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经济增长减速,全区排名靠后,为啥?
金融野叔
2019-11-27财经达人
关注
【野叔观察】
11月26日,南宁市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南宁2019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该市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700.49亿元,同比增长4.1%,处于近年来的低值。这一增速,在广西全区14个地市中仅仅排名第十一位;而且明显低于同期全区5.5%的平均增速。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并非南宁第一次“拖后腿”。2018年,南宁市GDP增速为5.4%,低于全区6.8%的平均增速,增速排名在十名之后(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那么,近年来南宁经济增长在表现上、动能上具体有什么弱项呢?从金融角度看,又有什么主要原因呢?
产业分析:一产二产三产都在走弱
首先,近年南宁最先走弱、最为明显的是第二产业。2017年,该市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8.6%,2018年下滑至2.2%,今年前三季度则继续处于增长约2.8%的低速水平。
以南宁各年度统计公报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数据为例,2017年南宁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989.82亿元,总量只有同期柳州“规工”总产值的79.4%。在工业上,近年南宁一直处于“追赶”柳州的态势,好在增速上基本快于柳州。
2017年,南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9%,2018年下滑至5.2%,今年前三季度则出现-1.4%的负增长(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当然比柳州同期“规工”增长-6.2%还是好一点。
其次,今年南宁第一产业增长也开始走弱。2017年和2018年,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和4.3%;今年前三季度增长下滑至约2.1%。
以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为例,2017年南宁市这一总产值为704.72亿元,同比增长4.1%;2018年同比增长4.5%;今年前三季度总量为460.47亿元,增长只有1.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
再次,今年第三产业增长有所走弱。近年来,三产在南宁经济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增加值在地区GDP中占比也越来越高。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为47.9%;2018年占比提高到59.1%,五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2013年至2018年,三产增加值的增速都保持在8%以上;2018年开始有所下滑,但是还是有7.8%的同比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值下滑至约5.0%。
动能分析:投资消费出口都有下滑
一是从投资方面看。以固定投资为例,2013年至2018年,南宁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均在11%以上,最高的2013年为23.4%;而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固投”增长只有6.8%,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二是从消费方面看。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为例,2013年至2017年,南宁的“社零”增速均在10%以上;2018年,开始下滑至9.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零”总额1641.62亿元,增长只有3.9%,下滑趋势非常明显(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
三是从出口方面看。以外贸进出口总值为例,2014至2018年,南宁的进出口总值增长均在9%以上;2018年还有21.7%的同比增长;而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为-0.1%。特别是出口总值,2017年和2018年增长分别为35.8%和28.8%;而今年前三季度增长只有2.9%。
金融角度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宁经济增长减速明显,背后肯定有多重原因,而且不同的研究人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作为金融从业人员,野叔主要从杠杆率等视角来做些浅显的分析。
一看居民杠杆率。据《南宁统计年鉴-2018》数据,2017年该市住户贷款余额为2816.32亿元,同期GDP为4118.83亿元,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68.4%,已经高于了2018年全国60.5%的居民杠杆率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居民杠杆率超过30%时,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而超过65%会影响到金融发展。
二看存款贷款情况。先看贷存比。2013年末,南宁市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6115.88亿元和6483.53亿元,贷存比为94.3%;今年三季度末,贷款和存款余额分别为13516.06亿元和10658.9亿元,贷存比为126.8%,说明本地存款不足以支撑信贷增长,必须依靠外部杠杆。
再看居民储蓄情况。2015年至2018年,该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呈现上行趋势,但是全部存款增长是下行趋势,这反映企业流动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2018年南宁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为292.89亿元,当年居民总收入约1943.95亿元,当年储蓄率约为18.8%,与一般水平相比也是偏低。
三看财政收入占比。2013年,南宁财政收入473.66亿元,占当年GDP的16.9%;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641.01亿元,增长7.6%,占同期GDP的23.7%。这一数据的上升,有可能压抑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能力。
此外,人口因素可能也存在一定影响。2015年南宁市户籍人口740.23万人,常住人口只有约695万人,二者存在45.23万的差距;2018年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为770.82万人和725.41万人,仍然存在45.41万差距。这反映南宁是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在省会级别城市中这一现象还不多见。
结语
早在南宁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前,广西已于今年10月22日召开了“八个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南宁、柳州、桂林都是参会对象,也都是增长欠佳的地市。
确实,作为自治区首府,南宁的表现有些让广西人失望。例如2018年,尽管在GDP总量上南宁保持了第一位,但是人均GDP只能在全区排名第四位,而且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这不仅没有体现出区首府在经济上的辐射、引领、带动等中心城市的作用,反而老是给全区经济增长“拖后腿”。
据说,最近广西有个调侃的“段子”,说是八个地市开完会后互相数落,“难兄难弟”们对南宁老大哥最不满意。桂林说“我旅游比你强”,柳州说“我工业比你强”,南宁沉默了一会儿后说“我房价比你们高”。虽然这算个小笑话,但是估计很多人看了,可能笑不起来。




金融野叔
2019-11-27财经达人
关注
【野叔观察】
11月26日,南宁市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南宁2019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该市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700.49亿元,同比增长4.1%,处于近年来的低值。这一增速,在广西全区14个地市中仅仅排名第十一位;而且明显低于同期全区5.5%的平均增速。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并非南宁第一次“拖后腿”。2018年,南宁市GDP增速为5.4%,低于全区6.8%的平均增速,增速排名在十名之后(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那么,近年来南宁经济增长在表现上、动能上具体有什么弱项呢?从金融角度看,又有什么主要原因呢?
