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60,804贴子:3,059,548

辩论西医中医前,先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定义是什么?我看百度是这样说的: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可以看出中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统医学,和蒙医藏医一样,是汉族的传统医学;二是主导思想是整体观,相似观,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诊断方法是辩证诊治。三是中医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指导的以经验为主的医学理论体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13 22:39回复
    西医的定义:现代中国人所说的“西医”,通常是指“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起源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它是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学者在否定并且摒弃了古希腊医学之后,以还原论观点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的医学体系,这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就是现今中国人常说的“西医”。近代和现代西医学在近代时期的中国被称为“新医”,与“旧医(中医)”相对立。
    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中医学则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13 22:43
    回复
      2025-07-28 11:02: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是说一个是传统医学,一个是现代医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1-14 07:45
      回复
        也就是说,无论中医粉怎么狡辩,西医是借助于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手段,现代科学发展西医就不断发展。中医是借助藏像,经络理论和手段,那些理论没有发展,也没有进步,而所谓中医也没有进步,我建议,以后不要提中医了,就叫中国传统医学,也不要提西医了,就叫医学就是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中国传统医学应该和印度传统医学、藏医、苗医比较,和现代医学比,不光自取其辱,破坏中国影响,而且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是打击,很快就会废医验药,中医改良,中国传统医学就消失了,变成现代科学指导下的草药(中成药)的医学了,只是药学一部分了。相信这是所有中医工作者都不想看到的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1-15 07:5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1-23 22:43
          回复
            不把“现代医学”故意给翻译成“西医”,怎么来带爱国节奏骂你们这些反中医的人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1-24 00:01
            回复
              哈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1-24 00:18
              回复
                苗医
                特点
                观点
                简介
                苗医理论
                苗医诊断
                苗医治疗
                苗医源远流长,发展至今,苗家医药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苗族的医药常常与神秘、神奇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自成体系,尤以其内病外治的疗法闻名中外,成为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苗族民间还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苗医
                类别
                医生
                特点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观点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
                简介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凤凰的苗族,称苗医为“匠嘎”,苗药为“嘎雄”,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种。在苗族语言中,没有与汉族中词义完全相同的“病”字,只有相近的“么”和“母”。“么”的本意为劳累,“母”即“疼痛”,病的意思是引申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身体某部位、或心理或精神抵御不住过量的负荷,必然会导致气血、经络的运动不正常,产生疼痛难受的现象,而治病就是要采取种种手段使气血、经络疏通,恢复正常,达到疼痛消除,各个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的目的。基于此,除了医药之外,苗医还采用其它许多治疗的手段:如刮痧散气、弹筋活血、刺活散淤、灯火止痛、油针挑浓、蒸酒祛风、火罐拨气等。
                苗医理论
                概述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伤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医疗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部分。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
                致病病因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疾病命名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 “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疾病分类
                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代替经(肚腹经),独经(迷沉经),翻斗经(脚翻经)、闹青经(心经)……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称尚有7经病:学嗯(扯经)、衣批嗯(半边经)、哑嗯(哑经)、读嗯(火经)、生嗯(冷经)、哈嗯(快经)、干嗯(慢经)。
                证类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 等二十多种。
                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 等49种。
                胎病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1-24 10:54
                回复
                  2025-07-28 10:5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苗医病学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而这六种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产生发冷、口渴、腹痛、出汗、头昏、出血、昏睡、气魄不旺等病征。苗医所讲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风、痧、惊、翻、仆、经等。病候,是病变症候的简称,也就是疾病出现的症候群。疾病的病候共有17种,即积毒病候、雄毒病候、恶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热病候、急冷病候、内冷病候、火毒病候、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亏损病候、风冷气水毒病候、气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杂病候。
                  因这六种致病因素,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诊断疾病是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按、搬、量等传统方法,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观察身体的汁水、尿液、血气、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态结构变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诊断依据后,就开始整病。整病必须遵循治病原则,如失水的病人,就必须补液;肠梗阻,治疗当用赶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应当用补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药物去治疗,使心力更亏,就会出现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脑架失养、本命无依等危急病征。
                  苗医诊断
                  诊病
                  苗医讲的开懵开豆,汉语译为看病,即是诊断疾病。诊病可从多方面获取资料,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主要是考察以下三方面:
                  观察气魄的动态,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以及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等方面的异常,以对认定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提供参考资料。
