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部队驻地明白了,自己加入的是一支建设工程兵部队。这部队也有番号,起初叫做八七三五部队,后来改为59210部队,是团的建制。内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建筑第210团,是10个这样的工程建筑团之一,隶属总后序列,主要任务就是施工。说是部队,其实就是军中的施工队。我们,就是穿军装的建筑工。因为是施工部队,大多数连队每个班里只有三条枪。至此,我参军前、在新兵训练期间所满怀的憧憬全部打破。
到部队后,被分在了二营六连。二营驻在汉阴县卞家沟内,六连驻在最里头。
连队的营房都是兵们自己搭建的简易房,在一面山坡上平整出若干块平地,以钢骨架做屋架、以油毛毡做屋顶、以竹箔抹泥做屋墙,一个班搭建一座这样的简易房。这样的简易房只能这样避雨。汉阴地方,冬天不是太冷,夏天可是太热。夏天进得房来,如同蒸笼。于是,各班纷纷割来茅草笘在屋顶上多少挡挡阳光的炙烤。
除了住房是自己搭建以外,一切关乎生活的设施都是兵们自己动手设置。在屋内地面上埋上方木,在上边横搭上方木,再在上面架上木板,这是床。用木板钉一个架子,在一条横木板上弄出若干凹槽,这是枪架。
各连有自己的伙房,大锅烧水,大锅做饭,油水不大,香味勉强,热菜热饭而已。掌管伙房的是司务长,他有个手下,叫做助理。助理也是兵。助理的基本工作是采购,常常赶着驴车出山去弄些油盐酱醋回来。助理还有一项工作,给兵们卖香烟。每个连队都养着有猪,掌管它们的是一名编制在炊事班的饲养员。各连还设有文书、通信员、卫生员、理发员。相对于编在班排里、每天汗流浃背下苦出力的兵们,这些文书兵、通信员兵、卫生员兵、理发员兵、炊事员兵、饲养员兵们,那可是当了回舒服的兵。
六连三个排,每排四个班。六连在汉阴县的任务是在卞家沟内的山体上开掘洞窟。每个排在岩壁上各开掘出一个导洞,深入十几米后转向90°开掘主洞。主洞高十几米、跨度24米,总长几百米。每个排中的一个班是风钻班,进行凿岩爆破。其他的班将炸下的石渣排出洞外。风钻班每天在岩壁上钻出若干个约2米深的爆破孔,装上硝铵炸药引爆后,一次就可以将洞窟向前掘进2米。
排炮过后,洞窟内炸下的石渣如同小山,其他三个班的兵们进的洞来,就是凭着一双手和铁锹、铁耙、铁簸箕、矿车等极简单的的工具将这数百方的石渣排出洞外。饭由炊事班送到工地,石渣不排除完毕不得下班。
无论白天黑夜,风钻班的炮声一响,就是排渣班进洞窟的时间。往往是劳作几个小时后,太阳才照亮了山沟;往往是月亮升上山顶,劳作的兵们才满面石尘地回到营房。
天天都是如此高强度的劳作,苦不堪言。
卞家沟是汉阴南侧凤凰山山脉一处山沟,山沟中还散居着几户农家。听人说,这山沟中原本有野兽出没,部队进来,野兽都远遁了。每天早上,成群结队的是当地进山打柴的人,每天黄昏,络绎不绝的是扛着木柴出山的人。
卞家沟离县城大约十几华里,逢星期日,每连按比例放出几个兵逛逛县城。县城也没啥可逛的,书店里没有什么书,小卖部一样的商店里没有什么商品。就算是有些物件,也不是每月拿六元津贴的兵们可以买得起的。
这是1971年,林彪还是副统帅。
这一年,工程赶得十分紧张,上级说我们干的这工程属于政治任务,政治任务完成不了是要杀头的。于是,许多星期天被取消了;一逢节假日就要举行大会战,劳作的程度更甚于平常的日子。后来,林副统帅折戟沉沙后,有传言说:我们这些工程是林彪政变后的指挥所。
1982年夏天,到汉阴办理一件刑事案件,工作完成后,我一人赶去了卞家沟。进的沟来,山沟中的小河布满了巨大的石块,老乡说,这是当年八七三五打山洞时开出的石头,这些石头原本堆在山洞下的河沟里,有年发大水,全冲了下来。这时的沟里还有部队,零零散散地在河沟里砌挡墙。我爬上曾经施工的洞口,看着当年拼尽力气打成的山洞已被废弃,看着洞口两侧我亲手用水泥在岩壁上堆塑的黑板,看着黑板上我亲手涂得油漆还没有剥落尽。一瞬间,泪水喷涌而出。下的山来,看到连队营房地基上长满了荒草,我站在我们班地基上,想着我曾在这里睡过,想着在这里的每周日晚上召开的班务会,想着班务会上总是被莫名指责的情形,禁不住痛哭失声。
