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壶不开专提哪壶,从不知给人台阶胜造七级浮屠,一句“嫂子,改嫁了?”噎得思枫变色,气得欧阳没话,一旁的赵老大就剩尴尬,什么样的肚皮官司都被他晒在日头底下。
他是四道风,不讲道理的道,所以跟他打交道,你必须把道理讲成歪理他才买账,这让不得不经常跟他讲歪理的老牌共(啊)产(啊)党(啊)员欧阳山川同志甚感无颜见江东父老。
他见利忘义、毫无立场:没搞懂一吨物资有多少时,小何就是废物鸡,跟大鼻子的买卖就没得做,等搞懂之后废物鸡立马变小何,恨不得就地一手交人一手交货。其实他是个最喜聚不喜散的家伙,小何要走,他舍不得,小何回来,他偷着乐,只是他的不舍和欢迎听上去都像是打发人走。
他的哭点和笑点都很低,前一秒钟还闷闷地郁着,后一秒钟兄弟几头,烧鸡在手,他又破涕为笑了。
他在感情中就是个二木头,全沽宁都知道高昕喜欢他,就他浑浑噩噩。
他连甜言蜜语都火(啊)药(啊)味十足,“要是死了也让阎王爷把咱夫妻的名字排一块儿,不然我大嘴巴子抽死他!”你捂着他的嘴不让他说死道活,他照样咕嘟咕嘟往下说,他从来不怕死,但怕死了不能聚首。
……哦,他的劣迹真多,多到罄竹难书。这是个从不知什么叫隐忍、什么叫克制、什么叫三思而后行的家伙,永远追随着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活得潇洒如风、快意如风!
有时候他很莽撞,但你别怪他,他的心很大,但是很浅,从来不会像欧阳那样静水流深。杨烁演得真好,特别有感染力!看他一派纯真地笑出两个大酒窝,我就比谁都盼望小四快乐;看他一扭头委屈得泪光闪动,我就特别怨念沙老爷子的绝情;看他被欧阳一再拒绝又气又受伤的样子,我甚至开始埋怨欧阳狠心。我知道这完全是不讲道理,但什么道理都架不住这家伙的可爱无敌,他就是能用每一个神态、语气、动作来打动你,让你的情感天平完全倾斜。所以,看到小四失去大风后的切齿之恨,看到他眼见鬼子毒打百姓却不能援手的锥心之痛,我立刻理解并体谅了他的莽撞。欧阳说他“一杆总是走火的枪”,其实总走火的是他太过丰富的感情。无论对朋友的义、对恋人的爱,还是对人世不平的恨,都强烈到不能打半点折扣。说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三思而行,其实都是将“理性”置于“情感”之上的,而小四是个彻头彻尾的感情动物。
所以,他下不去手杀李六野。虽然厮作恶多端,可对小四来说,他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兄,是沙观止当作儿子、所以该被他当作大哥的人。大义灭亲这种事不是人人都做得出的,何况小四。你可以说他软弱,多情的人都软弱。他在欧阳走后的崩溃与其说是逃避责任,不如说是为情所困:他不想兄弟们再一个个死了。起初他一心要杀光沽宁所有的鬼子为大风报仇,结果搭上了二的、三的。仇报不完,只有越死越多。就他能想到的打法和寥寥数条人枪,他知道不可能救出欧阳,去了只会死个清光。也许有人会说,哪怕希望渺茫也要试试,可他拿去试的是他兄弟的命啊。当年那个指着自己鼻子说“想占就占啊?问问老子的枪!”的狂妄青年已经不存在了。仗打了八年,死的人太多,胜利渺茫,看不到希望,他发现自己赶不走鬼子、报不了仇、救不了欧阳,根本什么都改变不了。失去的他无力挽回,眼前还活着的,他一个也不想再失去了。
但命运的残忍超乎想象。战争施展出最后的疯狂,碾碎了小四仅存的希望。故事尾声,最让我难过的不是小四的死,而是他每次忆及前尘往事之时那片刻的快乐。“死不去的,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战火硝烟中,小四拉车,载着欧阳飞跑,两个人就那么兴高采烈地Cosplay起来七年前初见时的对话,浑然忘了周围的枪炮声和那场一败涂地的胜利。那真是1945年最奢侈的瞬间。“我是四道风,我要用你的车”,这样的情景好久都没出现过了。他本来是向沽宁告别的,用他认为最快乐的方式。可一跑起来他就知道,再也回不去了。耳边掠过的不再是轻快的风声,而是小昕的呼唤,“四道风……四道风……”,从天空从大地从水面从街巷里四面八方地传来,每一声要都叫人泪流满面。他终于在空寂的街头停下,硬生生地把悲伤舒展成一个笑容。我知道,有一种心境、一种人生、一个世界,已经远远地随风而逝了……
