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暑期毕业班同学搬迁新校区话题,引起城建学子广泛讨论。林老师实名走进贴吧,与同学们交流热点、难点问题,实名发帖,并立此贴,接受同学们及有关人士的实名提问。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发帖的背景
(二)发帖的意义
二、林老师个人热点问题辨析
(一)个人热点话题
(二)问题辨析
(三)林老师针对其个人热点话题的评论
三、搬迁新校区有关问题解析
(一)新校区介绍
(二)搬迁通知有关问题
(三)为什么滞后通知
(四)学校的搬迁是否合法
(五)搬迁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答
四、对本次搬迁学生反映的看法及后续建议
(一)对学生的评价
(二)有关建议
五、不足与展望
一、引言
(一)发帖的背景
8月10日,有同学在教务系统查课表发现新学期的授课教室在综训楼,一个没听过的地方,联想到岗集校区启用在即,是否该地点就是岗集校区?经咨询与发掘,一张类似方案的图片流传开来,同学们纷纷询问相关部门及老师。8月11日,学院有关部门发布一则搬迁的说明,正式明确毕业班同学搬迁新校区。于是乎网络上出现各种声音,微博也上合肥热搜,同学们利用网络等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质疑。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处汇总做了简要回复。8月13日,学院发出致毕业班同学的一封信,回应为什么滞后通知的原因,对同学们造成的不便致歉,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上一周,该事情逐渐发酵,引起了大部分城建学子的广泛讨论。我本人也在网上受网友所攻击。因我本人曾有上贴吧实名参与讨论的经历,针对此次同学们一些关心的话题,以及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同学们做个交流。选择在贴吧的原因是贴吧相对QQ和微信,回复有记录,可以省去同类话题的回复次数。另外贴吧目前受关注量大,是一扇窗口,我在此也与同学们以及关注城建发展的朋友做坦诚的交流。
(二)发帖的意义
本次事件引起了城建学子的广泛讨论,14、15、16级校友们也纷纷关注该事件。该事件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对认识00代后生,与时俱进创新学管模式有重要作用。我本人透过该贴,在未开学返校前和同学们开诚布公讨论关心的话题,能让大家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遏制不实谣言的传播,搭建互动平台,解决疑虑,吸纳建议,推动共赢态势。此外在本次中,我本人也在热门话题之列,线下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是我的一概作风,本贴的发布,对激起城建学子的思考,推动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林老师个人热点问题辨析
(一)个人热点话题
在本次热点话题中,除搬迁的外,还有一个劲爆的话题,揭露了学校一位丑陋的某处,有三大罪状。其一,对某女生的迫害;其二,他是学校某亲戚,官威十足;其三,拿评奖评优和党员身份威胁同学们搬迁。
某处在这里可以明晰身份,即林老师。上述传言是否真实,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追踪。
从大量公开可了解的信息分析,林老师有以下特征:
一是工作时间比较长,自2014年以来在学校工作已超过六年,是黄麓校区元老之一。
二是历经多部门工作,在办公室、就业处、人事处、学生处等部门工作过。
三是接触的同学多,从14级到19级,均有不少学生。
根据以上特征可形成如下判断:林老师是学校一个公开的人,接触比较容易,与之打交道的同学不少,因此不少同学应该能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评价。
(二)问题辨析
我们假设法庭对证场景,一方举证,一方质证。
一般而言,描述事实,有描述事实的范例,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个缺一不可。对于以文字为依据的材料,需要完整,尤其是上下文要连贯,否则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是无法说明什么的。从这两个看,目前揭露的帖子,描述事实的四个要素或者缺两个、三个,而文字材料,也仅有某一段的截图,无法说明什么。甚至“评奖评优”从截图的文字中没能找到,真实性存疑较大。
进一步分析,95后大学生是有自己价值取向的,不会屈服于淫威。某处如此恶劣,以其待在学校六年上看,留下的劣迹必然斑斑。上述传言将如同一颗火星,掉入火药桶,引爆全网声讨。但从目前上看,没有举出有效的证据或事实出来。希望此贴一发,能有相关证人及证据出现,彻底揭露其人设。
(三)林老师针对其个人热点话题的评论
针对以上三个热点问题,先提一个共性问题。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可以伪装一时,难以伪装长久。可否请网友回忆,身边可还有此类现象。六年应该不会只有一次露出蛛丝马迹吧。