当时,警察身着上白下蓝的警服,进山时就有兵们关注,见到我如此,几个兵围了上来。我抹去泪水向他们喊道:这山洞就是我打的。我哭,是我认为,在卞家沟的一切付出都枉费了。
出了卞家沟,月亮已照亮了道路。一起的同事不放心,一路寻了过来,见到我问:怎么这样晚。我说:舍不得离开这地方。
到部队后,被分在了二营六连。二营驻在汉阴县卞家沟内,六连驻在最里头。
连队的营房都是兵们自己搭建的简易房,在一面山坡上平整出若干块平地,以钢骨架做屋架、以油毛毡做屋顶、以竹箔抹泥做屋墙,一个班搭建一座这样的简易房。这样的简易房只能这样避雨。汉阴地方,冬天不是太冷,夏天可是太热。夏天进得房来,如同蒸笼。于是,各班纷纷割来茅草笘在屋顶上多少挡挡阳光的炙烤。
除了住房是自己搭建以外,一切关乎生活的设施都是兵们自己动手设置。在屋内地面上埋上方木,在上边横搭上方木,再在上面架上木板,这是床。用木板钉一个架子,在一条横木板上弄出若干凹槽,这是枪架。
各连有自己的伙房,大锅烧水,大锅做饭,油水不大,香味勉强,热菜热饭而已。掌管伙房的是司务长,他有个手下,叫做助理。助理也是兵。助理的基本工作是采购,常常赶着驴车出山去弄些油盐酱醋回来。助理还有一项工作,给兵们卖香烟。每个连队都养着有猪,掌管它们的是一名编制在炊事班的饲养员。各连还设有文书、通信员、卫生员、理发员。相对于编在班排里、每天汗流浃背下苦出力的兵们,这些文书兵、通信员兵、卫生员兵、理发员兵、炊事员兵、饲养员兵们,那可是当了回舒服的兵。
六连三个排,每排四个班。六连在汉阴县的任务是在卞家沟内的山体上开掘洞窟。每个排在岩壁上各开掘出一个导洞,深入十几米后转向90°开掘主洞。主洞高十几米、跨度24米,总长几百米。每个排中的一个班是风钻班,进行凿岩爆破。其他的班将炸下的石渣排出洞外。风钻班每天在岩壁上钻出若干个约2米深的爆破孔,装上硝铵炸药引爆后,一次就可以将洞窟向前掘进2米。
排炮过后,洞窟内炸下的石渣如同小山,其他三个班的兵们进的洞来,就是凭着一双手和铁锹、铁耙、铁簸箕、矿车等极简单的的工具将这数百方的石渣排出洞外。饭由炊事班送到工地,石渣不排除完毕不得下班。
无论白天黑夜,风钻班的炮声一响,就是排渣班进洞窟的时间。往往是劳作几个小时后,太阳才照亮了山沟;往往是月亮升上山顶,劳作的兵们才满面石尘地回到营房。
天天都是如此高强度的劳作,苦不堪言。
卞家沟是汉阴南侧凤凰山山脉一处山沟,山沟中还散居着几户农家。听人说,这山沟中原本有野兽出没,部队进来,野兽都远遁了。每天早上,成群结队的是当地进山打柴的人,每天黄昏,络绎不绝的是扛着木柴出山的人。
卞家沟离县城大约十几华里,逢星期日,每连按比例放出几个兵逛逛县城。县城也没啥可逛的,书店里没有什么书,小卖部一样的商店里没有什么商品。就算是有些物件,也不是每月拿六元津贴的兵们可以买得起的。
这是1971年,林彪还是副统帅。
这一年,工程赶得十分紧张,上级说我们干的这工程属于政治任务,政治任务完成不了是要杀头的。于是,许多星期天被取消了;一逢节假日就要举行大会战,劳作的程度更甚于平常的日子。后来,林副统帅折戟沉沙后,有传言说:我们这些工程是林彪政变后的指挥所。
1982年夏天,到汉阴办理一件刑事案件,工作完成后,我一人赶去了卞家沟。进的沟来,山沟中的小河布满了巨大的石块,老乡说,这是当年八七三五打山洞时开出的石头,这些石头原本堆在山洞下的河沟里,有年发大水,全冲了下来。这时的沟里还有部队,零零散散地在河沟里砌挡墙。我爬上曾经施工的洞口,看着当年拼尽力气打成的山洞已被废弃,看着洞口两侧我亲手用水泥在岩壁上堆塑的黑板,看着黑板上我亲手涂得油漆还没有剥落尽。一瞬间,泪水喷涌而出。下的山来,看到连队营房地基上长满了荒草,我站在我们班地基上,想着我曾在这里睡过,想着在这里的每周日晚上召开的班务会,想着班务会上总是被莫名指责的情形,禁不住痛哭失声。
当时,警察身着上白下蓝的警服,进山时就有兵们关注,见到我如此,几个兵围了上来。我抹去泪水向他们喊道:这山洞就是我打的。我哭,是我认为,在卞家沟的一切付出都枉费了。
出了卞家沟,月亮已照亮了道路。一起的同事不放心,一路寻了过来,见到我问:怎么这样晚。我说:舍不得离开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