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许市域铁路(郑州地铁17号线,郑州轨道交通S1线)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很多人都说郑许市域铁路会郑州、许昌分段运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许昌尚未达到修建地铁的条件,就连郑许市域铁路最重要的地铁控制中心都在郑州境内,虽然许昌有一家市域轨道交通公司,但其实只是负责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的站点运营服务。那么,许昌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独立修建地铁呢?

先来看看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地铁修建条件的要求:
1、地铁修建条件: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2020年,许昌市经济总量344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8亿元,市区(魏都区+建安区)常住人口131.35万人。
2、轻轨修建条件: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以上。
2020年,许昌市经济总量344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8亿元,市区(魏都区+建安区)常住人口131.35万人。
总结:在地铁方面,许昌市只有经济总量达到,但财政收入、常住人口远远达不到地铁修建标准;在轻轨方面,许昌只有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达到轻轨修建标准,但常住人口达不到轻轨建设标准。而许昌之所以能修建地铁系统的郑许市域铁路,完全是沾了郑州地铁的光。
再来看看河南第二座开通地铁的城市:洛阳。洛阳在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修建地铁,当时的洛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常住人口勉强达标,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家对地铁建设的管控还不是很严格。而自2018年开始,国家对地铁建设的管控加强,很多城市的地铁项目被叫停,如包头、南宁、呼和浩特、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等9个城市。所以说,洛阳是赶上了地铁建设的“末班车””。
2021年3月,国务院批准洛阳区划调整,洛阳市区由原来的6区调整为7区,市区常住人口也达到330万人,2020年的洛阳经济总量达到5128.4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83.9亿元。如今的洛阳已经完全达到地铁修建的条件,并重新修改洛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线路达到12条。
因此,近期内不要再提许昌独立修建运营地铁、轻轨了,许昌完全是因为郑州地铁才勉强赶上地铁时代,希望十四五时期的许昌人口能有大幅增加,起码达到150万人以后,才有机会修建轻轨。许昌,加油哇!

先来看看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地铁修建条件的要求:
1、地铁修建条件: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2020年,许昌市经济总量344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8亿元,市区(魏都区+建安区)常住人口131.35万人。
2、轻轨修建条件: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150万以上。
2020年,许昌市经济总量344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8亿元,市区(魏都区+建安区)常住人口131.35万人。
总结:在地铁方面,许昌市只有经济总量达到,但财政收入、常住人口远远达不到地铁修建标准;在轻轨方面,许昌只有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达到轻轨修建标准,但常住人口达不到轻轨建设标准。而许昌之所以能修建地铁系统的郑许市域铁路,完全是沾了郑州地铁的光。
再来看看河南第二座开通地铁的城市:洛阳。洛阳在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修建地铁,当时的洛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常住人口勉强达标,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家对地铁建设的管控还不是很严格。而自2018年开始,国家对地铁建设的管控加强,很多城市的地铁项目被叫停,如包头、南宁、呼和浩特、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等9个城市。所以说,洛阳是赶上了地铁建设的“末班车””。
2021年3月,国务院批准洛阳区划调整,洛阳市区由原来的6区调整为7区,市区常住人口也达到330万人,2020年的洛阳经济总量达到5128.4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83.9亿元。如今的洛阳已经完全达到地铁修建的条件,并重新修改洛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地铁线路达到12条。
因此,近期内不要再提许昌独立修建运营地铁、轻轨了,许昌完全是因为郑州地铁才勉强赶上地铁时代,希望十四五时期的许昌人口能有大幅增加,起码达到150万人以后,才有机会修建轻轨。许昌,加油哇!