其次,稍微回复一下这三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涉及学生的隐私,在此不透露了,只说一句,每个人的成长有其特殊性,作为学校老师,如果说学生的成长,需要让其承担一点什么的,我愿意承担。
第二个话题,我们中国人是人情社会,同乡情,同窗谊,谁都有点关系,谁都能找到点关系,关键是有这关系后,是耀武扬威了,还是更方便做出职责所在的事情,我想这一点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能看得清楚的。
第三个话题,威胁学生,和我价值观完全违背。我希望,期望学生能有批判性精神。我在校非常欢迎学生挑战我,任何话题,如能批判成功,我还愿意称呼他为老师,因为他带给我新的思想。网传的一则截图,是我11日在班长群的发言,不涉及搬迁,仅针对群里的纪律,有班长发言后,感到老师没有回应,就以退群为要挟。此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我针对群的定位做了声明,对该同学的此种行为表示批评,请问我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能批评?此处可以反驳,更欢迎当天退群的几位同学来质疑。另外,麻烦截图的同学,可以附我写的全文放上,不要老做一些断章取义的事情。还有再指出,我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以评奖评优为要挟。
有的网友同学对我不一定有感官认识,在这里举一个例子给大家作为参考。
在我所在的部门,有一半的下属曾和我意见不合拍过桌子,然后呢。既然拍桌子,就来讲讲拍桌子的理由吧。有道理,拍得对,我不仅不会生气,还会向他道歉和感谢,因为指出了我的不足,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但如果没道理,桌子拍错了,那得和我道歉,同时写检讨。道歉是向理对的而道歉,检讨是下属不该因情绪冲动而和上属拍桌子,吃一堑得长一智。
在这次上,我个人遭到不少网上暴力,我希望你们能拿出大学生的水平出来,而不是什么似的骂街。要记住,口为心之门户,口说什么,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在这点上,老师只是我在学校的一个称呼而已。而非必然比你们厉害、权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多交流。
三、搬迁新校区有关问题解析
(一)新校区介绍
岗集校区北临滁河观光风景带,南靠岗集现代产业园,占地面积360余亩,建有11栋校舍共11万平方米建筑,生活,体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校区距离合肥市政府21公里,距离火车站21公里。
(二)搬迁通知有关问题
本次搬迁中,有关搬迁通知滞后同学们质疑较多,部分声音是认为学校诱骗同学们,导致有同学站到学校对立面。接下来,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回答该问题。
岗集校区动工建设之初,计划是把机电系搬过去,原因是岗集是中国汽配第一城,周边很多企业与机电系专业的匹配度大,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就业。但后来决定把毕业班搬过去,主要是下面几个问题:
一、黄麓缺乏举行大型招聘会的空间。17年10月份是黄麓校区第一年招聘会,大家应该还颇有印象,你们那时读大二。招聘地点从图书馆一楼大厅、自习室到二楼,三楼和四楼。但由于图书馆扩充几十万书籍,图书馆一楼自习室和三楼均放置图书,18年的招聘会只能将招聘会摆在一楼小礼堂走道上,和原先打羽毛球的场地上。而由于去年也将该场所设置为公共查询区,靓丽的环形设置配置几十台电脑,供同学查询所用。因此19年的招聘会只能设置在食堂。但食堂的桌子过矮,椅子占面积,导致通道不畅。18届到20届,毕业生越来越多,而招聘空间却越来越憋屈,这不仅影响了现场的招聘效果,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今年你们毕业班同学比去年增加200人,可以说黄麓校区已经没有可供今年举行大型招聘会的临时使用场所(风雨操场因缺乏硬件(具体配件一下子记不住)而无法作为招聘地点,另外风雨操场也无法安装空调)。而岗集11万平方米的建筑,可以作为大型招聘的地点选择很多。
二、考研空间问题。同学们反映考研占座和希望能有考研固定座位的问题,19年3月份,我联合图书馆、教务处,花了整整一个星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开辟出200多个专门座位,加上东教101,基本满足考研学子的需求。而即使这样,在当时有很多同学不理解,质问我,甚至预言最后会失败。我不管这些,有利于学生的事情,就应该尝试,终于成功,今年考研总结会上,不少同学老师提到考研座位对他们的帮助。
但14级考研一百来人,15级300来人,16级400余人,预计17级超过600人,请问,图书馆目前的考研专用座位只有200个上下,如何满足考研同学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岗集,有大量空余建筑,只要摆上桌子,即可作为考研学习场所,请问,条件是否比黄麓好得多。
三,交通问题。黄麓校区距离市区的距离你是知道的,请问,若你在市区实习,你能当天往返实习上班么,不可以,只能在市区租房子。而岗集呢,是否选择多了一点呢。
