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艺是浙江某大学艺术系的大四学生,今年22岁,身材高挑,容貌艳丽,外出时妆容精致,尤其是蓝色美瞳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一潭碧波荡漾下的春水,写满故事,整个人像极了一朵神秘而美丽的蓝色妖姬。这次,她是因为自身性取向的困扰,在朋友的陪伴下前来高密市时润意和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
在咨询的初始阶段,原本是小艺主动联系找个咨询师帮助自己,但是真正来到这里后她却对咨询师冷眼相待,不配合心理咨询。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哪里有阻抗,哪里正是非正视问题所在,所以咨询师选择不动声色,耐心地关注对方,首先着力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访关系。
经过初始阶段的一般性沟通后,咨询师了解到,小艺不只是对自己有抵触心理,而是对所有男性都怀有敌意,因此面对男性咨询师,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心理咨询中。针对此情况,咨询师并未选择将个案转介给女性咨询师,而是组织了数名咨询师联合会诊后,决定另辟蹊径。通过“家庭回溯”,了解到小艺与父亲日常常有冲突后,咨询师选择使用家庭心理疗法,邀请小艺的家人一起进入咨询室,“借助家庭雕塑技术”复现生活场景,缓和家庭矛盾,以此为契机,打开小艺紧闭的心门。
传统的萨提亚家庭雕塑技术指由某一位家庭成员扮演导演,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来决定每个人的动作和位置,使形成的生动场面代表这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象征表观。在此基础上,高密市时润意和心理咨询中心创造性地将四种不一致沟通形式和自由雕塑法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家庭关系直面图谱”。在小艺的导演下,一家四口呈现出的家庭场景是这样的……
妈妈在讨好家人,爸爸在旁边指责妈妈的种种过失,弟弟在角落里蹲着,无力的望着父母吵架而失声痛哭。当小艺把家人的位置、动作摆好后,在咨询室转了一圈,思考良久,最终抄起一把塑料凳子,作势向爸爸打去。
咨询师在塑料凳子高高扬起时紧急喊停,让时光停留在这一刻,让在场家庭成员细细体会此时所处位置及内心想法。像雕塑一样凝固近一分钟后,咨询师要求一家四口可以恢复行动,命令一下达,他们就聚在一起抱头痛哭。小艺回忆,虽然那把高高扬起的凳子没有落下,但那一刻的愤怒与报复的快感却一直萦绕在心头。
经过这次场景复现后,小艺的父母意识到家庭关系里存在着各种问题,必须解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咨询师教给他们“纯粹爱”的三种能力,小艺的父母认真学习、积极改变,在当家庭作业练习一段时间后,咨询师发现,每一次回访,他们的家庭关系就进步一重,在四次咨询后,小艺家的家庭氛围重又回归温馨。
在家庭关系得到咨询师的指导而改善后,小艺终于开始对咨询师投注信任,在一次由来访者主导的自由联想谈话中,决心将自己在所有人面前掩藏已久的童年伤疤揭开给咨询师看。
原来,小艺从小就漂亮、乖巧,爷爷奶奶也都偏宠她,常留她在老家玩耍。老家还有一个大她几岁的表哥,没考上大学,在家随爷爷奶奶务农。小学三年级暑假的一天,小艺被表哥拿糖果诱哄到小房间,关上门,色欲熏心的表哥对年仅10岁的小艺实施了强暴。回想那天下午的细节,小艺形容自己“当时被吓的像块木头,不管脑海中怎么挣扎,身体却不听话,连呼救的声音都发不出来,无助又痛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