                  观察人体的汁水,浆液,血气,排泄物,代谢物,病理产物,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各组织的实质等,以索取致病的物质证据。观察病人外在和内在的物质结构变化情况,如察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性器、淋巴、炎肿病灶、筋骨皮肉、内脏的形态结构变化等,以对诊病提供结构学的依据。
                  通过一分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断方法
                  苗医在理论上有“两病两纲”之说,即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热病两大类,“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治则。现将诊断方法简述如下。苗医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证,为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提供重要依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1-24 10:55
                  回复
                    藏医
                    藏医
                    藏医起源
                    主要理论
                    诊治方法
                    藏医药学
                    藏医大师
                    青藏高原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便以它独特的方式产生了颇具特色的保养身体、抗拒病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人云:“病因之始溃于肠,沸水能治矣。”藏族地区数千年前,在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时,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便开始用开水来治疗肠胃系统的病,用熬化了的酥油来止血。有的人认为,藏医理论是从外地传来的,他们说藏医学是从公元七世纪印度的《阿耶本达》和汉地的中医而创作产生出来的一种学科。为了消除这种误传,在这里需要讲讲藏医真正的起源和发展。
                    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雍仲本教创始人辛饶弥沃如来佛祖的诞生地。他撰写了《藏医九显论》等一些理论著作。雍仲本教的第一本“医典”记载,杰布楚西后来成为敦巴辛饶的医学继承人,并将敦巴辛饶的医学论著编纂命名为《多个梦移》,此书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四部医典》中的宗源书之一。
                    另据《象雄大藏经》记载:当时已经发明了外科手术术后愈合无需拆线的方法,即在手术中使用动物的筋作为缝合线。很难想象,古象雄就有了这样先进的手术方法。《象雄大藏经》中的《甘露宝藏四本目》,即《根本医典蓝本目》、《养生药典白本目》、《疗方花本目》、《治病黑本目》中记录了大量的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药用植物的性状和疗效等。据介绍,藏医体系的形成与《象雄大藏经》中所展示的内容密不可分。至今,藏语中的warura(橄榄)、sletres(苦参)等药名仍然沿用象雄词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藏医
                    外文名
                    Tibetan Medicine
                    最早的藏医
                    敦巴辛饶
                    来源
                    古象雄雍仲本教
                    藏医起源
                    敦巴辛饶
                    敦巴辛饶
                    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藏族原始本教的发源地。象雄位于今天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一带。这个地方是雍仲本教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的诞生地。根据本教的传说,他诞生有一万多年。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本教等文化知识并长期精心从事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4种元素:即土、水、火、风这4种最小的分子。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这4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后来他写出了《宇宙从蛋生》、《藏医九显论》、《五行历算》、《天文历算》等一些理论著作。
                    雍仲本教的第一本“医典”记载敦巴辛饶一生娶了9个部落主的女儿做妻子,并生有8个子女。其中一个姓翟的妃子为他在藏历木猴年生了杰布楚西。杰布楚西后来成为敦巴辛饶的医学继承人,并将他父亲的医学论著编纂命名为《多个梦移》。这部书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四部医典》中的宗源书之一。
                    它的后记记载了从杰布楚西到公元七世纪所有继承人的历史。敦巴辛饶将《干酪药九显论》传承给了本教主要继承人杰布楚西,后来由姆扎扎嘿、色拖杰江、东青吐青、杰察马琼依次相传下来。
                    《象雄大藏经》中记载有关藏医学的内容时说:象雄时代已经发明了外科手术术后愈合无需拆线,即在手术中使用动物的筋作为缝合线这样先进的手术方法。[1]。
                    主要理论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树图中蓝色)、“赤巴”(火)(树图中红色)、“培根”(土和水)(树图中黄色)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在于环境、气候和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的失调。其诊断方法亦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与早晨首次小便的变化。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大类,并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外治两种。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外治有灸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贴敷外伤患处等。常用药是由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共有1400多种,其中一部分为青藏高原特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1-24 10:57
                    回复
                      诊断
                      藏医的诊断方法与中医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医的望、闻、问、切,藏医都有。但藏医更注重尿诊,要求收集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做标本,把尿放置在银碗中加以搅拌,然后观察尿液的颜色、泡沫、气味、漂浮物、沉淀物以及外加其他物质后的变化,来判断疾病。
                      治疗
                      治疗
                      治疗
                      藏医采用的治疗手段也有多种形式,除了服药外,还有穴位放血、穿刺术治疗腹水,冷暖敷针拔白内障、导尿、熏蒸治疗、油脂疗法等。这些方法至今仍有临床应用价值。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1-24 10:57
                      回复
                        所以没有所谓中医一说,叫汉族传统医学更为合适一些,如果中医仅仅指的是汉族传统医学,那藏医,苗医算不算中国传统医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1-24 10:59
                        回复
                          根本没有西医的概念,就是现代医学而已。中国人可以用,西方人也可以用,所谓中医,就是传统医学的一种,没什么神秘的,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严格管理,别弄什么hmyj之类的,或者所谓民间神医,来借中医骗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1-24 11:01
                          回复
                            所谓传统医学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但是临床价值已不大,就像传统武术一样,传统武术的技击术已由国家通过研究转化为为散打技术,真是防身并没有那么高深,就是速度力量和格斗经验而已,所谓吹传统中医,传统武术的,都是骗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1-24 11:17
                            回复
                              2025-07-28 10:5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医不是什么传统医学,中医是一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医学,中医也一直在利用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中医与所谓现代医学相比,不但不落后,甚至更先进!


                              IP属地:广西15楼2020-11-24 1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