其四,黄麓周边规模以上企业就富煌公司以及其子公司,而岗集周边规模以上公司上千家,涵盖多个行业,这些公司大部分与我们学校有联系,比如合肥市工商联秘书长协会支部就设立在我校岗集校区,这些对我们开阔就业视野,提高实习质量是非常大的帮助。
其五,创业孵化基地,大家看到了吧,就在商业街二楼,空间局促,小。没办法啊,黄麓没空间了,而岗集有多少,黄麓14万平方米建筑,而岗集有11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什么,岗集有大量空间,大量商机,这些都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这里五个方面,能让毕业班同学享受到方便。
那为什么不让大一的进来,这里多说几句,大一有什么特点,求知欲大,活动时间多,跟随传承。如果他们来了,图书馆的书和品种少于黄麓的吧,社团活动没法和黄麓融为一体的吧,在新校区没法和学长学姐们学习交流吧。这样一来,以后的学弟学妹实则在感情上,远不如现在的状况。还有其他很多,就不举例了。
那是否今年的专升本导致了要搬宿舍。不是,我院14年招生是1300,15和16年是1800,17——19年是2000人,今年是2050人。目前黄麓的宿舍情况你们是了解的,没有空宿舍了,所以某些寝室成员有矛盾,想调都没法调。今年净增200人,需要增加一层多的宿舍,请问在目前一个空宿舍都难以调出的情况,一层多,从哪里来。除非动员教师不住校,可以解决一点。
因此搬迁一个年级到新校区是必然的,而岗集的区位和定位以及优势更匹配毕业班同学们的需要,故选择了毕业班同学们搬迁。
(三)为什么滞后通知
搬迁第二问,为什么这么迟再告诉我们,是不是看我们没有利用价值,随便赶。
好,问题回答如下。大家应该记得,去年底就传专家要进校检查转设对不。转设最核心的六项指标中,建筑面积是一个。但黄麓情况大家都知道,学校在目前的荫桐兑园那块都开始动工建设了,被紧急喊停,停了很久,没办法,只能来到岗集建设。实际上,按一开始的进度计划,今年3月底是要完工的。但因二月份的疫情影响,无法复工。复工后不久又受两个月的雨季影响,工程进展缓慢。若没疫情和雨季,当时学校的计划是5月底就请同学们来实地考察新校区。对于搬校区,是重大的事情,通常是面对面现场讲,现场提出和解决问题。然后请大家到新校区走走看看,实地观看远比文字和声音描述来的更加直观。因疫情的影响,工期推迟了,你们未能返校,也未有当面交流,实地参观的机会。
黄麓校区的建设比你们寒假前更漂亮,很多同学翘首以盼回来母校,当次搬迁信息知道后,犹如晴天霹雳,作为老师的我们能理解你们的心情。
在某些细节上,也考虑不周,比如四六级考试跨校区考试的问题。和同学们说下,今年9月份搬校区的学校不止我们一家,本次四六级为5月份报名,9月份的考试实则6月份推迟所致,他们中一样存在跨校区考试的问题,但是否和我们一样推迟搬迁,就不得而知了。
说这么多,是想让你们体会,学校不是不重视你们,相反是非常看重你们,想让你们接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是开心而向往的,而不是悲观失落。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你们特别的悲观失落,我坦诚学校也是好心办了坏事,上至领导,下至你们辅导员,也不好受,希望你们能理解。学校重视每一个城建人,即使你们毕业了,依然是城建人,我们都是城建人。
(四)学校的搬迁是否合法
有同学拿出毕业班学生当年的招生简章,写明是黄麓校区,那现在换到岗集,是否涉及违规。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同学们要了解相应法律条款后来解答这问题估计也非易事。介绍一个方法,看看可有其他大学搬迁不就得了。
不看不知道,单在百度搜索输入关键字 “大学 搬迁”,即有很多学校搬迁的信息,整理了2019年至今的搬迁,涉及的本科院校就有:
常州大学、湖北文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三江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莆田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景德镇学院、西安财经大学。
那么,是否违法违规我相信这个问题不需回答了,那么多大学有过搬迁,也能搬迁,说明什么。
从上述大学看,有的是大二,有的是大三,也有毕业班,具体搬迁年级,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
而且也有学校就是提前一两周公布,然后就开始搬迁。我不是赞同他们的做法,我是刚好也看到,认为他们也是失误的。
(五)搬迁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答
1、学习篇
(1)毕业设计及答辩是否可以在新校区完成?
可以。
(2)教室等学习空间多吗?
岗集校区9层高主建筑,即为教室,目前空间很多,还有1000多平方的图书馆自习室,此外,教学楼、图书馆均为光纤无线网络,同学们可以安心准备考研考公。
(3)能否安排考研宿舍?
能为学生提供的,尽力提供,目前校区空余宿舍多,可先统计需求人数后,经学院批准后执行。
2、生活篇
(1)目前超市,水果店,理发店等配套不多?
市场经济,有需要即有提供,大家进驻后,相关配套会配齐。
(2)宿舍条件怎样?
宿舍设计借鉴黄麓的经验上有所升级,干湿两个洗手台,独立卫浴,宿舍有阳台,6个床位5人入住,空间宽裕。
(3)学生食堂怎样?饭菜价格会是怎么样?
食堂借鉴了黄麓美食广场,并增设了落地窗,价格不高于黄麓校区。
(4)在黄麓办的卡还有金额未消费完,怎样处理?