他是四道风,不讲道理的道,所以跟他打交道,你必须把道理讲成歪理他才买账,这让不得不经常跟他讲歪理的老牌共(啊)产(啊)党(啊)员欧阳山川同志甚感无颜见江东父老。
他见利忘义、毫无立场:没搞懂一吨物资有多少时,小何就是废物鸡,跟大鼻子的买卖就没得做,等搞懂之后废物鸡立马变小何,恨不得就地一手交人一手交货。其实他是个最喜聚不喜散的家伙,小何要走,他舍不得,小何回来,他偷着乐,只是他的不舍和欢迎听上去都像是打发人走。
他的哭点和笑点都很低,前一秒钟还闷闷地郁着,后一秒钟兄弟几头,烧鸡在手,他又破涕为笑了。
他在感情中就是个二木头,全沽宁都知道高昕喜欢他,就他浑浑噩噩。
他连甜言蜜语都火(啊)药(啊)味十足,“要是死了也让阎王爷把咱夫妻的名字排一块儿,不然我大嘴巴子抽死他!”你捂着他的嘴不让他说死道活,他照样咕嘟咕嘟往下说,他从来不怕死,但怕死了不能聚首。
……哦,他的劣迹真多,多到罄竹难书。这是个从不知什么叫隐忍、什么叫克制、什么叫三思而后行的家伙,永远追随着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活得潇洒如风、快意如风!
有时候他很莽撞,但你别怪他,他的心很大,但是很浅,从来不会像欧阳那样静水流深。杨烁演得真好,特别有感染力!看他一派纯真地笑出两个大酒窝,我就比谁都盼望小四快乐;看他一扭头委屈得泪光闪动,我就特别怨念沙老爷子的绝情;看他被欧阳一再拒绝又气又受伤的样子,我甚至开始埋怨欧阳狠心。我知道这完全是不讲道理,但什么道理都架不住这家伙的可爱无敌,他就是能用每一个神态、语气、动作来打动你,让你的情感天平完全倾斜。所以,看到小四失去大风后的切齿之恨,看到他眼见鬼子毒打百姓却不能援手的锥心之痛,我立刻理解并体谅了他的莽撞。欧阳说他“一杆总是走火的枪”,其实总走火的是他太过丰富的感情。无论对朋友的义、对恋人的爱,还是对人世不平的恨,都强烈到不能打半点折扣。说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三思而行,其实都是将“理性”置于“情感”之上的,而小四是个彻头彻尾的感情动物。
所以,他下不去手杀李六野。虽然厮作恶多端,可对小四来说,他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兄,是沙观止当作儿子、所以该被他当作大哥的人。大义灭亲这种事不是人人都做得出的,何况小四。你可以说他软弱,多情的人都软弱。他在欧阳走后的崩溃与其说是逃避责任,不如说是为情所困:他不想兄弟们再一个个死了。起初他一心要杀光沽宁所有的鬼子为大风报仇,结果搭上了二的、三的。仇报不完,只有越死越多。就他能想到的打法和寥寥数条人枪,他知道不可能救出欧阳,去了只会死个清光。也许有人会说,哪怕希望渺茫也要试试,可他拿去试的是他兄弟的命啊。当年那个指着自己鼻子说“想占就占啊?问问老子的枪!”的狂妄青年已经不存在了。仗打了八年,死的人太多,胜利渺茫,看不到希望,他发现自己赶不走鬼子、报不了仇、救不了欧阳,根本什么都改变不了。失去的他无力挽回,眼前还活着的,他一个也不想再失去了。
但命运的残忍超乎想象。战争施展出最后的疯狂,碾碎了小四仅存的希望。故事尾声,最让我难过的不是小四的死,而是他每次忆及前尘往事之时那片刻的快乐。“死不去的,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战火硝烟中,小四拉车,载着欧阳飞跑,两个人就那么兴高采烈地Cosplay起来七年前初见时的对话,浑然忘了周围的枪炮声和那场一败涂地的胜利。那真是1945年最奢侈的瞬间。“我是四道风,我要用你的车”,这样的情景好久都没出现过了。他本来是向沽宁告别的,用他认为最快乐的方式。可一跑起来他就知道,再也回不去了。耳边掠过的不再是轻快的风声,而是小昕的呼唤,“四道风……四道风……”,从天空从大地从水面从街巷里四面八方地传来,每一声要都叫人泪流满面。他终于在空寂的街头停下,硬生生地把悲伤舒展成一个笑容。我知道,有一种心境、一种人生、一个世界,已经远远地随风而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