,也有不少朋友明确的指出如果燃烧状态不好,没有烧到外包叶或者隧道烧,风味很差。我对这种情况也做过试验,抽吸时确有如此感受。为此我也曾特地拆解过不下于200支不同类别、款式、产地的雪茄。
这里仅仅只说3款有代表性的清淡雪茄。
分别是:乌普曼皇家罗伯图、世界之王小咖啡杯、波尔拉腊尼亚加小皇冠。乌普曼皇家罗伯图拆解后,可以看到烟叶用料是比较考究的,不同颜色和不同厚薄的烟叶均有,科罗娜、维索、赛高、巴拉多、尼格路烟叶我并没有分辨太清楚,但是可以看到赛高叶居多,烟叶厚度适中。几乎没有科罗娜叶,另外脱绿情况较差,发酵时间并不短。泼辣小皇冠拆解后可以看到有大量巴拉多和赛高,且叶片粗糙肥厚居多。实际上,赛高和巴拉多叶从来就不是肥厚叶的代表。PLPC的烟叶质量至少在观感上是明显区别于乌普曼皇家罗伯图,甚至可以说差很多。最为有意思的是世界之王小咖啡杯,从内到外几乎全部清一色都是薄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薄叶、薄叶、薄叶。这种叶片初步判断是巴拉多,但是不排除采用了特殊培育的外包叶原料用作茄芯。
三者均为中等偏淡的雪茄,其中皇家罗伯图似乎有加入不少尼格路叶,因而略浓一些,而小咖啡杯的烤面包香则大量来自于那种特殊的薄叶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7-24 19: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