已经对这部分卡登记收集,根据实际制定方案,不让同学们的经济受损失。
(5)校内是否有快递站?
有快递站。
3、安全篇
(1)新校区的使用,甲醛等指标是否合格?
全国每年启动新校区搬迁的大学不少,去年对面学校的启用,不也是如此。该问题相信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此外搬迁前,该指标检测安全,同学们见证后,搬入。
(2)校园内安全是否有保障?
校园内安全学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首先监控无死角,其次保安巡逻,还有城建特色护校队,可以放心。
(3)新校区外几条大马路货车较多,行走安全如何考虑?
目前确实存在该情况,有鉴于此,在学校北门建设公交车站点,这样到市区无需走路,增加了安全系数。
(4)学校的空气质量怎样?
首先很少有学校的空气能和黄麓相比。岗集校区紧靠滁河景观带,北边和西边均为大片不准开发的湿地,周边园区也非空气污染型企业,现在校园的建设基本完工,东边大马路距离学校有几百米距离,受粉尘沙土的影响较少。
受于时间所限,以上问题并不能回答同学们的所有问题,没关系,这些问题的回复是抛砖引玉,你们想到什么,尽可以留言,我这边想办法,回答你们的问题。如果问题的回答你们有质疑,或者有更好的法子建议,那更欢迎。搬迁是大事,我们事先周密推演,将能实现更好的结果。
四、对本次搬迁学生反映的看法及后续建议
(一)对学生的评价
本次是自城建学院创建以来讨论最为激烈的一次,某种程度上,学校都被“喷”惨了。这和领导老师们目前暑假不在校,对问题的反应滞后有一定关系。但应该说,领导很重视,为此专门召集开会了好几次。可能有同学们问,这次没有领导回应啊?我来告诉你们吧,学校做出推迟搬迁至四六级考完,到发出所有因搬迁校区造成项目费用的损失均由学校承担,这就是领导的回应。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如同电视一样,某位领导拿着一个话筒和你们对话,是否这样的场景,那现在没开学啊,难不成开直播?我敢说,开直播也没用,为啥,我在班长群有时想回复都回复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开这个贴的原因,至少让把话讲完,讲清楚。其实我今天也是一个态度,在这里和同学平等交流。既然平等,我不会高高在上来要求你们做什么(实际上这也不是我风格),既然平等,你们也不要揣度学校有什么阴谋把戏。我可以站在你们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你们也站在学校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同频共振,拼出一个好的方案出来。
对我熟悉的同学知道我平常鼓励同学们善于发声,勇于发声,冲出巢湖,冲出安徽。这次大家确实勇于发声,我对此是支持的。这次学校上热搜,终于冲出巢湖,冲出安徽了,只是这个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相信大家并非不能与母校同甘共苦,事出突然,学校有些细节确实也没考虑到,大家说的是气话,情绪话,我能理解。有句话很出名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家的初心是什么,学好习,成好才。家长的初心是什么,孩子学好习,成好才,佑护子女。学校的初心是什么,把学生教好,成为社会栋梁。我们保持初心,不改,有问题一并研究,拿出一个方案,学生好,学校才会好,学校好,学生才会好。
在以后城建的校史上,无非留下以下记载。
记载一:城建岗集校区于2020年建成,当年学生抵抗入住,成功,于2021年才有学生入校。2020年黄麓校区因积压过多学生,拥挤,图书馆资源不足,教室资源不足,食堂排长队,彼此不信任的压抑氛围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关系,影响了学院其他年级的团结,导致当年考研率下滑,二战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上,招聘单位担心当年学生没有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纷纷拒绝到校招聘,导致当年就业率严重下滑,学生毕业即失业。
记载二:城建岗集校区于2020年建成,当年决定搬迁毕业班学生,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向学生通知不及时,且对于搬迁产生的问题考虑不周全,学生一开始群情激奋,后经平等交流沟通,城建学子以城建发展为己任,理解学校,接受学校的歉意。城建学子发扬勇于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顺利搬迁。因该事件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城建学子表现出来的精神让社会纷纷点赞,当年度毕业生就业单位到校哄抢,考研率也再创新高。
(二)有关建议
毕业班有班委,有系学生会,有院学生会,这时是发挥你们作用的时候,在此城建学院品牌及声誉关键时刻,请你们勇于担当,迅速组织,进入状态,我这边随时将你们的意见反映给学院领导,一起克服困难,创城建美好明天!