产业分析:一产二产三产都在走弱
首先,近年南宁最先走弱、最为明显的是第二产业。2017年,该市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8.6%,2018年下滑至2.2%,今年前三季度则继续处于增长约2.8%的低速水平。
以南宁各年度统计公报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数据为例,2017年南宁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989.82亿元,总量只有同期柳州“规工”总产值的79.4%。在工业上,近年南宁一直处于“追赶”柳州的态势,好在增速上基本快于柳州。
2017年,南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9%,2018年下滑至5.2%,今年前三季度则出现-1.4%的负增长(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当然比柳州同期“规工”增长-6.2%还是好一点。
其次,今年南宁第一产业增长也开始走弱。2017年和2018年,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和4.3%;今年前三季度增长下滑至约2.1%。
以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为例,2017年南宁市这一总产值为704.72亿元,同比增长4.1%;2018年同比增长4.5%;今年前三季度总量为460.47亿元,增长只有1.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
再次,今年第三产业增长有所走弱。近年来,三产在南宁经济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增加值在地区GDP中占比也越来越高。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为47.9%;2018年占比提高到59.1%,五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2013年至2018年,三产增加值的增速都保持在8%以上;2018年开始有所下滑,但是还是有7.8%的同比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值下滑至约5.0%。
动能分析:投资消费出口都有下滑
一是从投资方面看。以固定投资为例,2013年至2018年,南宁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均在11%以上,最高的2013年为23.4%;而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固投”增长只有6.8%,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二是从消费方面看。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为例,2013年至2017年,南宁的“社零”增速均在10%以上;2018年,开始下滑至9.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零”总额1641.62亿元,增长只有3.9%,下滑趋势非常明显(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
三是从出口方面看。以外贸进出口总值为例,2014至2018年,南宁的进出口总值增长均在9%以上;2018年还有21.7%的同比增长;而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为-0.1%。特别是出口总值,2017年和2018年增长分别为35.8%和28.8%;而今年前三季度增长只有2.9%。
金融角度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宁经济增长减速明显,背后肯定有多重原因,而且不同的研究人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作为金融从业人员,野叔主要从杠杆率等视角来做些浅显的分析。
一看居民杠杆率。据《南宁统计年鉴-2018》数据,2017年该市住户贷款余额为2816.32亿元,同期GDP为4118.83亿元,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68.4%,已经高于了2018年全国60.5%的居民杠杆率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居民杠杆率超过30%时,中期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而超过65%会影响到金融发展。
二看存款贷款情况。先看贷存比。2013年末,南宁市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6115.88亿元和6483.53亿元,贷存比为94.3%;今年三季度末,贷款和存款余额分别为13516.06亿元和10658.9亿元,贷存比为126.8%,说明本地存款不足以支撑信贷增长,必须依靠外部杠杆。
再看居民储蓄情况。2015年至2018年,该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呈现上行趋势,但是全部存款增长是下行趋势,这反映企业流动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2018年南宁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为292.89亿元,当年居民总收入约1943.95亿元,当年储蓄率约为18.8%,与一般水平相比也是偏低。
三看财政收入占比。2013年,南宁财政收入473.66亿元,占当年GDP的16.9%;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641.01亿元,增长7.6%,占同期GDP的23.7%。这一数据的上升,有可能压抑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能力。
此外,人口因素可能也存在一定影响。2015年南宁市户籍人口740.23万人,常住人口只有约695万人,二者存在45.23万的差距;2018年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为770.82万人和725.41万人,仍然存在45.41万差距。这反映南宁是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在省会级别城市中这一现象还不多见。
结语
早在南宁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前,广西已于今年10月22日召开了“八个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南宁、柳州、桂林都是参会对象,也都是增长欠佳的地市。
确实,作为自治区首府,南宁的表现有些让广西人失望。例如2018年,尽管在GDP总量上南宁保持了第一位,但是人均GDP只能在全区排名第四位,而且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这不仅没有体现出区首府在经济上的辐射、引领、带动等中心城市的作用,反而老是给全区经济增长“拖后腿”。
据说,最近广西有个调侃的“段子”,说是八个地市开完会后互相数落,“难兄难弟”们对南宁老大哥最不满意。桂林说“我旅游比你强”,柳州说“我工业比你强”,南宁沉默了一会儿后说“我房价比你们高”。虽然这算个小笑话,但是估计很多人看了,可能笑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