五、不足与展望
本贴从8月15日晚开始构思,一直到17日下午方才拟好。其中为了连续撰写的连贯性,没有及时查看相关群和帖子,有些问题的回复语言组织仓促,甚至有错别字,病句等,在此表示歉意!我们是美好人生,美好校园,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建设中可能出现一些插曲和挑战,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即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美好城建,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2020年暑期毕业班同学搬迁新校区话题,引起城建学子广泛讨论。林老师实名走进贴吧,与同学们交流热点、难点问题,实名发帖,并立此贴,接受同学们及有关人士的实名提问。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发帖的背景
(二)发帖的意义
二、林老师个人热点问题辨析
(一)个人热点话题
(二)问题辨析
(三)林老师针对其个人热点话题的评论
三、搬迁新校区有关问题解析
(一)新校区介绍
(二)搬迁通知有关问题
(三)为什么滞后通知
(四)学校的搬迁是否合法
(五)搬迁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答
四、对本次搬迁学生反映的看法及后续建议
(一)对学生的评价
(二)有关建议
五、不足与展望
一、引言
(一)发帖的背景
8月10日,有同学在教务系统查课表发现新学期的授课教室在综训楼,一个没听过的地方,联想到岗集校区启用在即,是否该地点就是岗集校区?经咨询与发掘,一张类似方案的图片流传开来,同学们纷纷询问相关部门及老师。8月11日,学院有关部门发布一则搬迁的说明,正式明确毕业班同学搬迁新校区。于是乎网络上出现各种声音,微博也上合肥热搜,同学们利用网络等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质疑。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处汇总做了简要回复。8月13日,学院发出致毕业班同学的一封信,回应为什么滞后通知的原因,对同学们造成的不便致歉,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上一周,该事情逐渐发酵,引起了大部分城建学子的广泛讨论。我本人也在网上受网友所攻击。因我本人曾有上贴吧实名参与讨论的经历,针对此次同学们一些关心的话题,以及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同学们做个交流。选择在贴吧的原因是贴吧相对QQ和微信,回复有记录,可以省去同类话题的回复次数。另外贴吧目前受关注量大,是一扇窗口,我在此也与同学们以及关注城建发展的朋友做坦诚的交流。
(二)发帖的意义
本次事件引起了城建学子的广泛讨论,14、15、16级校友们也纷纷关注该事件。该事件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对认识00代后生,与时俱进创新学管模式有重要作用。我本人透过该贴,在未开学返校前和同学们开诚布公讨论关心的话题,能让大家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遏制不实谣言的传播,搭建互动平台,解决疑虑,吸纳建议,推动共赢态势。此外在本次中,我本人也在热门话题之列,线下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是我的一概作风,本贴的发布,对激起城建学子的思考,推动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林老师个人热点问题辨析
(一)个人热点话题
在本次热点话题中,除搬迁的外,还有一个劲爆的话题,揭露了学校一位丑陋的某处,有三大罪状。其一,对某女生的迫害;其二,他是学校某亲戚,官威十足;其三,拿评奖评优和党员身份威胁同学们搬迁。
某处在这里可以明晰身份,即林老师。上述传言是否真实,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追踪。
从大量公开可了解的信息分析,林老师有以下特征:
一是工作时间比较长,自2014年以来在学校工作已超过六年,是黄麓校区元老之一。
二是历经多部门工作,在办公室、就业处、人事处、学生处等部门工作过。
三是接触的同学多,从14级到19级,均有不少学生。
根据以上特征可形成如下判断:林老师是学校一个公开的人,接触比较容易,与之打交道的同学不少,因此不少同学应该能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评价。
(二)问题辨析
我们假设法庭对证场景,一方举证,一方质证。
一般而言,描述事实,有描述事实的范例,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个缺一不可。对于以文字为依据的材料,需要完整,尤其是上下文要连贯,否则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是无法说明什么的。从这两个看,目前揭露的帖子,描述事实的四个要素或者缺两个、三个,而文字材料,也仅有某一段的截图,无法说明什么。甚至“评奖评优”从截图的文字中没能找到,真实性存疑较大。
进一步分析,95后大学生是有自己价值取向的,不会屈服于淫威。某处如此恶劣,以其待在学校六年上看,留下的劣迹必然斑斑。上述传言将如同一颗火星,掉入火药桶,引爆全网声讨。但从目前上看,没有举出有效的证据或事实出来。希望此贴一发,能有相关证人及证据出现,彻底揭露其人设。
(三)林老师针对其个人热点话题的评论
针对以上三个热点问题,先提一个共性问题。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可以伪装一时,难以伪装长久。可否请网友回忆,身边可还有此类现象。六年应该不会只有一次露出蛛丝马迹吧。
其次,稍微回复一下这三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涉及学生的隐私,在此不透露了,只说一句,每个人的成长有其特殊性,作为学校老师,如果说学生的成长,需要让其承担一点什么的,我愿意承担。
第二个话题,我们中国人是人情社会,同乡情,同窗谊,谁都有点关系,谁都能找到点关系,关键是有这关系后,是耀武扬威了,还是更方便做出职责所在的事情,我想这一点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能看得清楚的。
第三个话题,威胁学生,和我价值观完全违背。我希望,期望学生能有批判性精神。我在校非常欢迎学生挑战我,任何话题,如能批判成功,我还愿意称呼他为老师,因为他带给我新的思想。网传的一则截图,是我11日在班长群的发言,不涉及搬迁,仅针对群里的纪律,有班长发言后,感到老师没有回应,就以退群为要挟。此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我针对群的定位做了声明,对该同学的此种行为表示批评,请问我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能批评?此处可以反驳,更欢迎当天退群的几位同学来质疑。另外,麻烦截图的同学,可以附我写的全文放上,不要老做一些断章取义的事情。还有再指出,我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以评奖评优为要挟。
有的网友同学对我不一定有感官认识,在这里举一个例子给大家作为参考。
在我所在的部门,有一半的下属曾和我意见不合拍过桌子,然后呢。既然拍桌子,就来讲讲拍桌子的理由吧。有道理,拍得对,我不仅不会生气,还会向他道歉和感谢,因为指出了我的不足,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但如果没道理,桌子拍错了,那得和我道歉,同时写检讨。道歉是向理对的而道歉,检讨是下属不该因情绪冲动而和上属拍桌子,吃一堑得长一智。
在这次上,我个人遭到不少网上暴力,我希望你们能拿出大学生的水平出来,而不是什么似的骂街。要记住,口为心之门户,口说什么,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在这点上,老师只是我在学校的一个称呼而已。而非必然比你们厉害、权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多交流。
三、搬迁新校区有关问题解析
(一)新校区介绍
岗集校区北临滁河观光风景带,南靠岗集现代产业园,占地面积360余亩,建有11栋校舍共11万平方米建筑,生活,体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校区距离合肥市政府21公里,距离火车站21公里。
(二)搬迁通知有关问题
本次搬迁中,有关搬迁通知滞后同学们质疑较多,部分声音是认为学校诱骗同学们,导致有同学站到学校对立面。接下来,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回答该问题。
岗集校区动工建设之初,计划是把机电系搬过去,原因是岗集是中国汽配第一城,周边很多企业与机电系专业的匹配度大,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就业。但后来决定把毕业班搬过去,主要是下面几个问题:
一、黄麓缺乏举行大型招聘会的空间。17年10月份是黄麓校区第一年招聘会,大家应该还颇有印象,你们那时读大二。招聘地点从图书馆一楼大厅、自习室到二楼,三楼和四楼。但由于图书馆扩充几十万书籍,图书馆一楼自习室和三楼均放置图书,18年的招聘会只能将招聘会摆在一楼小礼堂走道上,和原先打羽毛球的场地上。而由于去年也将该场所设置为公共查询区,靓丽的环形设置配置几十台电脑,供同学查询所用。因此19年的招聘会只能设置在食堂。但食堂的桌子过矮,椅子占面积,导致通道不畅。18届到20届,毕业生越来越多,而招聘空间却越来越憋屈,这不仅影响了现场的招聘效果,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今年你们毕业班同学比去年增加200人,可以说黄麓校区已经没有可供今年举行大型招聘会的临时使用场所(风雨操场因缺乏硬件(具体配件一下子记不住)而无法作为招聘地点,另外风雨操场也无法安装空调)。而岗集11万平方米的建筑,可以作为大型招聘的地点选择很多。
二、考研空间问题。同学们反映考研占座和希望能有考研固定座位的问题,19年3月份,我联合图书馆、教务处,花了整整一个星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开辟出200多个专门座位,加上东教101,基本满足考研学子的需求。而即使这样,在当时有很多同学不理解,质问我,甚至预言最后会失败。我不管这些,有利于学生的事情,就应该尝试,终于成功,今年考研总结会上,不少同学老师提到考研座位对他们的帮助。
但14级考研一百来人,15级300来人,16级400余人,预计17级超过600人,请问,图书馆目前的考研专用座位只有200个上下,如何满足考研同学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岗集,有大量空余建筑,只要摆上桌子,即可作为考研学习场所,请问,条件是否比黄麓好得多。
三,交通问题。黄麓校区距离市区的距离你是知道的,请问,若你在市区实习,你能当天往返实习上班么,不可以,只能在市区租房子。而岗集呢,是否选择多了一点呢。
其四,黄麓周边规模以上企业就富煌公司以及其子公司,而岗集周边规模以上公司上千家,涵盖多个行业,这些公司大部分与我们学校有联系,比如合肥市工商联秘书长协会支部就设立在我校岗集校区,这些对我们开阔就业视野,提高实习质量是非常大的帮助。
其五,创业孵化基地,大家看到了吧,就在商业街二楼,空间局促,小。没办法啊,黄麓没空间了,而岗集有多少,黄麓14万平方米建筑,而岗集有11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什么,岗集有大量空间,大量商机,这些都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这里五个方面,能让毕业班同学享受到方便。
那为什么不让大一的进来,这里多说几句,大一有什么特点,求知欲大,活动时间多,跟随传承。如果他们来了,图书馆的书和品种少于黄麓的吧,社团活动没法和黄麓融为一体的吧,在新校区没法和学长学姐们学习交流吧。这样一来,以后的学弟学妹实则在感情上,远不如现在的状况。还有其他很多,就不举例了。
那是否今年的专升本导致了要搬宿舍。不是,我院14年招生是1300,15和16年是1800,17——19年是2000人,今年是2050人。目前黄麓的宿舍情况你们是了解的,没有空宿舍了,所以某些寝室成员有矛盾,想调都没法调。今年净增200人,需要增加一层多的宿舍,请问在目前一个空宿舍都难以调出的情况,一层多,从哪里来。除非动员教师不住校,可以解决一点。
因此搬迁一个年级到新校区是必然的,而岗集的区位和定位以及优势更匹配毕业班同学们的需要,故选择了毕业班同学们搬迁。
(三)为什么滞后通知
搬迁第二问,为什么这么迟再告诉我们,是不是看我们没有利用价值,随便赶。
好,问题回答如下。大家应该记得,去年底就传专家要进校检查转设对不。转设最核心的六项指标中,建筑面积是一个。但黄麓情况大家都知道,学校在目前的荫桐兑园那块都开始动工建设了,被紧急喊停,停了很久,没办法,只能来到岗集建设。实际上,按一开始的进度计划,今年3月底是要完工的。但因二月份的疫情影响,无法复工。复工后不久又受两个月的雨季影响,工程进展缓慢。若没疫情和雨季,当时学校的计划是5月底就请同学们来实地考察新校区。对于搬校区,是重大的事情,通常是面对面现场讲,现场提出和解决问题。然后请大家到新校区走走看看,实地观看远比文字和声音描述来的更加直观。因疫情的影响,工期推迟了,你们未能返校,也未有当面交流,实地参观的机会。
黄麓校区的建设比你们寒假前更漂亮,很多同学翘首以盼回来母校,当次搬迁信息知道后,犹如晴天霹雳,作为老师的我们能理解你们的心情。
在某些细节上,也考虑不周,比如四六级考试跨校区考试的问题。和同学们说下,今年9月份搬校区的学校不止我们一家,本次四六级为5月份报名,9月份的考试实则6月份推迟所致,他们中一样存在跨校区考试的问题,但是否和我们一样推迟搬迁,就不得而知了。
说这么多,是想让你们体会,学校不是不重视你们,相反是非常看重你们,想让你们接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是开心而向往的,而不是悲观失落。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你们特别的悲观失落,我坦诚学校也是好心办了坏事,上至领导,下至你们辅导员,也不好受,希望你们能理解。学校重视每一个城建人,即使你们毕业了,依然是城建人,我们都是城建人。
(四)学校的搬迁是否合法
有同学拿出毕业班学生当年的招生简章,写明是黄麓校区,那现在换到岗集,是否涉及违规。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同学们要了解相应法律条款后来解答这问题估计也非易事。介绍一个方法,看看可有其他大学搬迁不就得了。
不看不知道,单在百度搜索输入关键字 “大学 搬迁”,即有很多学校搬迁的信息,整理了2019年至今的搬迁,涉及的本科院校就有:
常州大学、湖北文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三江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莆田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景德镇学院、西安财经大学。
那么,是否违法违规我相信这个问题不需回答了,那么多大学有过搬迁,也能搬迁,说明什么。
从上述大学看,有的是大二,有的是大三,也有毕业班,具体搬迁年级,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
而且也有学校就是提前一两周公布,然后就开始搬迁。我不是赞同他们的做法,我是刚好也看到,认为他们也是失误的。
(五)搬迁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答
1、学习篇
(1)毕业设计及答辩是否可以在新校区完成?
可以。
(2)教室等学习空间多吗?
岗集校区9层高主建筑,即为教室,目前空间很多,还有1000多平方的图书馆自习室,此外,教学楼、图书馆均为光纤无线网络,同学们可以安心准备考研考公。
(3)能否安排考研宿舍?
能为学生提供的,尽力提供,目前校区空余宿舍多,可先统计需求人数后,经学院批准后执行。
2、生活篇
(1)目前超市,水果店,理发店等配套不多?
市场经济,有需要即有提供,大家进驻后,相关配套会配齐。
(2)宿舍条件怎样?
宿舍设计借鉴黄麓的经验上有所升级,干湿两个洗手台,独立卫浴,宿舍有阳台,6个床位5人入住,空间宽裕。
(3)学生食堂怎样?饭菜价格会是怎么样?
食堂借鉴了黄麓美食广场,并增设了落地窗,价格不高于黄麓校区。
(4)在黄麓办的卡还有金额未消费完,怎样处理?
已经对这部分卡登记收集,根据实际制定方案,不让同学们的经济受损失。
(5)校内是否有快递站?
有快递站。
3、安全篇
(1)新校区的使用,甲醛等指标是否合格?
全国每年启动新校区搬迁的大学不少,去年对面学校的启用,不也是如此。该问题相信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此外搬迁前,该指标检测安全,同学们见证后,搬入。
(2)校园内安全是否有保障?
校园内安全学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首先监控无死角,其次保安巡逻,还有城建特色护校队,可以放心。
(3)新校区外几条大马路货车较多,行走安全如何考虑?
目前确实存在该情况,有鉴于此,在学校北门建设公交车站点,这样到市区无需走路,增加了安全系数。
(4)学校的空气质量怎样?
首先很少有学校的空气能和黄麓相比。岗集校区紧靠滁河景观带,北边和西边均为大片不准开发的湿地,周边园区也非空气污染型企业,现在校园的建设基本完工,东边大马路距离学校有几百米距离,受粉尘沙土的影响较少。
受于时间所限,以上问题并不能回答同学们的所有问题,没关系,这些问题的回复是抛砖引玉,你们想到什么,尽可以留言,我这边想办法,回答你们的问题。如果问题的回答你们有质疑,或者有更好的法子建议,那更欢迎。搬迁是大事,我们事先周密推演,将能实现更好的结果。
四、对本次搬迁学生反映的看法及后续建议
(一)对学生的评价
本次是自城建学院创建以来讨论最为激烈的一次,某种程度上,学校都被“喷”惨了。这和领导老师们目前暑假不在校,对问题的反应滞后有一定关系。但应该说,领导很重视,为此专门召集开会了好几次。可能有同学们问,这次没有领导回应啊?我来告诉你们吧,学校做出推迟搬迁至四六级考完,到发出所有因搬迁校区造成项目费用的损失均由学校承担,这就是领导的回应。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如同电视一样,某位领导拿着一个话筒和你们对话,是否这样的场景,那现在没开学啊,难不成开直播?我敢说,开直播也没用,为啥,我在班长群有时想回复都回复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开这个贴的原因,至少让把话讲完,讲清楚。其实我今天也是一个态度,在这里和同学平等交流。既然平等,我不会高高在上来要求你们做什么(实际上这也不是我风格),既然平等,你们也不要揣度学校有什么阴谋把戏。我可以站在你们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你们也站在学校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同频共振,拼出一个好的方案出来。
对我熟悉的同学知道我平常鼓励同学们善于发声,勇于发声,冲出巢湖,冲出安徽。这次大家确实勇于发声,我对此是支持的。这次学校上热搜,终于冲出巢湖,冲出安徽了,只是这个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相信大家并非不能与母校同甘共苦,事出突然,学校有些细节确实也没考虑到,大家说的是气话,情绪话,我能理解。有句话很出名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家的初心是什么,学好习,成好才。家长的初心是什么,孩子学好习,成好才,佑护子女。学校的初心是什么,把学生教好,成为社会栋梁。我们保持初心,不改,有问题一并研究,拿出一个方案,学生好,学校才会好,学校好,学生才会好。
在以后城建的校史上,无非留下以下记载。
记载一:城建岗集校区于2020年建成,当年学生抵抗入住,成功,于2021年才有学生入校。2020年黄麓校区因积压过多学生,拥挤,图书馆资源不足,教室资源不足,食堂排长队,彼此不信任的压抑氛围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关系,影响了学院其他年级的团结,导致当年考研率下滑,二战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上,招聘单位担心当年学生没有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纷纷拒绝到校招聘,导致当年就业率严重下滑,学生毕业即失业。
记载二:城建岗集校区于2020年建成,当年决定搬迁毕业班学生,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向学生通知不及时,且对于搬迁产生的问题考虑不周全,学生一开始群情激奋,后经平等交流沟通,城建学子以城建发展为己任,理解学校,接受学校的歉意。城建学子发扬勇于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顺利搬迁。因该事件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城建学子表现出来的精神让社会纷纷点赞,当年度毕业生就业单位到校哄抢,考研率也再创新高。
(二)有关建议
毕业班有班委,有系学生会,有院学生会,这时是发挥你们作用的时候,在此城建学院品牌及声誉关键时刻,请你们勇于担当,迅速组织,进入状态,我这边随时将你们的意见反映给学院领导,一起克服困难,创城建美好明天!
五、不足与展望
本贴从8月15日晚开始构思,一直到17日下午方才拟好。其中为了连续撰写的连贯性,没有及时查看相关群和帖子,有些问题的回复语言组织仓促,甚至有错别字,病句等,在此表示歉意!我们是美好人生,美好校园,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建设中可能出现一些插曲和挑战,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即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美好城建,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